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甲乙经中处方用穴特点

 茂林之家 2020-05-29

《针灸甲乙经》(下面简称《甲乙经》)汇集了晋以前针灸医家的丰富的临床经验,探索其用穴特点,挖掘其中的规律,将会对临床用穴有一定的指导价值。笔者在系统整理研究《甲乙经》的基础上,将其处方用穴特点简要归纳如下。

 1 多为单穴处方
  单穴处方,即一张处方只有1个腧穴。数据统计表明,《甲乙经》中1045个处方中有873个单穴处方,占83.5%,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精炼是古人用穴的一个特色,纵观古代针灸文献,元代以前均以单穴处方为主,如《脉经》、《医心方》、《肘后方》、《小品方》等,元以后虽然配穴处方发展起来,但也很少见大处方,如《针灸摘英集》中配穴处方主要由2~3穴组成,《痈疽神秘灸经》一般亦只取1个腧穴。分析其原因应综合以下几点:
  首先,最初古人发现腧穴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只能是一对一的关系,即某穴能够治疗某病,配穴治疗则是在此基础上及随着腧穴理论、经络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
  其次,针灸处方配穴理论的不完善。有关研究表明,春秋至东汉是针灸处方及配穴理论的萌芽和形成时期,晋至宋金是针灸处方的积累时期,直到金元时期,针灸配穴理论才得到长足的发展,推动了元以后配穴处方的发展和成熟。
  最后,单穴处方的存在也是由疗效决定的。从有文献记载的古代医家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古人认为针灸一两处,只要选穴正确,施治得法,即足以治疗疾病,并不主张多取穴。如华佗治病即主张疏针简灸,"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七、八壮,病亦应瘥;若当针,亦不过一、二处(《魏志》)",明代李榳在《医学入门》中曰:"百病一针为率,多则四针,满身针者可恶"。单穴处方仍能有较好的疗效与当时重视辨证选穴、辨证分类极为细致(详见第5点"重视辨证选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细致的辨证分类结合适当的刺灸方法、刺灸量,为较少的选穴甚至选用单穴治疗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保证了临床疗效。
  现代也有很多单穴治疗的临床报道,如张氏针灸单穴治疗遗尿症,方氏的腰扭伤单穴应用规律临床研究等。虽然临床不需要都提倡用单穴处方,毕竟单穴处方只是针灸处方发展过程中某阶段的特点,但从中可以看出,临床取穴并非是越多越好,只要合理配穴、施治得法,可以以较少的选穴取得很好的疗效。现代如承淡安先生也不主张取穴太多,他认为:取穴多会加重局部损伤,引起机体疲劳,使针灸疗效降低。另外从现代神经生理学角度看,多种刺激达到中枢所产生的综合作用,其结果可互相抵消,或彼此增强而产生另外的后果。

 2 局部取穴、循经选穴为主
  由于《甲乙经》中多为单穴处方,而单穴处方不存在组方配穴的思路和原则,因此要探索古人治疗用穴的内在规律和思路,首先要分析其临证选穴的特点。
  经研究发现,《甲乙经》中的用穴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局部取穴、循经选穴占主要地位。局部取穴即主病在哪个部位便在该处或其附近取穴治疗,可以循经,也可以不循经,关键是在病变部位局部或附近。循经取穴包括循本经和循表里经取穴,即主病在哪条经脉或哪个脏腑便取该经脉或该脏腑所属经脉或其相表里的经脉的腧穴进行治疗。循经取穴包括远部取穴和局部取穴,这里主要是指循经远取。
  如《卷十二第十》记述50条"妇人杂病"的针灸治疗条文,其中有25条取少腹部或臀骶部腧穴,如水道、归来、曲泉、带脉、次髎、会阴等,在妇人病变部位附近,为局部取穴,其所属经脉有任脉、胃经、胆经、膀胱经及肾经,其余25条中绝大部分为小腿或足部的腧穴,如中封、蠡沟、行间、然谷、照海等,为远部取穴,且多为肝经、肾经的特定穴,因"肝经循行过阴器""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殖",肝、肾都与女子生殖有关,属于取相关脏腑所属经脉的腧穴,所以这里的远部取穴可以归属为循经取穴。又如《卷九第十一》记述41条"疝遗溺癃"等病的针灸治疗条文,其中有16条取少腹部腧穴,在病变部位附近,主要是任脉和胃经腧穴;循经取穴的条文有18条,取小腿或足部的腧穴,分别为肝经、肾经、膀胱经等与疝、遗溺、癃等疾病相关脏腑所属经脉的腧穴。说明穴位可以治疗局部病、本经穴可以治疗本经及表里经疾病、本脏腑所属经脉的腧穴可以治疗本脏腑疾病的治疗规律,古人早已发现并运用了。局部取穴是基于腧穴的近治作用,这一作用是最易显现的。在针灸疗法产生的早期,大量使用局部穴位,符合针灸治病经验积累、发展的规律。所以,越是早期的医著,其针灸治疗越是多用局部腧穴。循经取穴则是伴随着经络学说的产生而产生的,现代普遍认为经络学说的形成,与腧穴疗效的总结是分不开的。古人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发现人体体表某些脉动变化可以诊断疾病。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又进一步发现手足腕踝部的脉不仅可以诊断局部病变,而且可以诊断远处部位的病变。例如古人发现手腕部的脉、穴(相当于合谷、阳溪之间)可以诊断并主治"齿痛、面肿"等症,而面颊部有一脉动处(相当于大迎穴)也可以诊断并主治同样的病症,这样,古人在发现了可以循经取穴(远取)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的同时也建立了经络的上下脉的标本联系。在《足臂十一脉灸经》中,对每一经脉叙述了"循行""其病",然后曰:"诸病此物者,皆灸……脉",即病在哪条经脉便灸哪条经脉,这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循经取穴的例证。又如《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无积者,刺然谷之前出血……",这是循经远取本经五输穴以治疗本经病的明显例证。

