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四家指中国画史上的南宋院体山川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合称,亦称“南宋四大家”,亦有“李刘马夏”之称。由李唐、刘松年再到马远、夏圭四家画属豪纵简单一起画风,开展出了南宋独具特征的山川画。以“南宋四家”为代表的南宋院体画在南宋沦亡后,并未消逝,而是潜伏在官方,直到明代树立,对明代院体画有着深入的影响。 马远(约1140-约1225年后),字遥父,号钦山,本籍河中(今山西 永济 ),生长在钱塘(今浙江 杭州 )。身世绘画世家,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画院 待诏 。擅画山川、人物、花鸟,楼阁界画精工,且加衬染。喜作边角小景, 其画在事先被评价为 “边角之景”。与夏圭齐名,并称“马夏”,又谓“马一角、夏半边”。 马远师法李唐,承继和开展了北派山川的画风。多用水墨,笔法雄奇精练。作画特性是规划简妙,线条硬劲,或用“斧劈”,水墨苍劲,意境艰深清远,标志着南宋山川画的时期特征。在构图上,马远一变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而是在取景上擅长以偏概全,小中见大,只画一角或半边风景以表示广阔空间,故人称“马一角”。批评者多以马远的画为“残山剩水”,赞誉他的共同画风。其作风特性表如今或峭蜂直上而不见顶;或峭壁直下而不见脚,或近山参天,远山则低,或四周全空,仅画一垂钓孤舟,使画面达到了激烈的空间感,凸起远景的艺术结果。 马远画艺颇受宁宗浏览,作品上常有宁宗或杨皇后的题字。 纪录中马远的绘画作品数目较多,但传播至今的已不计其数。主要作品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幅作品《踏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及《寒山子像》、《孔丘像》、《石壁看远图》、《高阁听秋图》等一些小幅真品,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华灯侍宴图》,美国纳尔逊博物馆收藏有《西远雅集图》卷,上海博物馆收有三幅:《松下闲吟图》、《倚松图》和《雪屐观梅图》,另有大批作品散落在天下其他博物馆及公家收藏家手中。 《踏歌图》绢本谈设色,纵191.8厘米,横104.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对月图》立轴,绢本淡设色,纵149.7厘米,横78.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山径春行》卷,绢本淡设色,纵27.3厘米,横73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华灯待宴图》绢本,纵111.9厘米,横53.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梅石溪凫图》绢本设色,纵26.7厘米,横28.6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晓雪山行图》绢本淡设色,纵31.2厘米,横45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寒江独钓图》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水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梅花书屋》 《山川人物》 ![]() 《岁寒三友图》 ![]() 《松月图》 ![]() 《举杯玩月图》 ![]() 《江亭望雁图》 ![]() 《白蔷薇图》 ![]() 《柳溪琴隐》 看累了吧,来一段笑话让你开心乐一下: 把狗砸翻了俩跟头 以前我奶奶心情不好,蒸了一锅馒头,可能是酵母没发好,馒头奇硬无比。然后爷爷拿着这个馒头咬了半天,连个牙印都没有,就顺手扔给狗吃了,结果把狗砸翻了俩跟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