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玻璃一直被称作琉璃。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 玻璃器在古代一直都是上层社会的奢侈品。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 春秋 越王勾践剑剑格正面镶蓝色玻璃 春秋 越王勾践剑 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此“天下第一剑”剑格正面镶嵌的是蓝色玻璃,背面镶嵌绿松石。 由此可见,玻璃在当时属于贵重物品。 战国 蜻蜓眼琉璃珠 战国 蜻蜓眼琉璃珠 河南省考古研究院藏 蜻蜓眼是指在单色琉璃珠母体上嵌进另一种或者几种不同于母体颜色的玻璃,构成类似于复合眼珠的同心圆。 经测验,此琉璃珠属于纳钙玻璃,应是通过贸易从西亚传入中国。 西汉 蓝色平板玻璃牌饰 西汉 蓝色平板玻璃牌饰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经成分鉴定,此玻璃属于中国自己制造的的铅钡玻璃,而非西方传入的纳钙玻璃。 这是目前发现的国内最早的蓝色平板玻璃。 西汉 玻璃带钩 西汉 玻璃带钩 广州博物馆藏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 在带钩使用的时代中,玻璃质带钩所出极少,据推测仅于西汉时生产使用,可作为西汉时玻璃器的典型品种来鉴赏收藏 东汉 蓝色玻璃珠串 东汉 蓝色玻璃珠串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这个蓝色好美,好像青金石。 东汉 玻璃杯 东汉 玻璃杯 国家博物馆藏 此玻璃杯的材质为古罗马的钠钙玻璃,见证了汉代便有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印度的宝石以及中东的香料被运往古罗马,而古罗马的玻璃等其他珍贵物件则飘洋过海来到中国。 汉 蓝色琉璃耳珰 汉 蓝色琉璃耳珰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珰” 读起来好美的句子,想想这么粗的东西戳进耳洞里,耳朵一紧...... 北燕 蓝色玻璃杯 北燕 蓝色玻璃杯 辽宁省博物馆藏 感觉这个杯里可以装下星辰大海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玻璃制造和西方玻璃进口到中国的一个重要时期 北魏 玻璃玛瑙项链 北魏 玻璃玛瑙项链 大同市博物馆藏 北魏 玻璃珠项链 北魏 玻璃珠项链 大同市博物馆藏 北魏 蓝色玻璃耳环 北魏 蓝色玻璃耳环 大同市博物馆藏 北魏 蓝色玻璃小瓶 北魏 蓝色玻璃小瓶 大同市博物馆藏 北魏 蓝色半球形玻璃泡 北魏 蓝色半球形玻璃泡 大同市博物馆藏 谁说“岁月无痕”,时间流逝都会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器物上斑驳的灰白、灰黄色、七彩的蛤蜊光都是1500年的时光里玻璃老化、钙化、结晶析出的结果。 北魏 网纹玻璃杯 北魏 网纹玻璃杯 国家博物馆藏 隋 大腹敞口玻璃瓶 隋 大腹敞口玻璃瓶 定州博物馆藏 隋 玻璃瓶 隋 玻璃瓶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隋 玻璃瓶 隋 玻璃瓶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唐 蓝色镶嵌玻璃瓶 唐 蓝色镶嵌玻璃瓶 湖南省博物馆藏 唐 玻璃香薰 唐 玻璃香薰 长沙市博物馆藏 唐 绿色贴花玻璃杯 唐 绿色贴花玻璃杯 湖南省博物馆藏 北宋 玻璃葡萄 北宋 玻璃葡萄 河北省定县博物馆藏 葡萄粒呈紫黑色或紫红色,共46颗,以金属丝缀连成串,鲜活逼真。 宋 蓝色花瓶状玻璃发簪 宋 蓝色花瓶状玻璃发簪 上海玻璃博物馆藏 宋 蓝色龟形玻璃饰件 宋 蓝色龟形玻璃饰件 南京市博物馆藏 辽 鸟形玻璃执壶 辽 鸟形玻璃执壶 内蒙古博物馆藏 辽 带把玻璃杯 辽 带把玻璃杯 大同市博物馆藏 辽 高足玻璃杯 辽 高足玻璃杯 内蒙古博物馆藏 历经千年依然不惹尘埃,晶莹剔透。推测可能来自中东地区。 元 玻璃莲花托盏 元 玻璃莲花托盏 甘肃省博物馆藏 国宝级文物 这件盏为七瓣莲花形,流光溢彩,玲珑明艳,格调非凡,宛如蓝色夜幕下一朵盛开的睡莲。 推测可能来自中亚地区。 明 蓝色玻璃手串 明 蓝色玻璃手串 铁岭市博物馆藏 元、明、清时期玻璃生产更加普及,到乾隆时期达到顶峰 清 白地套绿料寿字镯 清 白地套绿料寿字镯 故宫博物院藏 清 红白套料鼻烟壶 清 红白套料鼻烟壶 四川博物院藏 外层红色玻璃套住白色玻璃,再对红色玻璃进行雕刻。 清 白地套绿料年年有余纹鼻烟壶 清 白地套绿料年年有余纹鼻烟壶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清 蓝料楞面鼻烟壶 清 蓝料楞面鼻烟壶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清 黄玻璃雕兽面纹器座 清 黄玻璃雕兽面纹器座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金星玻璃天鸡式水盂 清 金星玻璃天鸡式水盂 故宫博物院藏 清 海蓝色玻璃花瓣口瓶 清 海蓝色玻璃花瓣口瓶 故宫博物院藏 这个造型像不像生气时叉腰的你~ 清 玉石玻璃玉兰盆景 清 玉石玻璃玉兰盆景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来源于动脉影、遗产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