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趣事二:诗词中的男童女童

 文间寻趣 2020-05-28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过“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的名句,那个1100多年前的小娃身手敏捷,身姿矫健,撑着小船偷偷地采莲而回,这一场景耐人寻味,而那个小娃也被永久地留在了诗卷中。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有不少篇章描写了童子形象,其中既有顽劣不堪的顽童,也有惹人怜爱的幼女,有的憨态可掬,有的少年老成,有的人小鬼大,还有的机警聪明。他们学人穿衣佩戴,拜堂成亲;他们在春日里放风筝……

童子之佩 含羞学人拜

西周初年,武王实行分封制,他将文王的第九个儿子康叔分封到了黄河以北的卫国,康叔也就是卫国第一任诸侯王。卫国存在时间长达838年,传了35位国君,最后在战国时期被强大的魏国所灭。卫国历史上人才济济,以致春秋时期吴国的公子季札在游历了卫国之后称赞说:“卫多君子,其国无患。”

在卫国这838年之间,流行过很多诗歌,称为《卫风》,被后人编进了《诗经》,流传到今天的也仅有十首。其中,描写童子形象的一首就被记载在《卫风·芄兰》中:“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芄兰之叶,童子佩韘(shè)。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芄兰是一种蔓生植物,也叫萝藦,它的枝条为锥形,很像解结的骨制用具觿,而它的叶子就和射箭时所用的钩弦用具韘一样,韘发展到后来就成了扳指。当时,佩戴觿和韘是成人的标志,而诗中这个男孩儿却煞有介事地佩戴起来,看上去“容兮遂兮”,仪容优美,腰下还垂着飘逸的带子,小孩儿那淘气而又老成的形象呼之欲出。《诗经》的高妙之处就在于“诗无达诂”,许多诗的主旨说法不一。这首诗的主旨历来也是众说纷纭,可无论怎么解释,诗中那“童子佩觿”的画面总是令人难忘。

同样,在明代初年毛铉的《幼女词》中,描绘了一幅小女孩穿着新衣服学着新娘子拜堂的画面,与《诗经》中那个佩觿童子有着相似的神态。毛铉是明洪武年间的军官,曾在陕西一带从军戍边,后在南京任国子学录一职。有天早上,他看到女儿穿着新衣的娇态,于是提笔写道:“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其中,小姑就是指新娘子。少不更事的女儿一大早起来,穿着新衣服,扎着裙带,模仿着新娘子的样子拜堂,看上去十分害羞,便低着头不敢见人。毛铉寥寥数语,就将女儿逼真的情态描写出来,十分传神,如在眼前。

家有娇女 堂前拜新月

中国古代的诗歌中,专门吟咏幼女的诗篇数量并不多,然而这类诗篇大多写得富有诗趣,颇具特色,生活气息十足。西晋著名诗人左思的《娇女诗》算是古代最早描写幼女情态的诗篇。左思是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小时候读书极为勤奋,虽然其貌不扬,口齿也不伶俐,但他的文章却辞藻壮丽。泰始八年(272年),他的妹妹左棻因为极有才名而入宫拜为修仪,于是移家京师,任职秘书郎。他追随贾谧,为“文章二十四友”。两年后,妹妹成为贵妃,但是因姿色平平而未得宠,没多久便病逝了。这时,贾谧被诛,左思便辞官退隐,晚年在冀州隐居。

左思在洛阳期间,稽考地图方志,采访人物,以十年之力写了一篇《三都赋》,一时名震天下,为人们争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他曾为两个女儿写了一首《娇女诗》,极尽铺陈之能事。在他笔下,小女儿纨素与大女儿惠芳天真无邪而又娇憨逗人。“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诗一开始便简洁利落,直言两个女儿白皙美丽。“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小女儿纨素说话很伶俐,并且“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额头很宽,鬓发下垂盖住前额,双耳白润,就像一双相连的美玉。“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天刚亮就跑到梳妆台前抓起眉笔乱画,把眉毛画的很不像样,就像扫把扫过一样,以致“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纨素笨拙地模仿大人化妆,她那爱美的娇态令人忍俊不禁。接下来写大女儿惠芳,“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姐姐和妹妹一样,都爱化妆,但姐姐化妆淡雅,常常坐在窗口入神地为自己化妆,对着镜子经常忘了纺纱织布。但是化妆起来总归不如大人,尽管姿势摆的像京兆尹张敞画眉的样子,可还是不够完美,以至留有擦不干净的重复影迹。“玩弄眉颊间,剧兼机杼役”,在眉间脸上来来回回地描摹,动作比织布穿梭还要辛苦几倍。然而,惠芳能歌善舞,跳起舞来无拘无束,自然大方,甩开袖子的翩翩姿势就像鸟儿展翅一样。“上下弦柱间,文史辄卷襞()”,她随着弦乐的节奏上下舞动,常常忘记了正在诵读的文史书,所以把书卷折起来丢在一面不管了。最后写姐妹俩十分顽皮,“任其孺子意,羞受长者责”,小孩子任性,羞于接受大人的责备。“瞥闻当与杖,掩泪具向壁”,感觉大人要打他们,就用手捂着眼泪躲到墙的一边去了。读完这首诗,仿佛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真情流露,正如明代谭元春所评:“字字是女,字字是娇女,尽理、尽情、尽态。”

