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伍子胥的政治才华:建造阖闾城,推行民本主义德政

 知历史工作室 2020-05-28

吴王阖闾继位以后,带领吴国走向了一个新的纪元。这一时期,处于中国大陆版图上的各诸侯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吴王阖闾继位以后,在他上位过程中出力最大的伍子胥,自然就成为了阖闾的头号重臣。而伍子胥也确实没有辜负阖闾的厚望,他上任以后,完全展示了他的政治才华。如果说寿梦时期的巫臣给吴国带来了发展所必需的技术、人才和野心,让吴国具备了强大的条件,那么伍子胥则给吴国带来了谋略,甚至是更加重要的身体力行。

阖闾的头号重臣

伍子胥在吴国的官位是“行人”,这个官位在中原各国是“外交官”的意思,但伍子胥这个“行人”却与其他国家的“行人”不同,他在吴国完全扮演着“文臣武将第一人”的角色。

伍子胥所做的第一件大事是建造“阖闾城”。城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期的标志之一,在春秋时期,都城既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中心,又是政治中心,所以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与都城的规模、结构有着极大的关系。

首先,城越大,可以容纳的人口就越多,需知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在当时最根本的决定因素都是人口问题。因为在冷兵器时代,拥有基数越大的人口,才可能拥有越强盛的军队;在农耕文化时期,劳动力的主要构成是人,拥有越多的人口,才会有越发达的经济。

其次,春秋时期的战争都是围绕城或关卡开展的,在当时,还没有边境布防的意识。作为政治中心的都城,城池越坚固,所能抵御的部队就越多,这样一个坚固而强大的都城是保护政治核心的根本。

第三,春秋时期守卫都城的军队都驻扎在城里,城池的规模越大,所能驻扎的军队就越多。这样打防守战的时候才能越有优势。第四,春秋时期的交通运输不便利,粮食、草料等基本军需物品如果从其他城市或地区往中央调度,速度很慢,而且效率很低。都城的规模越大,围绕着都城的城郭就越大,城郭往往是种植作物的地方。这样一到战时,都城的军队得到的补给就越多,所能坚持的时间就更长。

伍子胥建造“阖闾城”

总之,在春秋时期,拥有一座大规模、防御坚固的都城是一个强国的标志。无论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还是为日后争霸中原做面子工程,以前吴王僚的都城规模都已经不够用了,于是伍子胥亲自主理,以吴王阖闾的名字命名,建造“阖闾城”。

建造阖闾城,应该算是伍子胥的首件丰功伟绩,除此之外,伍子胥作为吴国第一重臣,当然要负担起管理政治、确立治国制度的工作。然而关于伍子胥治国的策略,在传统的典籍当中记载并不十分详细,往往是只言片语,更多的描述则侧重于其在战争中运筹帷幄的表现。但在1983年湖北省江陵247号汉墓出土的一批西汉竹简中,发现了一部兵书,叫做《盖庐》。这部书中出现了大量吴王阖闾与伍子胥的对话,这其中反映出了伍子胥当时带领吴国走向霸业的治国思想和军事策略。

伍子胥推行德政

伍子胥在治理国家,推动国家经济进步的决策上,最成功的一条便是“民本主义”。在春秋时期,社会等级的观念根深蒂固,在贵族阶层的眼中,老百姓是为他们服务的。老百姓帮他们干活,提供赋税,满足他们的物质享受;帮他们打仗,替他们开疆拓土,并且守卫他们的安全;老百姓甚至作为贵族们的附属品可以赐予下级,就如同贵族们的私有物品。伍子胥打破了这种传统上的概念,他认为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在于贵族们的生活是否安乐,而在于百姓的生活如何。伍子胥的民本思想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主要包含了三个大的部分:推行德政、遵循天道、保民无饥。

伍子胥推行德政的主要方法是把老百姓当中破坏社会安定的以及镇压民众的人挑出来,让其他的百姓安于劳作。对于那些富贵不仁、不孝不敬、不慈不爱、欺行霸市、不服管教、不和邻里、贪赃枉法、不事耕作的人用法律的力量从群众中铲除掉;对于安分守己的百姓要给他们公正的待遇,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生产劳作,积蓄财粮。伍子胥还要求吴王和卿大夫们遵循天道,并提出如果王和卿大夫们都能遵循天道,那国家便不会有疾病,不会有盗贼,不会有暴乱,连妖孽也不敢出来,周边的蛮夷都会来归附,国家自然会长治久安。并且说明兵是天的刑罚,粮是地的恩德,所以顺应天时,遵循地德就可以兵粮充足,霸业可待。

第三,伍子胥对老百姓口粮的重要性认识得十分透彻,所以他一再强调不能让老百姓挨饿,碰到天灾的时候要动用国家的一切力量帮助老百姓填饱肚子。这种思想和老子、孔子的思想有很多切合的地方。如果这本《盖庐》确为伍子胥所作,或是在伍子胥执政时被史官所记载,那伍子胥除了是著名的军事家和治国良臣外,还应该算做是思想家和哲学家。

总结

虽然伍子胥的民本思想相较后代还显得很稚嫩,并且从后来吴国的发展轨迹中可以看出,吴国最终还是抛弃了民本,走上了一条军国主义的道路,但拥有这样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思想在春秋时期是很难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