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偶书馆》第4期:钓钱术

 木偶漫画 2020-05-29

要说这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古往今来,民间口口相传的奇人、奇物、奇事,可谓是层出不穷。

这里边儿,可不止大伙儿所熟知的什么茅山术、蛊术,民间野路子也是数不胜数。

像什么厌胜术、咒术、五鬼运财术、七星续命术、钉头七箭术、纸人术,等等等等。

这些法术呢,流传下来大多用来害人,比如像咱木偶漫画里不管是《诡实录》《诡案实录》还是《阎老九》《惊奇手札》大都出现过。

不过呢,这些东西追溯到源头,其实最开始并不是说就是为了害人,比如说咒术,老祖宗起初用咒术是拿来消灾祈福的;还有什么七星续命术,那是人家武侯诸葛亮用来续命继续为蜀汉效力的,只不过传到后世,被一些心术不正之人用邪了。

今儿呢,判官笔给大伙儿讲这么一个故事,这里边有个法术,咱们姑且叫它“钓钱术”。

大伙儿听这名儿该纳闷了,听过钓鱼钓王八的,没听过钓钱的是吧?甭着急,一会儿讲完再跟大伙儿聊这里边儿的道道儿。

这个故事发生在大宋朝应天府一带的一个小县城,大宋朝大伙儿也知道,这可是个富得流油的朝代。

话说有这么一天,就在这个小县城里,一大早,县里钱庄刘掌柜的铺子乱哄哄的,门口围了一大堆人,捕快衙役也都到场了。

原来啊,就在今儿一大早,刘掌柜开张清点账目,发现少了二百两银票。

这要说丢个几钱银子,开钱庄的掌柜可能不在乎,那二百两可不是什么小数目了,也是立马报了官。

捕快们来了刘掌柜的铺子勘察半天也纳闷儿了啊。

要说古代偷窃,要么是溜门撬锁扒窗户,要么是飞檐走壁,偷完之后呢或多或少都得留下点踪迹。

可不管是门锁被撬开,还是是窗户被扒开,或者说屋顶的砖瓦被翻动飞贼从屋顶跳下来,总该得有点痕迹,最不济院墙上总该得有个脚印吧?

而刘掌柜钱庄这个案子不一样了,门窗完好砖瓦如初,可谓是一点痕迹都没有,这些捕快勘察半天要不是看了账本丢了银票,都怀疑这刘掌柜是监守自盗贼喊捉贼了。

为啥说丢了银票不可能自个儿偷?您想啊,这刘掌柜是钱庄,自个儿偷自个儿银票找自个儿兑,那不是拿自个儿寻开心吗?

话说回来,这个刘掌柜可是个财迷,这些年来开了钱庄,为了防止钱丢失被偷,连家丁都信不过一家人就住在钱庄后院的屋里。

就这么着,捕快们前前后后里里外外仔仔细细的查了一遍查不出个所以然来,也只好先把这案子报备留着慢慢查。

可从这儿开始几天下来,县里可没消停,县里各个商户接连丢钱,丢的也不是什么铜板白银,全部都是银票。

捕快们上门挨个儿查,和刘掌柜钱庄一模一样,现场什么痕迹都没留下。

一时间,城中人心惶惶,大伙儿都是捂紧了钱包生怕被偷了,甚至有人传言,说县城里闹了鬼,是鬼偷了银票,要不然怎么没个踪迹呢。

这贼再聪明也不可能说作案多起不留一丝痕迹对吧?县里的捕快也是到了晚上轮流巡街,免得有人家再丢钱。

话这么说,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过了大概三四天,刘掌柜的钱庄又出事了。

这天半夜,刘掌柜起夜,因为这两天出了这等事,他也有点放心不下,拎着灯笼解了个手打算去铺子里看看。

可刚从后院来到当铺后门,只听得铺子里传来轻微“沙沙”的声响。

声音很小,像是什么东西擦着地面走。

“难道真有鬼?”刘掌柜吓坏了,可他可是个财迷,即便是鬼偷他钱逼急了也得挠上它两下。

这不,刘掌柜趴在门口撩开帘子往铺子里看去,哪有什么人影。

可人影没看到,铺子里的地上依旧传来“沙沙”的声响。

刘掌柜发憷了,不过想想也可能是闹耗子,拎着灯笼就进去了,生怕耗子再咬坏了什么东西。

从这儿咱就可以看出来刘掌柜这财迷对吧,为了钱可还真就不管他是人是鬼是耗子了。

这不,进了铺子点燃蜡烛瞧了瞧,只见屋里的东西都完好无损,他这也就放心了,准备吹蜡烛回屋睡觉。

可正在此时,他听到脚下还传来着“沙沙”的声响。

刘掌柜吓了一跳低头看去,只见一张一百两的银票正贴着地面自个儿往门口挪,银票摩擦着地上的土粒,发出着“沙沙”的声响。

一时间,刘掌柜只觉得头皮发麻,这银票,怎么它就能自个儿走了?难不成上次丢失的银票就是这么没的?

