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用桂枝去百病

 图书 馆员 2020-05-28

妙用桂枝去百病

桂枝为樟科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桂枝是嫩枝,树皮是我们平时烹饪用的桂皮,中药的名字叫肉桂。桂枝的药性是辛、甘、温。辛有散的作用,甘有补的作用,温就是偏温的性,可以散寒。归肺经、心经和膀胱经。

桂枝的功效大致可以分为合营、通阳、利水、行癣、补中、散寒。

主要功能为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一. 桂枝食疗作用:具有散寒解表,温经通脉,通阳化气的功效;

主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蓄血,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

1)大枣桂枝炖牛肉

大枣10枚、桂枝9克、牛肉100克、胡萝卜200克,调料适量。

食材洗净切块,放入炖锅内,加入上汤1000毫升。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炖煮1小时即成。

祛寒补血。适用于冠心病血虚寒闭型病人。

2)桂枝薏米粥

原料:桂枝和牛膝各9克、杜仲18克、薏米3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桂枝和牛膝、杜仲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烧开半小时;去渣取出汁液加入薏米煮成粥;再加白糖适量调匀,即可食用。

注意:每天进食1次,10天为1个疗程。此粥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之功效。本食疗主治银屑病等疾病。

3)桂枝粥治疗类风湿:

材料:桂枝10克,大米100克,葱白2根,生姜3片。

制作方法:将桂枝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葱白、姜末,再煮沸即成。  食用方法:每日服1-2次,连续3-5天。

作用:发汗解表,温经通阳。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节酸痛等。

二.药用作用

1. 治疗风寒表证:味辛性温,能发汗解肌,味甘而缓,其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

1)外感风寒表实证,常与麻黄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散风寒之力。麻黄汤(《伤寒论》);麻黄汤中:桂枝解肌发表,温通经脉,透达营卫为臣药;麻桂相须,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发汗解表之功益彰。对于没有汗的表实证,就是寒气很盛,病人表现出来恶寒、怕冷,不出汗的一种外感症状,相当于敌人进来后把我们的边防线全占了,自己的人不能正常出入,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就需要桂枝和麻黄配合起来使用,麻黄可以使汗出来,桂枝可以调动身体内的阳气,然后把它调到肌表和邪气做斗争,达到宣发肺气、发散驱寒的作用。

2)外感风寒表虚证之有汗、脉浮缓等,常与白芍配伍,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如桂枝汤(《伤寒论》)。桂枝汤中: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如果是外感风寒,表虚有汗的,我们一般和芍药一起用,用于调和营卫,就是说营气和卫气,发散解肌解表,桂枝本身就有解表的作用,这个时候身体的汗液一直在流失,身体营卫的功能就出现了障碍,要把身体中的气血调动过来进行斗争,白芍又具有敛汗的作用,防止汗液过多的流失,通过桂枝和白芍这样的配伍,一个发汗,一个敛汗,一张一弛,调动兵力又控制兵力这样的配合,来达到调和营卫的作用。

外感风寒表证受风寒引起的感冒不同情况使用的药物不同,1)没有汗的,症状是恶寒、发热、怕冷,用麻黄配桂枝,用麻黄汤;2)有汗的表虚证,就用桂枝配白芍,用桂枝汤;3)属体阳虚的,就是本来身体一直就是阳气不足的,用麻黄、细辛、附子配伍。对于外感风热,就不适合用这种辛温的药。

2.治疗寒凝血滞诸痛证:桂枝辛温,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治疗寒凝血滞的各种疼痛的证候,温通经脉,就是经脉受寒以后闭阻了,可以是阻了气机,也可以是阻了血,就是血瘀,或者出现气滞的情况。桂枝有辛散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的这种功效,在筋脉不通时广泛的使用了桂枝。服用桂枝后,人体的整体气血可以更加旺盛、加速,对各种寒痹之症有个整体加速恢复的功能。

1)中焦虚寒之脘腹冷痛,常配伍白芍、饴糖、甘草等,如小建中汤(《金匮要略》);小建中汤中:以辛温之桂枝温阳气,祛寒邪。桂枝,温中散寒止痛,配合芍药、饴糖,主治包括虚寒性的慢性胃炎、部分胆囊炎、胃溃疡。

