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的歌 1955年以后 三 可爱的学校

 二妮的家 2020-05-28

二 妮

1956年九月我已经十岁了,父亲送我去读书那是广西黎塘铁路小学。母亲为我缝了一身花衣服,做了一双绣花鞋, 还为我做了一个新书包,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还有书读。

我穿着花衣服,穿上绣花鞋,背上新书包,一蹦一跳的跟在父亲的身边。我伸开双臂,让花衣服飘起来,就像一只美丽的花蝴蝶。我的心也随着花衣服飘起来了。“我会飞了!”我叫喊着跑在父亲的前面,父亲高兴看着我。

我会飞了,我飞越千山万水,飞离了那个贫穷的小山村,再也不用我娘颠着小脚,领我去要饭了。我头上的白头发逐渐的变黑了,我还可以读书了,太好了。那一刻我感到我是最幸运的也是最漂亮的女孩子。

学校里有许多青年男女也背着书包,他们既不像学生也不像教师,女青年都梳着大辫子,扎着五顔六色大绸子,大辫子甩来甩去真好看。男青年全都穿着白衬衣蓝裤子,张显着青春的活力。

父亲领着我一个一个教室找,终于找到了一年级二班的教室。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前排坐的都是跟我差不多大的小学生,后排坐的都是青年男女。

我的第一任老师姓李。(她只教了我们一年。) 李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并不是看书写字。而是说“现在我们的国家才解放不久,还是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需要人才,需要文化需要技术,希望年轻人尽快扫盲,走上工作岗位”。 原来这些青年男女的父亲也是从朝鲜回国的铁道兵团的子女是来扫盲的。

李老师还说,“你们将来都是国家的主人。”这句话我当时是不懂得意思的。长大我就懂了。我并没有当上国家的主人,而是当了一辈子的劳动者。老师说完开始发书本,一本语文一本算术书,还有两个本子。(不像现在的小学生书包都快背不动了。)

我们的学校建在半山坡上,下面不远处是火车站,经常听到火车吼叫声和火车开动轰隆声。学校后边是铁路医院,我的金子妹妹就是在这所医院里降生的。

50年代的学校是开放的,周围没有高高的围墙,过路的行人都会驻足观看我们做课间操。下课了,学生们全都涌向操场,跳绳的,唱歌的,单、双杠跳上跳下。打秋千的越蹬越高。爬高杆的学生最受人注目了,一根长长的竹芉高高的立在沙地上,一个男生蹭蹭地往上爬,爬到高处双腿紧紧夹住竹竿向下招手,围观的同学伸长了脖子昂着脸向上看,大家拍手欢呼。

几个大学生手捧着书本在争论什么激动的脸都红了。(不是学历大,而是年龄大)

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很快回到教室, “老师好!”“学生好”我们端端正正地坐着听老师讲课。

当时我想老师为什么总是站着讲课,学生为什么总是坐着听课呢?可能是因为老师少,学生人数多吧 : 多数压倒少数!那时有一句口号叫东风压倒西风。

我的第二任老师是一位姓石的年青女教师,她梳着两条长长的大辫子,两个大眼睛总是温和地看着我们,耐心解答我们认为费解的问题。

学校是天使聚集的地方,老师就是天使妈妈、天使大姐姐,她们教我们学做人,识字学文化,是我童年少年最快乐的地方。

如今我的孙子也和我当年一般大,也上了小学。我到学校门口等他放学,我总觉得现在的小学校缺少了什么,一时想不起。去得多了,才觉得现在的学校多了高高的围墙。里面的操场还在,却再也看不到操场上有我们那个时代,学生玩过的东西了。是不是太落后了不需要了,还是认为不安全被取消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