分享

"如果不是最后这一击":东汉情侣的分手爆料

 时拾史事 2020-05-27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1

东汉小青年黄允这几天心情非常愉悦,走在洛阳的大街上腰杆笔挺。太学学长郭泰放出风声说,黄允这个人是个做大事的,必成"伟器"。
郭泰是东汉首席评论家,虽然无官无爵,影响力却大的惊人。郭泰出身贫贱,但是坚持读书,最终成功进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历代的学霸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专心读书而沉默寡言,适合搞搞学术做教授,另一种则擅长social,能言善辩,适合做学生会主席,郭泰就属于后面这一种学霸。东汉末年,郭泰这种擅长谈论的人才非常吃香,因为朝廷的选官就是考察一个人的个人声望,而郭泰的技术就在于发现有道德和才能的人,并且用精辟的语言描述他们。这种行为有点类似于今天的营销,那么郭泰就是全东汉最强的营销号。他的人脉广,风评佳,死之后由大文豪蔡邕亲自写碑文,而且蔡邕自称这是他唯一付出了全部真情实意的作品。当年郭泰毕业回家的时候,满城的衣冠都聚集到洛河边送别他,在河堤上远远地望着只有号称"天下楷模"的头号名士李膺上了他的船,仿佛两个神仙。

郭泰(或太,字林宗),山西介休人,蔡邕为其撰写的碑文是名文,由明清之际介休大儒傅山(绝食不仕清那位)写了一块,放在图中的介休城隍庙。郭林宗今天和被火烧死的介子推,北宋名臣文彦博并称为介休三贤。

因此,被郭泰这样一个拥有千万粉丝和公信力的大号点名表扬,就意味着青年黄允一定可以飞黄腾达,未来一片光明。
果然最先从天而降的是司徒袁隗,汝南袁氏号称四世三公,是东汉首屈一指的大家族,袁隗的两个倒霉侄子就是袁绍和袁术,这次老袁司徒是来为侄女提亲的。这对黄允来说是天赐良缘,青年才俊配大家闺秀,唯一的遗憾是黄允已经结婚了,他娶了夏侯家的女儿。说来有些尴尬的是,夏侯氏这只家族历来被认为曹操有亲密关系,因为曹操的老爹原姓夏侯,而曹操后来成为干掉显贵袁家的那个人。夏侯氏老家在沛国,是当地的大族,当然直白点说可能属于土豪,和汝南袁氏不能比,于是黄允犯了历代渣男都会犯错误,他决定和原配夏侯氏离婚。
令他惊讶的是,老婆不哭不闹甘心做前妻,唯一的要求是办一场分手快乐的离婚宴,婚姻毕竟是两个家族的结合,在汉代更是如此,既然要了断关系,不如好聚好散,和亲朋好友说说清楚。这实在是令人没法拒绝的条件,于是在离婚当天,宴席如期举行。
打虎亭汉墓中的宴饮图,河南新密
当天的离婚趴来了三百多人,有人为鲜肉名士慕名而来,也有人可能好奇这种性质的宴会来凑凑热闹,有吃有喝的汉朝人总是非常快乐。然后,夏侯氏走到宴会的中心,分外冷静地,条分缕析地列举了前夫黄允偷偷摸摸干的十五件龌蹉事,然后转身登车而去。
黄允彻底黄了。再大的营销都不做数,接着被扒出来郭泰最初的评价本来就还有后半句"恐怕他不能不忘初心"。黄允除了道歉还能怎样呢?汉代士林极其注重风评,有了黑历史就永世不能翻身,因此,这个曾经差点成为袁绍姐夫或者妹夫的青年才俊,终于在历史中失去了姓名。
这个剧情最近好像还挺熟悉?分手爆料恐怕是人之常情,不算新鲜事。

2

爆料的当然不只有负心的男人,也有不贤的老婆。不过在信息没那么发达的古代社会,其方式无外乎办一场宴席——席上吃瓜看戏,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东汉青年李充这几天心情很丧,因为他老婆闹着要分家。李充家多年六个兄弟生活在一起,人多口多,吃饭就不止是添双筷子的事儿,结果一家人就越过越穷。但是李充坚持要有饭同吃,有衣同穿,事实上他家的衣服确实是轮着穿的。
李充的老婆终于受不了了,出于对小家庭的维护,她向老公建议分家,因为自己藏了一些私房钱,出来单过日子一定会宽松一点。
令她惊讶的是,李充这次居然同意了。但他建议在分家前搞一个分家宴席,最后的晚餐,亲戚朋友再其乐融融一回,也算给宗亲兄弟们一个交代。这样合情合理的条件令人无法拒绝,于是在预定分家那天,宴饮如期举行。
当天李充的宗亲和乡里乡亲悉数到场。然后李充请母亲大人上坐,当众宣布休妻,并且痛哭流涕历数前妻离间骨肉亲情的恶行。最终前妻哭着离开,到场的众位嘉宾目瞪口呆,连瓜都没有吃完,选择默默离场。
汉墓中多以夫妇宴饮图为壁画题材,夫妇的位置为主位
和上一位爆料人夏侯小姐比,这次的单方面分手来的太突然,李充显得非常不厚道。然而,这两个故事体现了东汉社会的现实,即舆论对道德的极致追求。
黄允一炮而红是因为舆论认为他是个好人,彻底失败也因为前妻对公众爆料
而李充事件其实也一样,因为汉代士人极重宗族,分家被默认为不道德,穷困潦倒还要坚持兄弟一起开火就是好人的体现,孔融让梨的故事就是这种教育中的产物
东汉有人因为过于热爱依恋自己的兄弟,成年后娶了老婆依然坚持每天和哥哥一起睡,导致一直没有孩子,在众人"不孝有三"的劝说下才终于跟老婆同房,这种在今天看来很怪异的骨科行为,在汉代却备受赞誉。
对于生活在汉代的李充来说,这个老婆不但不贤德,而且没有远见,因为穷是暂时的,吓到了乡里乡亲的李充因此也一炮而红,后来又继续做出几件轰动舆论的举动,例如一开始拒绝当(小)官,被强行压去赴任,更为极端的是,他为母亲守孝时发现有人偷了母亲墓前的树,于是怒而杀人,但李充因此依次点亮孝悌,高洁,不慕名利的技能卡,名气越来越大,不久被调去中央做高官。
现在,轮到东汉油腻中年李充这几天心情不错,走在洛阳的大街上腰杆笔挺了。而这一切都开始于最开始的那次分手。

上一期:汉朝版《婚姻与家庭》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