2) 风寒湿痹之肩臂关节疼痛,常与附子、生姜等配伍,如桂枝附子汤(《伤寒论》);主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通阳,附子重用是三两;扶阳甘草大枣与生姜,温经散寒除痹。方中附子温壮阳气,驱逐寒湿,与桂枝相用,共同达到振奋阳气,驱散风寒湿邪的目的;并用两药又加生姜、大枣、甘草;其中生姜与桂枝相用,调和营卫,倍增振奋阳气,驱散寒湿;与附子相和,助阳而散寒,大枣补中益气,与桂姜合用,温阳以补阳。甘草益气补中,与大枣相用,益气助阳,与桂、附、姜相伍,温阳益气补阳,调和诸药,诸药相伍,温阳、助阳、补阳,共奏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之功。治疗关节方面的疼痛,像肩周炎、腰间盘突出、颈椎病等。

3)寒凝血瘀之经闭腹痛或通经,常配伍当归、川芎等,如温经汤(《金匮要略》);具有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效。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吴茱萸、麦冬、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其中吴茱萸功擅散寒止痛,桂枝长于温通血脉,共为君药。

4)胸阳不振,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常配伍枳实、薤白等,如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本方由枳实、薤白、桂枝、川厚朴、全栝楼组成。桂枝上以宣通心胸之阳,下以温化中下二焦之阴气,既通阳又降逆。降逆则阴寒之气不致上逆,通阳则阴寒之气不致内结。心功能障碍的病人出现心悸、心气不足、心衰的病人在病证合适的时候,就在处方中配伍桂枝,使用到上焦,温通经脉用桂枝治疗因阳气不足造成的寒凝阻滞的情况。

5)伤寒心动悸、脉结代,常配炙甘草、人参等,如炙甘草汤,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之功效。主治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佐以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则滋而不腻。

3痰饮、蓄水证。本品甘温而能运脾化湿,入膀胱经而能温阳化气,以行水湿痰饮之邪。

脾阳不运之痰饮证,常与茯苓、白术、甘草同用,即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为祛湿剂,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功效。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梅尼埃病、神经官能症等属水饮停于中焦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桂枝为臣,功能温阳化气,平冲降逆。苓、桂相合为温阳化气,利水平冲之常用组合。

膀胱蓄水证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伤寒论》)。为祛湿剂,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

4通阳化气:桂枝性味有甘,甘味的药大多有补的作用,桂枝不仅是解表药,有温补的作用。

1) 肾气丸为补益剂,具有补肾助阳之功效。主治肾阳不足证。肾气丸中:辛甘而温,乃温通阳气要药,与附子相合,补肾阳之虚,助气化之,共为君药。

2)核桃承气汤为理血剂,具有逐瘀泻热之功效。主治下焦蓄血证。核桃承气汤中:桂枝辛干温,通行血脉,既助桃仁活血祛瘀,又防芒硝、大黄寒凉凝血之弊。

3)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气阴两虚,气虚无力推动心脏的跳动,阴血亏,心脏当然会空转,这气阴两虚同时出现,则一定会麻烦,炙甘草汤主治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虚劳肺痿。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组成。临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生地黄滋阴养血,炙甘草有通心脉的作用。配伍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火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火麻仁有润燥的,通大便,有修复受损的心肌细胞的作用。方子佐以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则滋而不腻。