3 大量选用特定穴
  《甲乙经》中大量使用了特定穴,笔者在整理统计过程中曾总结出111个《甲乙经》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主要穴位,其中特定穴93个,占83.8%,特定穴在高频穴中占绝大多数,说明其在临床处方中的作用是肯定的。其中,穴总频次中所占比率最高的五输穴(363条)除了用于治疗局部病,还多用于治疗远端本经病,其治疗范围较为广泛。13条应用下合穴治疗的条文多用于治疗相应六腑的病症,如《卷九第七》"大肠有热,肠鸣腹满,侠脐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巨虚上廉主之",大肠经的下合穴上巨虚主要治疗大肠经的疾病。31条使用背俞穴治疗的条文主要用于治疗所属脏腑及相关器官的疾病。如《卷八第一》下"肺气热,呼吸不得卧,咳上气呕沫,喘,气相追逐,胸满胁膺急,息难,振栗,脉鼓,气膈,胸中有热,支满不嗜食,汗不出,腰脊痛,肺俞主之"。如《素问》所曰:"治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60条使用原穴的条文主要治疗本经及表里经所在脏腑的病症,如《卷九第三》"咳逆烦闷不得卧,胸中满,喘不得息,背痛,太渊主之",《卷七第一下》"目视不明,振寒目翳,瞳子不见,腰两胁痛,脚埈转筋,丘墟主之",配穴则多与五输穴相配,如《卷九第二》"厥心痛,暴泄,腹胀满,心痛尤甚者,胃心痛也,取大都、太白"、"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者,肝心痛也,取行间、太溪"。60条使用募穴治疗的条文主要用于治疗胸腹部疾病。35条使用郄穴的条文主要治疗血证、痛证、痹证、癫痫、狂证等急性病证,特点明显,如《卷九第二》"心痛,衄哕呕血,惊恐畏人,神气不足,郄门主之"。
  《内经》是现存最早记载腧穴及其理论的医学典籍,书中详细记载了五输穴、原穴、下合穴、络穴等(即属于现代的特定穴范畴)及头颈部的一些腧穴的部位、名称、作用,如《灵枢・本输》"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灵枢・邪气藏腑病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灵枢・官针》"病在五藏固居者,取以锋针,泻于井荥分输,取以四时"等等。说明古人较早发现了肘膝以下及头颈部的腧穴,认识了其治疗作用,并形成一定的腧穴理论。又由于其特殊的治疗作用,在腧穴理论的指导下,使这些特定穴能够广泛、频繁地应用于临床。另外,这些产生较早的具有特殊治疗意义的施治部位多为四肢及头颈处诊脉部位,与经脉概念的形成、经脉理论的产生直接相关,以经络循行联系说明腧穴主治作用是最早的腧穴理论形式。这一理论反过来指导临床,便有了循经远取特定穴的治疗方法。
  另外,可以明显看出,《甲乙经》中针灸处方的选穴中,突出反映了肘膝以下特别是腕踝部腧穴的重要性。由于《内经》中大量使用经脉名,曾有人专门对此进行研究,认为虽然用的是经脉名,但其实不是经脉,而仍旧代指穴位(所以有"经脉穴"的说法),而且这十二"经脉穴"的位置都在腕踝以下,多与相应的脉口部位相当。以前对于这一结论总是心存疑问,认为《内经》中大部分都是取经脉穴治疗,按照这样的分析、逻辑推理下去,岂不是整本书所记述的病症大部分都是取腕踝相应脉口部位的腧穴治疗了,认为不太可能,如今通过对《甲乙经》中配穴处方的细致分析,其肘膝以下腧穴使用频率之高,也从一个方面证实了早期医著中的经脉穴是由腕踝部相应脉口演变而来的结论。