唐代诗人施肩吾是杭州人,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殿试中被赐为状元,他也是杭州第一位状元。唐大中十三年(859年),由于战乱,施肩吾便率领族人乘木船,经过多日漂泊,到达了澎湖并最终在此定居。他把中原的先进生产方式和农业生产技术也带到了那里,被后人誉为“开发澎湖的先驱者”。施肩吾有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儿,他曾写诗说“姊妹无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小”。为此,他还专门写过一首《幼女词》:“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诗人用笔简洁,勾画出了一幅妙趣横生幼女拜月图,短短二十字,充满了慈父的爱女之情。

急追蝴蝶 闲来放纸鸢

南宋大诗人刘克庄曾写诗说“海外咸推独步,江西横出一枝”,而这“一枝”便是指开创了“诚斋体”的大诗人杨万里。杨万里是江西吉水人,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考中进士,相继得到张浚、虞允文等人的推荐,历任国子博士、秘书少监等职,后来因弹劾《容斋随笔》的作者洪迈而得罪了孝宗皇帝,被贬到了筠州。光宗继位后,又召为秘书监。不久又得罪了权臣韩侂(tuō)胄,于是离开朝堂,致仕回家,在家乡闲居了十五年。杨万里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当韩侂胄率军北伐时,杨万里留下了“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的绝命书后忧愤而亡。

杨万里开创的“诚斋体”为诗家所称道,在体裁上尤以七言绝句为最佳,而“诚斋体”最大的特点便是“活诗法”,也就是善于捕捉瞬间的景物、动作、心情以及感受,比如“草根未响渠先觉,不待黄鹂第一声”,而他那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更是千古名句。正因为如此,在他笔下,那一个个活泼好动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仿佛800多年前那些儿童正伴着欢声笑语从人们眼前走过。有一次,杨万里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于是他写下了《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篱笆稀稀朗朗,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荫。一群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诗到此便结束了,然而可以想象,那群孩子在追赶不到蝴蝶时是何等的焦急,他们东张西望,抓耳挠腮,大声呼喊,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有一天,杨万里午睡醒来之后,百无聊赖,可当他看到儿童在尽情玩耍后便诗意大发,写下了《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午睡之前,杨万里吃了几颗梅子,醒来之后,牙齿留酸,芭蕉初长,绿荫映衬到纱窗上。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感到无聊,就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诗人心里恬静闲适,童心依旧,看着儿童的举动,他心中十分舒畅。

有一年冬天,天气寒冷,盆里的水都已结冰,于是杨万里写下了《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铜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早早起来,把冰从盆里剜出。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清越嘹亮。可忽然冰块被敲碎,发出了玻璃打碎时的声音。这首诗清新明快,儿童开始穿冰时的喜悦和冰块破碎后的失望形成鲜明对比,杨万里这位老人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辛弃疾自从21岁南归宋朝后,极力主张抗金,然而一直没有被重用,屡受排挤和打击。在他43岁时,便隐居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长达二十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写下了有名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在他笔下,一家五口和和美美,生活安静。大儿在锄豆,二儿在编织鸡笼,而小儿年幼,也最无赖,在溪头卧着剥食莲蓬。这一“卧”字恰到好处,把小儿的活泼顽皮和无拘无束和盘托出,回味无穷。

清代诗人高鼎是杭州人,主要生活在咸丰年间,他虽然事迹不多,可那首有关儿童放风筝的诗却极为著名。晚年的高鼎在家乡居住,便写下了《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杭州的春天生机勃勃,色彩缤纷,一片盎然。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这首诗读起来极其欢快,放风筝时孩子们乐在其中,早春的景致也令诗人陶醉其间。这就和明代诗人朱茂曙《秦淮河春游即事》中所说的“儿童也爱晴明好,纸剪风鸢各一群”是一样的画面,相同的意境。也许,放风筝是古今中外所有孩子所乐道之事,无论是高鼎笔下的儿童,还是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笔下的哈桑和阿米尔,他们都对风筝有着无比的迷恋,他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诗歌写童趣,悠然向儿时。一首诗便记载着一段童趣,记载着许多人儿时的记忆。也许,当人们在读到这些诗时会欣然一笑,会在诗里找到自己曾经的童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