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忧杂货店》环形诠释爱与救赎,“鸡汤”本土化实力吊打《深夜食堂》

 影视口碑榜 2020-05-29

作为东野圭吾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出格之作”,《解忧杂货店》的环形结构和奇幻主义风格,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相较于《嫌疑人x的献身》,情节性稍弱的《解忧杂货店》更难进行影视化改编。

但影片却无疑带给了我们一个惊喜,而其中最让人为之惊艳的,就是巧妙的环形结构编排了。

从影片开始时的戏剧化争斗到最后的温情式收尾;看似毫无干系却一直冥冥中相互联结的“彩虹之家”与“无名杂货店”;三个看似无关却有着若隐若现的交融点的故事;以及误闯进杂货铺为人解忧、终解己忧,冲破迷途得以重生的年轻人……

影片如同抽丝剥茧、环环相扣,巧妙利用色彩与灯光的变换,在一间小小的杂货店中串联起长达二十年的奇幻信件,也诠释每一个故事背后的爱与救赎。

相比讲好影片中的每一个故事,如何让观众接受这个早已不常为人所使用的、充满奇幻色彩的信件,而不改动信件作为两个年代汇合点的精髓作用,显然更具难度。而这也就更为考验对剧本的打磨以及本土化程度。

所以,相比于日版,中国版的《解忧杂货铺》巧妙运用了许多小元素:假冒香港富商的欺诈者、北京胡同内的穷酸诗人、《新白娘子传奇》的热播以及随处可见的大梁自行车。

它们都在传递着只属于那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也总有一个,可以把你带回那个90年代的中国,也让你于潜移默化间,开始期待那一封封来自20年前的信件。

除了细腻的文化符号,影片中解忧人式“鸡汤”同样让人另眼相看。相比于《深夜食堂》每个故事后的生硬解说,《解忧杂货店》更希望做好一个讲故事的人。正因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故事想告诉观众什么,与观众理解的,或者说想要理解的通常是两个概念。

一直等到电影即将结尾,影片才借“无名”老人之口,告诉我们:其实每一个纠结做选择的人心里早就已经有了答案,咨询只是想得到内心所倾向的选择,最终的所谓命运,还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也把这间充满奇幻色彩的、似乎遥不可及的杂货店拉进了每个人的心中。

或许每一个奔跑在路上的你我,都如同一张白纸,却尚可在其上自由勾勒属于自己的人生地图,而解忧杂货店可以解忧,是因为你本身未曾迷茫。

近期精品文章

楚乔传军师联盟夏至未至国产剧

灵魂摆渡深夜食堂白鹿原欢乐颂

妈妈是超人摔跤吧神奇女侠柯蓝


做最不一样的娱乐自媒体!

聚焦电影、电视、综艺口碑,

关于我们

影视口碑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