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陵第一园——瞻园初夏掠影(1)

 梁溪镜明 2020-05-28

南京瞻园始建于明朝初年,是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命名。瞻园是南京唯一开放的明代王府,与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为“江南四大名园”、有“金陵第一园”之称。2020-05-12,时值立夏节气,我游览了瞻园。

瞻园门口,抬头可见赵朴初先生题写的“金陵第一园”匾额,两边门柱上,有一对楹联,以“瞻园”藏头:瞻颂双春,万户同辉新气象;园呈四美,千秋共赋大文章。瞻园门口挂了两块牌子,其一:南京博物院总馆;其二: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瞻园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在明代被称为“南都第一园”。瞻园是唯一开放的明代王府,也是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

进入瞻园,一直向北,可见“太平天国历史陈列”匾额,为郭沫若题写。太平天国历史陈列馆,是中国唯一的太平天国专史博物馆。

园内绿树成行,在东西两侧,各有数门古炮。

走进太平天国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洪秀全半身雕像。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曾用名火秀,后改为洪秀全 ,广东花县(今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官禄村人。

1836年,洪秀全开始宣传他所理解的基督教教义,创立了“拜上帝教”(也称拜上帝会)。咸丰元年(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号天王。咸丰三年(1853年),定都江宁(今南京),改称天京。同治三年(1864年),洪秀全在天京病逝,享年51岁。随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封建统治的腐败,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对起义一呼即应。从“拜上帝会”到金田起义,到1851年成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再到洪秀全病逝,1864年太平天国灭亡。太平天国14年兴衰的历史瞬间,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教训与思考。

走出博物馆,来到瞻园园中,园中的布局精致,让人叹为观止。

江宁布政使司署牌坊,后面就是光明楼。

瞻园,典雅精致,有明清特色的古建筑群,闻名遐迩的北宋太湖石,陡峭峻拔的假山,清幽素雅的楼榭亭台,景点紧凑移步移景,让人回味无穷。

走进园子,几棵红枫在阳光下,红叶遮天,红红火火。

初夏时节,园中绿树环绕,芳草如茵。

经过整修后的园内,焕然一新。

来到瞻园,在惊叹园内精美建筑与布局的同时,不能不提到刘敦桢先生。自1958年起,刘敦桢(字士能)教授受南京市政府委托,承担起瞻园整建工作。他在考证历史遗存,调研现状后,本着尊重原创,保存原布局特征的前提下,妥善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完成了瞻园的整修,并由叶菊华撰写了《刘敦桢·瞻园》,系统地总结了士能先生整建瞻园全过程,为今后瞻园的保护和修缮提供了系统详实的史料及技术依据。

穿行于廊檐与庭院之中,体会江南园林独特魅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