4 特定配穴组合
  在《甲乙经》中,8条"……上星主之"之后均有"先取噫嘻,后取天牖、风池";共2条次髎所主症,1条"次髎主之"后有"先取缺盆,后取尾骶与八髎";共3条申脉所主症,1条"申脉主之"后有"先取阴跷,后取京骨、头上五行";共8条照海所主症,2条"照海主之"后有"泻左阴跷,取足左右少阴俞,先刺阴跷,后刺少阴,气在横骨上"。在《甲乙经》中,上星、次髎、申脉、照海均有具体部位和刺法,应是具体腧穴名称而非一组腧穴的代称。这4组配穴,《内经》中未见,应出自《明堂》,然而《千金要方》引录《甲乙经》的内容中均无"先取……"。仅列:"……主之"。《外台秘要》中上星、次髎两穴同《甲乙经》,而照海、申脉后均无"先取……"的字样。两书都引录《甲乙经》的内容,却有不同的取舍,究其原因,大致不外两种:一是由于成书时参照的版本不同,《外台秘要》是直录《甲乙经》,尽出自唐以前旧本,《千金要方》则是录自《甲乙经》和其他《黄帝明堂经》传本;二是记述方式不同,《千金要方》是以"腧穴主对"的形式记述的,因此摘录《甲乙经》内容时只取到"……主之"省略了后面的内容,如《甲乙经》中"癫疾互引,口埚喘悸者,大迎主之,及取阳明、太阴,候手足变血而止"一文分别散在《千金要方》口病、癫疾等病中,且只取"大迎"一穴,而未提及"及取阳明、太阴……"的内容。
  这4组配穴的用穴多为普通腧穴而不是特定穴,组配方式及配穴部位也没有特别的规律可寻,检索现代的针灸文献未发现使用这4组配穴或对其进行理论阐释的报道,但发现有特别报道风池、八髎等穴作用的文献,对其主治规律及特异性进行了一些探索:"风池属足少阳胆经,又为手足少阳、阳跷、阳维脉交会穴……,主治病证颇广,如寒热病,头痛,眼、耳、鼻病,神经衰弱……","八髎穴是上、次、中、下髎四对腧穴的简称……,八髎穴联系颇广,与之所络之经和所平之穴可能有内在联系,故治证颇多,而疗效亦颇特异……"。其实用穴与用药道理相通,如同"对药"的使用可以提高疗效一样,这4组较为固定配合使用的腧穴相互之间应有开合相济、动静相随、升降相承的关系,但其临床价值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此外,在《甲乙经》中还有一些不止一次出现的配穴组合如太溪与冲阳,鱼际与尺泽,鱼际与太白等,原文为《卷七第四》"痓,先取太溪,后取太仓之原主之";《卷十一第四》"霍乱,泄出不自知,先取太溪,后取太仓之原";《卷八第一》下"唾血,时寒时热,泻鱼际,补尺泽";《卷十一第七》"凡唾血,泻鱼际,补尺泽"等,均先后有序,或泻或补。

5 强调辨证选穴
  《甲乙经》中以病统穴,虽然没有明确说明辨证理论,但每一种病证的辨证治疗分类极为细致。从《卷七》到《卷十二》在介绍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症的针灸治疗方法时,既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及各种意外伤、虫兽伤等病因同脏腑经络相联属方面对疾病进行了宏观分类,如《卷七》"太阳中风感于寒湿发第四"、《卷九》"足厥阴脉动喜怒不时发颓疝遗溺窿第十一"、《卷十一》"动作失度内外伤发崩中瘀血呕血唾血第七",又详细说明了每一疾病不同兼证的临床特点、病因病机、发展转归、刺灸方法、刺灸量、刺灸禁忌、还对外症相似而感邪不同或邪伤部位不同的病变在选穴、施针、用灸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同一病症在不同季节、不同时辰的不同刺灸法、刺灸量,作了要言不繁的介绍。如《卷七第一中》以"伤寒热病"为主症的33种不同临床表现根据兼症不同、发生疾病的前提、病程长短不同、病情轻重不同分别选取不同的腧穴治疗;《卷九第七》以"腹胀满肠中鸣短气"为主症分为46种不同临床表现并分别选取不同的腧穴治疗等。这些都是古人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但其记述时纯粹以病统穴,没有将辨证理论系统提炼并表述出来,而这也是有待于努力探讨的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