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纽约市教育局如何鉴别资优儿童?| 《绝非天赋》彩蛋

 梦幻水书屋 2020-05-28

20世纪50到60年代,美国国内关于资优教育的讨论掀起了一股浪潮。理由很简单:为了与他国竞争,美国急需高能力的人才。苏联于1957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伴侣号”(Sputnik),随即引发美国民众对美国教育系统、特别是对资优教育体系的一片谩骂。于是,美国开始全面寻找才能超群者。为了鉴别资优儿童并给予他们合适的教育,美国几乎各个层面都作出了努力。

尽管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关于对“人人平等”理念的讨论使资优教育受到了人们的质疑,但在时任美国教育委员的西悉尼·马兰(Sidney P. Marland)的推动下,资优教育重新受到了重视,获得了极大发展。

但不得不说,美国现行的以测验为主的资优儿童鉴别方法,在资优教育的关注点向成就和能力转变的今天看来,是否能够将天赋出众的儿童有效地鉴别出来,仍有待商榷。

在此,我们来看一看当下纽约市在鉴别资优儿童时的具体做法:

1. 成千上万显示出天赋的4岁儿童将有幸参加为时30分钟的测验,该测验有可能决定他们未来求学生涯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只有符合教师对资优儿童预想的孩子才能被选中,获得机会展示其价值。当然,父母也可推选自己的孩子,但父母对孩子天赋的认识程度不如学校的老师。

2. 用于鉴别孩子天赋的主要测验叫做纳列里非言语能力测验第二版(Naglieri Nonverbal Ability Test,简称NNAT-2)。该测验被宣传为是“文化中立”的,但所谓认知能力的文化中立测验根本就不存在。卡罗尔·卡曼(Carol Carman)和德布拉·泰勒(Debra Taylor)发现,在纳列里非言语能力测验的第一版中,即便考虑到了种族差异,来自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儿童被鉴定为资优的可能性也仅为其他儿童的一半。

3.尽管纳列里非言语能力测验第二版被标榜为“非言语能力”的测验衡量方法,然而,该测验实际上仅涵盖非言语能力的一部分,即非言语图画推理能力。图画推理测验使用的图形较随意,例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以及星形,但测量非言语流体推理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描绘对象的艺术作品,而不仅仅是诸如苹果、足球、鞋、锤子以及消防车等空间图形。因此,纳列里非言语能力测验第二版所测的不仅只是流体推理能力集合的子集,同时也只是非言语流体推理能力集合的子集。换言之,该测验所测能力仅为所有影响学业成就能力的一小部分,更别说影响在现实世界中取得成功的能力了。

4. 纳列里非言语能力测验第二版通常以团体形式进行。由于测验的高利害性所带来的测试压力、非言语测验指令本身所具有的迷惑性(尽管宣传称题目指令做了“简化”),加之缺乏训练有素的临床医师与每个孩子建立个人联系,这三个因素的叠加极易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来说尤其如此。在这种情形下,很难对智力进行有效测试。

5. 测验中的练习项目很少,因此预先接触过测验结构和应考策略的儿童明显占据优势,有能力购买练习材料的儿童会占上风。因而,对于那些在学校学习机会上本已处于劣势的儿童,如来自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孩子,他们在提升测验成绩的机会方面,劣势被进一步强化,而他们若能在该测验中取得好成绩,则有机会改善他们的学习成果。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在纽约市“聪明孩子”培训中心(Bright Kids NYC)和“资优儿童”培训中心(NYC Gifted),你可以花钱接受个性化备考培训课程。

6. 即使孩子的确达到了资优的标准,他也可能依然无法进入纽约市的5所备受热捧的资优学校,因为进入这些资优学校的几率就好比中彩票。

7. 由于儿童的大脑还处于发育成熟期,且他们的经验正在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因而其认知能力的波动性最大。重申一下,接受测试的都只是些4岁大的孩子。

就鉴别资优儿童的方法而言,纽约市值得好好反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