刘掌柜愣了愣神,只见银票已经挪到了门口,眼瞅着就顺着门缝出去了。

他怕归怕,可要说让钱这么没了可不成,于是衣服也没多穿,打开门跟在了银票后边儿,看看这银票最后会自己“走”哪儿去,只要跟着上去,一准能知道贼是谁。

到时候前两天丢了的银票不就回来了?不过现在看来,贼恐怕不是活人,八成是个鬼,人哪能让钱自个儿跟长腿了似的往出走?

要说人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开始胡思乱想了,他也发憷啊,生怕这银票最终真的自个儿跑坟地去,您说真要这样,这大晚上的是挖坟找钱还是怎么着?

就这么着,银票自个儿在地上往前“走”,刘掌柜不远不近的跟在后面,这速度简直快赶上乌龟了。

大概一个时辰,刘掌柜跟到了附近一个小胡同里。

刘掌柜趴在胡同口往里面瞧,借着月光,只见胡同路边上蹲着个人,眼瞅着银票自个儿“爬”他跟前儿。

刘掌柜也是急了,不知道这家伙是人是鬼,这要是鬼今儿再把我活吃喽。

可怕归怕,就算是鬼,前前后后偷了他三百两,这时候刘掌柜也敢拼命。

胡同里,只见那家伙拿起银票放进口袋,远远朝着胡同外走来。

刘掌柜就这么守在胡同口守着,腿都打哆嗦了,待那人出了胡同,他突然冲上去一把将他抱住。

这一抱,刘掌柜明白了,这家伙能抱住是吧,腿也是热乎的,哪能是鬼?分明是个活生生的人。

知道是个人,刘掌柜也不怕了,赶紧扯着嗓子就喊:“来人呐,抓贼啊!”

这一下,刘掌柜任凭这贼人怎么打踹死活不松手,愣是拖着等到附近巡夜的捕快听到动静赶了过来。

两个捕快上前,当场将这个贼人摁在地上就给拷走了。

第二天,衙门通知这几天丢了钱的商户去衙门录口供。大伙儿也都觉得,这贼人怕是江湖上数一数二的江洋大盗,只不过今儿在这小县城翻船了。

但别人不知道,刘掌柜可是亲眼看着了这钱是怎么丢的。

他昨儿一晚上没睡,实在想不通这人怎么它就能让钱自个儿跑出去,要不是他亲眼所见,打死他都不相信。

难不成这贼人会法术?也不应该啊?既然是会法术,必然不是凡人,怎会让区区两个捕快就这么押到衙门。

可要说他是凡人,凡人又如何能会这等匪夷所思的法术?怎么他就能跟钓鱼似的把银票大老远钓出来?

百思不得其解,来到衙门公堂审讯之下,刘掌柜可就彻底明白了。

原来啊,这贼人不是什么仙人高人,用的法子也不是什么仙术法术,乃是一种名叫“青蚨还钱术”的手段。

青蚨还钱术怎么回事呢?传说有这么一种叫做青蚨的昆虫,取母子青蚨,将两者血液分别涂在两张钱币上,自个儿留其中一张,白天把另一个花出去,到了晚上在花钱的附近蹲守,花出去的钱就能自个儿回来。

听到这儿,刘掌柜在仔细瞧这贼人,正是这几天先后两次拿着百两银票去他钱庄兑银子的一个外地人。

这一下,刘掌柜才恍然大悟,也是彻底服气儿,甚至说这钱丢的可是一点都不冤。

谁都想不到,世间竟有这等异物!

故事讲到这儿,大伙儿可能也纳闷儿了,古代真有青蚨这玩意儿?

那还真不好说,青蚨还钱,汉朝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中确实有记载:

“青蚨一名鱼伯,或曰蒲,以其子母各等,置瓮中,埋东行阴垣下,三日后开之,即相从。以母血涂八十一钱,亦以子血涂八十一钱,以其钱更互市,置子用母,置母用子,钱皆自还”。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前文所说,取母青蚨与子青蚨血分别涂在钱币上,把其中一张钱币花出去,自个儿留下另一张,花出去的钱就会飞回来。

要说真有这东西吗?这《淮南子》里记载的到底是空穴来风还是确有其事?说不好。

古往今来关于青蚨还钱的民间故事不少,除了《淮南子》,《鬼谷子》《异物志》《本草纲目》《搜神记》里边儿也都对青蚨有所提及。

到了后世,青蚨基本已经成了金钱的象征,甚至古代的文人墨客将青蚨作为钱的代称。

比如说:“襄里无青蚨,箧中有黄绢”、“酒待青蚨尽,诗随败叶删”……

甚至咱北京城的百年老店,中华老字号瑞蚨祥的“蚨”,便是取自青蚨的“蚨”,讨个吉利,瑞蚨祥——瑞气祥云、财源广进,咱老祖宗给买卖行当起名还是很有讲究的对吧?

不管有没有,就算真有,您各位想想,这玩意儿这么神,还不得让古人全都抓了“钓钱”去?哪能留到咱们这会儿对吧?

所以说,无所谓有没有,古人所传,虽不敢说实打实的存在,但必然不是空穴来风,至于有没有这么奇,那就不得而知了。

好,本期的《木偶书馆》就先到这儿,咱们,下期再见!

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