.注意事项

桂枝易伤阴动血,凡温热病及阴虚阳盛、血热妄行、孕妇胎热以及产后风湿伴有多汗等情形均忌用。

桂枝主治气上冲。

芍药主治挛急,尤以脚挛急、腹中急痛、身疼痛为多;兼治便秘,腹急痛伴有大便秘结如栗状者最为适宜。
甘草主治羸瘦;兼治咽痛、口舌糜碎、咳嗽、心悸以及躁、急、痛、逆诸症。      
大枣配伍甘草主治动悸、脏躁;配伍生姜主治呕吐、咳逆;配伍于泻下药中可保护胃气。
麻黄主治黄肿;兼治咳喘及恶寒无汗而身痛者。
附子主治脉沉微与痛证。
乌头主治腹中剧痛、或关节疼痛而手足逆冷、脉沉紧者。
干姜主治多涎唾而不渴者。
生姜主治恶心呕吐。
细辛主治恶寒不渴;兼治咳、厥冷、疼痛者。
吴茱萸主治腹痛、头痛而干呕、手足厥冷、脉细者。
柴胡主治往来寒热而胸胁苦满者。
半夏主治呕而不渴者;兼治咽痛、失音、咽喉异物感、咳喘、心下悸等。          
黄芪主治汗出而肿、肌无力者。
白术主治渴而下利者;兼治冒眩、四肢沉重疼痛、短气、心下逆满、小便不利、水肿。
茯苓主治眩悸、口渴而小便不利者。
猪苓主治小便不利者。
泽泻主治冒眩而口渴、小便不利者。
滑石主治小便不利且赤者;兼治渴。
防己主治下肢水肿。
葛根主治项背强痛、下利而渴者。
瓜蒌根主治渴者。
黄连主治心中烦;兼治心下痞、下利。
黄芩主治烦热而出血者;兼治热利、热痞、热痹等。
黄柏主治身黄、发热而小便不利且赤者;兼治热利。
栀子主治烦热而胸中窒者;兼治黄疸、腹痛、咽喉疼痛、衄血、血淋、目赤。
大黄主治痛而闭、烦而热、脉滑实者;兼治心下痞、吐血衄血、经水不利、黄疸、呕吐、痈疽疔疮等。
芒硝主治便秘、舌面干燥而谵语者。
厚朴主治腹满、胸满;兼治咳喘、便秘。
枳实主治胸腹痞满而痛且大便不通者。
瓜蒌实主治胸中至心下闷痛而大便不通者。
薤白主治胸腹痛;兼治咳唾喘息、里急后重。
石膏主治身热汗出而烦渴、脉滑数或浮大、洪大者。
知母主治汗出而烦。
龙骨主治惊悸而脉芤动者。
牡蛎主治惊悸、口渴而胸胁痞硬者。
人参主治气液不足。
麦冬主治羸瘦而气逆、咽喉不利者。
阿胶主治血证。
干地黄主治血证。
当归主治妇人腹痛。
川芎主治腹痛。
牡丹皮主治少腹痛而出血者。
杏仁主治胸满而喘;兼治腹胀便秘。
五味子主治咳逆上气而时冒者。
桔梗主治咽痛、咽干或咳者。
葶苈子主治咳喘而胸腹胀满、鼻塞清涕出、一身面目浮肿者。
桃仁主治肌肤甲错者;兼治便秘。
Zhe虫主治经水不利、少腹满痛。
水蛭主治少腹硬满、发狂善忘、小便自利者。

3)·《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精简背诵版   宛平捉刀客 整理
(参照《中医十大类方》法,分桂枝类方、麻黄类方、柴胡类方、半夏类方、黄芪类方、大黄类方、桃仁类方、黄连类方、水湿类方、温热类方,共择选了39首最最常用的经方,取其体质要求归列于各方。)
桂枝类方:桂枝汤、小建中汤、桂加龙牡汤、当归四逆汤、炙甘草汤、温经汤
麻黄类方:麻黄汤、葛根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杏石甘汤
柴胡类方: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四逆散、柴加龙牡汤
半夏类方:半夏厚朴汤、半夏泻心汤、温胆汤
黄芪类方:黄芪桂枝五物汤、玉屏风散
大黄类方:三黄泻心汤、大黄附子汤、防风通圣散
桃仁类方: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附:四味健步汤)
黄连类方:黄连阿胶汤、黄连解毒汤、葛根芩连汤、(附:甘草泻心汤)
水湿类方:五苓散、猪苓汤、当归芍药散、五积散
温热类方:甘草干姜汤、甘姜苓术汤、理中汤、四逆汤、真武汤、吴茱萸汤
黄老师曾向我们推荐《伤寒论手册》和《金匮要略手册》,很方便多角度检索查阅相关内容
比如,在《伤寒论》中,按照用药方次频率从高到低排列,甘草70方次,桂枝43方次,大枣40方次,生姜39方次,芍药33方次,刚好组成一首群方之祖的桂枝汤,有意思非常好的工具书,在这里一并向大家推荐

桂枝茯苓丸(东方阿司匹林)加牛膝大黄方治心脏早搏下肢浮肿。

昨天,孙老来复诊了,中药已经服用半年多,效果挺满意,本来要装心脏起搏器的他,上个月做了24小时心电图测试,室性早搏已经由5月15日的29604次减为20392次,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也由3次减为1次。自觉症状也好转,表现为每天早晨走2500米左右不气喘,早餐后还要打两场门球,感觉还不错。另外,原来入夜的噩梦以及流口水也明显减少。面色已经不潮红,下肢浮肿虽有但程度已经大大减轻。应该说,自3月中旬以来服用中药还是有效果的。
     孙老的用药很简单,就是桂枝茯苓丸加牛膝大黄方,但其中桂枝和肉桂分别用10克。张仲景用桂枝治疗“气上冲”,其实就是循环系统的疾病。孙老面色潮红,不是实热证,而是古人所说的“戴阳”,因为其红色发暗,缺少光泽,而且下肢浮肿。对于许多心血管疾病,我常常使用桂枝肉桂,效果不错。牛膝,用怀牛膝,用来治疗下肢浮肿,对孙老的前列腺增生,夜尿多也有好处。其经常便秘,故用制大黄。
    桂枝茯苓丸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强心通脉功效,仅仅将此千古良方锁定在妇科病上,是令人惋惜的。可以说,桂枝茯苓丸是具有东方色彩的阿司匹林,而且是具有强心作用的阿司匹林。

