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最难读”的一首诗,4个典故,1100多年了也没有人完全读懂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0-05-29

如果评选唐朝最难读懂的一首诗,你会投那首诗一票呢?

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投给李商隐的《锦瑟》。

自北宋刘攽起,宋代的苏轼、金代的元好问,再到近代的梁启超先生,当代的大学者钱钟书和叶嘉莹先生,可谓是不绝如缕。并且这些大家谈及此诗时都十分慎重,不妄下断言。

“一篇锦瑟解人难”,《锦瑟》写于唐大中二年戊辰(848年), 距今有1100多年了,关于此诗的主旨至少有16种说法,甚至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此诗无解。

为何《锦瑟》如此晦涩难懂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庄生晓梦迷蝴蝶”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梦醒后,迷惘“周之梦为蝴蝶?蝴蝶之梦为周”?何为“齐物”,人与物之间的差别被消除,物我不分,物我两忘。

“望帝春心托杜鹃”出自《蜀本纪》,蜀国的皇帝杜宇,号曰望帝,禅位退隐。后国家灭亡,杜宇死后的魂魄化为杜鹃夜夜哀鸣吐血,何其苍凉。


“沧海月明珠有泪”典出《博物志》。南海有鲛人,不废绩织,眼泣能出珠。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有一句“泪痕红浥鲛绡透”,其中的“鲛绡”便是鲛人所织。鲛人流出的泪水则化为鲛珠。

戴叔伦有“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之句,李玉山可谓是直接化用。

这首诗难以读懂,就在于这四个典故所构筑的意境,庄周梦蝶之无限迷惘,杜鹃啼血之忧愤凄凉,鲛珠泣泪和良玉生烟之朦胧缥缈,使得整首诗都被笼罩与一种朦胧感伤的意境,诗句与诗句之间似乎是断裂的或是跳跃的,让我们不知所云。


这首诗的意象颇多:锦瑟、晓梦、蝴蝶、杜鹃、沧海、明月、鲛珠、玉生烟、暖日。这些意象之间的流动是以意识为线索,类似西方的意识流写作手法,表现的是一种朦胧的意识流程, 是纠缠不清的思绪。

全诗以“锦瑟”起兴,引起追忆之情。“思华年”思的是青春年华?亦或是那美好年华中曾与我共度的亡妻?亦或是没有陷入牛李党争前尚村的光明仕途?


“晓梦”隐喻着美好而又短暂的梦境,是沿着“思华年”的意识而展开,再由梦境延展到“庄周梦蝶”,而“迷蝴蝶”似乎又流露出人生如梦的缥缈朦胧和无限迷惘。而由物我不分的庄周似乎也能联想到“物化”为杜鹃的望帝,为亡国而抑郁泣血。借悲怨愤慨的杜鹃来抒发自身的不幸遭遇。

这一联,李义山写梦境,写怨禽,所要抒写的似乎的是人生如梦的迷惘和内心意识世界的幽怨愤慨。


接着,颈联延续颔联的迷惘和晦涩朦胧,也或许李义山不想展现自己真正的内心意识世界吧,在颔联饱含神话、神秘的意境下又蒙上了一层面纱,使得全诗的意境更加“剪不断、理还乱”,朦胧感伤的意境全出。

“南海的鲛人对着海上的一轮圆月吐出珍珠,蓝田玉在暖日的照耀下显得珠光宝气、散发着朦胧而又缥缈的轻烟。”如此梦幻而又绝美的意境,应该只能在神话或是梦境中出现吧?


以锦瑟起笔,引出一个“思”字,就奠定了一种迷惘感伤的情绪, 笼罩着朦胧美的迷人光晕。再到梦蝶,杜鹃啼血,到沧海月明,到蓝田日暖、良玉生烟,意境可谓是非常跳跃,似乎一张面纱后还隔着重重的迷雾与面纱,朦胧至极,烟雾缥缈。


“庄周梦蝶”的原文不过是借以阐发万物原无差别的齐物,而李义山却抛开原典借以阐发的哲学思想,由原典生发的人生如梦引入一层浓重的迷惘感伤的情思。

《博物志》原文所说的“珠有泪”是指报恩,但李商隐写这些诗句,我们无从得知其是否是引用原典原意,还是借以生发其他的意思。这种对典故的二次创作是李商隐诗歌独特魅力。

一般认为李商隐不用原典的事理,而着眼于原典所传达或所喻示的情思韵味,而这种运用,使得诗意丰富的同时也产生了朦胧晦涩的气氛。


关于本诗的主旨,说法颇多,据考证至少有十六种说法,比较主流的有:悼亡说,自伤说。

李商隐的诗中写道:装饰华美的古瑟有五十弦,而当时的瑟其实只有二十五弦,故很多人以为这里隐喻着“断弦”。


并且最后一句写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曾经拥有的时候心中一片迷惘。这句诗里面的“情”被认为是爱情,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很等的深情,那现在追忆曾经的美好时光,该是很等的感伤。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在李商隐和王氏之间,可如今却只能如鲛珠泣泪般凄美,如良玉生烟般幻灭。


自伤说则是基于李商隐坎坷的遭遇:感士不遇,感身世悲凉,感孤苦伶仃。“雨中黄叶下,灯下白头人。”李商隐晚年是非常落魄潦倒的,生命已近薄暮,如黄叶般枯萎凋落。

李商隐的人生中必须提及的一笔就是陷入“牛李党争”,且他少年丧父,中年丧妻,仕途又一直不顺他的一生都是比较凄苦的。单亲家庭长大的李商隐一直是含蓄,所以这对他朦胧凄美的诗风是有一定影响的,亦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一说法与四个典故都是比较契合的,遭遇不幸,凄美浪漫如李玉山,希望人生不过大梦一场,故而有了庄生梦蝶,醒来后他还是那个一无所有、孤独落寞的李玉山,自然内心忧愤无处排解。再借用朦胧晦涩的笔法,化为望帝杜宇来啼血,如神话中泣泪的鲛人,蓝田玉升腾而化的飞烟。


梁启超先生认为:“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梁启超认为《锦瑟》是纯美的,是不带任何功利性的作品。这个观点类似近现代对诗歌艺术的追求,追求的是纯粹的诗歌美学。我个人以为特别是颔联最能体现梁启超先生

诸位以为唐朝“最难读”的一首诗是那一首呢?

李商隐的《锦瑟》写的是什么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