黄煌:你必须要会用“东方的阿司匹林”!
听过我讲座的同道,应该知道我是非常喜欢用桂枝茯苓丸的。刚才在讲大柴胡汤的时候,我已经讲到了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这个方,不仅仅是治疗子宫肌瘤的,现在我们把它看作只是治疗子宫肌瘤,那是曲解了张仲景这张方的原意。

桂枝茯苓丸不是治一个病、一个症状的,它是治人的方,治疗“桂枝茯苓丸人”的方。

根据我的经验,这张方的适用人群具有一定的体质特征。我们要望,四诊中间望为首,但是现在我们的望诊不够,很多青年医生往往只是问,而不关注病人脸部的表情。当病人来的时候,你先要看,看他的体态身形,尽量引导他和你聊,聊的过程中看他的眼神,看他眨眼的频率,看他的表情神态,听他的语速,来分析他的心理行为特征。还要看他的肤色,看他的舌头。

所以望诊非常重要,很多方证是望出来的。

桂枝茯苓丸在望诊上有比较明显的特征:

首先是面证。“桂枝茯苓丸人”的脸色一般是发红或者是暗红,当然也有发青的;鼻子或者红或者是暗红的,或者是鼻翼上的毛细血管扩张;

其次是舌诊。有的把舌头伸出来,舌头是紫暗的;舌头翘起来,舌底静脉往往是显见的,有的甚至是怒张的。这个是我们望出来的。

接下来我就要望下肢了,这是腿脚证。我说:“姑娘,你把裤脚管拉起来。”她马上就脸红了,因为她的缺点暴露了。因为现在很多女性,脸色往往是伪装的,化妆得过于精细,看不出真相来,拉上裤脚管一看,真相就出来了。

下肢的皮肤非常粗糙干燥,尤其是秋、冬天是最明显的。这种干燥的皮肤,你轻轻一抓就有抓痕,毛裤上有很多皮屑,有的皮肤甚至像蛇皮一样,伸手一摸像触到了刺一样,这个就是桂枝茯苓丸的腿证。

然后你还可以问:小腿是不是容易发凉?脚上是不是容易生冻疮或者生鸡眼?是不是容易抽筋?还有的人皮肤发暗,甚至溃烂,不收口,这都是“桂枝茯苓丸人”的腿。

腹证也很重要。门诊上没有条件让病人睡下来,就坐在那里,一般按下腹部。腹部有炎症的,或者盆腔瘀血的,或者有慢性阑尾炎的,或者附件炎的,按下腹部的时候,往往有压痛,特别是左少腹。就是没有压痛,少腹部也是充实有力的,绝不会像有些人肚子那样软软的。

有一些老年男性,肚子很大,摸上去软软的,像棉花枕头一样,这样的人用桂枝茯苓丸的效果就不好。

以上就是“面腿腹三联征”,这是桂枝茯苓丸证的一个特点。

还有一个就是精神心理症状。这些人脾气比较急,在外面排队挂号都等不急,进来以后讲话也比较快,但有时候呢,讲着讲着就讲不下去了。这些人容易失眠,容易头痛,容易烦燥,这个就是张仲景所讲的“少腹急结,其人如狂”。瘀血证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精神症状,那就是“如狂”,还有就是“善忘”,像这种精神症状往往会被我们所忽略。

复方丹参滴丸是阿司匹林抵抗的有益补充

治病最怕什么?药不起效。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了不久前引发极大关注的超级细菌事件。而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问题上,其实也存在着一些类似的情况。

  阿司匹林抵抗让防病效果失效

  血小板聚集是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环节,动脉血栓的产生是心脑血管疾病恶化的主要因素。

  阿司匹林是目前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大规模临床试验统计分析证实,阿司匹林可使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脑卒中的危险性减少23%。因此,1980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开始推荐,将阿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与预防用药。

  然而,近年来研究却发现,并非所有的患者均能在阿司匹林治疗下获益,有时候,常规剂量甚至加大剂量的阿司匹林都不能完全抑制血栓素的生成和血小板的聚集,仍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这一现象即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AR)。

  阿司匹林抵抗使得许多动脉血栓性疾病患者未能获益于阿司匹林的保护,客观上,增加了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研究发现,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在随访5年中有较高恶性结果发生,比不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高危结果发生率高出1.8倍,发生心肌梗死危险性增加2倍,心血管死亡危险性高3.5倍。

  复方丹参滴丸为阿司匹林补上“缺口”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很难用某一种机制解释清楚所有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但有研究证明,如加用同样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复方丹参滴丸,可以使其危害性大大降低。

  青岛大学医学院的柴志强等人,为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干预效果,将阿司匹林抵抗及半抵抗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滴丸组;单服复方丹参滴丸组及单服阿司匹林组。干预两周后分别复查血小板聚集率。

  其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滴丸组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明显优于单用复方丹参滴丸组。单用阿司匹林组干预前后无统计学差异。

  此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的李江等人,也进行了相关试验。他们选取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426例,根据血小板聚集率,筛选出阿司匹林抵抗及半抵抗患者共99例,接受阿司匹林(100毫克,一日1次)联合复方丹参滴丸(10粒,一天3次)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小板聚集率。

  结果显示,经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1个月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1)。

  从上述两个试验可以看出,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可以增强其敏感性,改善阿司匹林抵抗状态。

  两药联用,效果最佳,之所以阿司匹林与复方丹参滴丸联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得益于复方丹参滴丸不同于西药的起效机制。

  血小板的聚集有多种途径,阿司匹林主要通过花生四烯酸的途径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具有活血化淤、通痹止痛之功效。

  丹参味苦性寒,专入血分;三七味苦甘而温,具有良好的止血、止痛作用,有止血不留淤的特点;冰片辛香,性寒凉,善于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复方丹参滴丸中各成分的相互作用,强化了活血化淤的作用,再加上其调脂和抗氧化的功效,可以降低血黏度,降低红细胞膜渗透脆性,从多途径抑制血小板聚集,达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因此,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可以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广泛应用。 

我们老是想到瘀血就是紫或者是血黏度高,其实瘀血症有很多是精神症状。所以在使用桂枝茯苓丸的时候,我们应该掌握人的精神心理特征。“桂枝茯苓丸人”容易记忆力下降,容易思维迟钝,容易语言艰涩,讲着讲着就不流畅了。

桂枝茯苓丸用于女性的机会比较多,我常用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治疗子宫肌瘤、附件囊肿、乳腺囊肿、甲状腺囊肿等。

桂枝茯苓丸合大柴胡汤也能用于支气管哮喘,还能治疗高血压、脑梗塞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张方还能用来治疗一些血栓性疾病。现在的血栓性疾病非常多。有的人长时间坐飞机,十几个小时都屈曲在那里,如果他下肢循环不好,就会形成血栓,酿成大患。我想,这些患者如果预先服用桂枝茯苓丸,可能会有好处。

桂枝茯苓丸的作用要比阿司匹林好,我说它是“东方的阿司匹林”。它的作用不仅仅是稀释血液,它还有更多的作用,包括扩张血管,加强对心脏的保护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我和省人民医院的心导管专家们曾经就冠心病PCI术后的调养问题探讨过,我认为,对于那些支架术后病人可以配合桂枝茯苓丸使用。

上次我还成功用这张方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是血栓性疾病,一动就气喘,甚至还要晕厥,死亡率非常高。现代西医没有好办法的,我用桂枝茯苓丸加上川芎,治过了三例效果都还不错,病情能够稳定。

还有用来治疗间质性肺病的肺纤维化。有一个安徽来的病人,就是经常胸痛,一查出来肺纤维化,后来就用桂枝茯苓丸加川芎,吃了很长时间以后,症状逐渐消失了。

我还用桂枝茯苓丸治疗一些年轻学子们脸上的痤疮,效果很不错。用桂枝茯苓丸治疗的痤疮,往往是“桂枝茯苓丸人”容易生长的。这类人往往皮肤比较粗糙干燥,嘴唇暗紫暗红的,这种痤疮就像赤豆一样,嵌在皮肤下面,且痘印不易消失,就像锅巴一样板结在脸上。对付这种痤疮清热药可不行,就得用桂枝茯苓丸!有大便干结者加大黄,或者是加川芎。这个经验如果能够推广的话,效益可观啊,痤疮这个市场可是相当的大呀!

肾功能不全患者也可以考虑用桂枝茯苓丸。我曾经用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治疗好多例患者,而且对肾功能不全亦有效,但是一定要让病人泻,泻了以后情况就会好转了。我们称之为“经方透析法”。

如果是糖尿病肾病引起的肾功能不全,我一般用桂枝茯苓丸加怀牛膝、石斛,配上黄芪桂枝五物汤。

还有,男人的前列腺肥大、痔疮、肛裂都可以用桂枝茯苓丸,包括一些腰部的疾病,如腰痛、椎间盘突出等都可以。

桂枝茯苓丸是经典的活血化瘀方,所以,我常把这张方作为重点教给学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