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大漠风冰燕 2020-05-30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艺术简历

姬佐秋祖籍江西上饶,国画家,艺术教育家。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中国美术学院)在美院求学期间主攻意笔人物画,受业于方增先、李震坚、顾生岳、吴山明、陆抑非、卢坤峰、潘韵、孔仲起等当代名家。从艺五十年,从教四十二年,先后任教于江西上饶师范学院,江西鹰潭教育学院,无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后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退休。他有扎实的人物素描造型基础和丰富地艺术教学经验,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中国画大写意画家。他长时期深入研究浙派人物画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和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家,特别注重研究八大山人和潘天寿的绘画艺术。在构图方面尤其受到任伯年、潘天寿、方增先艺术形式规律的影响,在先师们的艺术思想和笔墨形式的熏陶下逐渐走向成熟,与此同时先生对西方艺术规律以及平面构成基本法则点、线、面的形式规律有独到的研究和吸收,并将法则和形式构成提升到审美的高度。在强化笔墨结构的形式中,以高度概括提炼,艺术夸张的审美取向,构筑起画面遒劲灵动、雄浑劲健、苍厚雅逸、气势博大、水墨淋漓、韵味通透、画面构图严谨、意境浑穆、郁勃昂扬的画面形式。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独特风格,形成了画家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强烈的形式个性。在几十年的教学过程中先生从未间断过创作,题材涉及广泛,表现手法丰富多样。作品先后参加省级以上美展几十次,并多次获奖。在十多种专业刊物中和网络有专版报道,先后四次举办个人画展,多幅作品被博物馆和有关专业文化机构收藏,并有多部画集出版,个人成果录辑于多部艺术辞典。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大写意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文/姬佐秋

唯美一词在当代,在文学艺术界,甚至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频繁出现。说明人们已经从精神和物质方面,在追求一种完美的精神境界。

在英语中唯美一词主张,艺术哲学应独立于所有哲学之外,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这种精神追求,在西方和当今中国也大有人为。中国的老庄哲学,天人合一和儒释道所修行的精神寄托,也属于完美之列,所以唯美在中西方的思想意识中从来有之。只是这种意识,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传入中国后没有形成气候。时至当代,这个词流行之广,意味着它的涵意深度和广度,波及面已经深入到文学艺术领域。在我们的生活居室,工作环境,景观园林,自然生态等,人们所追求的完美心态已普遍存在。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在绘画领域,唯美主义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认为艺术不应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应追求单纯的美感形式,美是独立于教化功能的。这种观念在美术界并不排斥,一些画家常以小品的形式尽情地发挥。这种小品只追求技法和形式美,没有其他功能教义,将纯艺术的形式美感推向至高境界。所以我们讨论唯美形式,目的是将纯粹的形式主义,和美感意识分开。当前在美术界,它的主流方向是主题性创作,而主题性完全不同于小品画的随性发挥。目前主题性创作,对形式美要求日益增强,但又区别于唯美形态。这是主题性和小品画审美追求的不同之处,也是当代画家常用的两种创作方法。一个是严谨组构,一个轻松随意,这两种不同表现手法,决定了对形式要求大不一样,而大写意方法更不相同。这其中包括构思构图,笔墨色彩,技法组织处理等等因素在内。均存在画面创作的根本差异,和对意境审美表达变通的异样。所以对唯美的形态要求,首先它不是写实的,而是将自然物象高度概括成意象,或略有抽象意味的点线面组合。在意识表达中,强化意象组合的形式美感。不受任何自然形象制约,以一种心境超然的随性手法表达。比如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她的成功之处就是创造了美与唯美。她的成名之作孔雀舞是模仿孔雀的生活形态,将其提炼成高于生活,赋以形式美感的艺术形象。但后来的两棵树表演,则完全摆脱了生态自然的牵制,用意象和抽象的肢体动作,完成了唯美的创造,这是她心境升华的最高境界。因此我们对唯美的认识,由浅表性延伸到形式美感的最高境界转化,并围绕大写意画面有关唯美创作的问题,归纳若干要点细则,分别论述。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一、追求唯美效果,必须概括提炼。将自然中的物象转换为艺术形象,有一个概括提炼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选择创作素材。因为自然界所有物象,不是天然的艺术形象,自然物象是素材,不是艺术,画面是艺术,不是素材,画家必须进行艺术再创造。这是各画种的基本共性,也是解决如何提炼和概括的首要问题。讨论这个问题,是要将自然景物,向艺术形象转换的过程衔接好。提炼就是将自然物质,转换成艺术形象,概括就是删去繁杂多余,留下可以组合形式美的物象。这是去繁就简提炼概括手法,它是艺术形象创造的必要条件。至使物象形态更集中,成为画面组构,和唯美形态创造的重要一环。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二、追求唯美效果,必须夸张变形。大写意的要旨是高度概括夸张,这是大写意表现,与其他绘画表现不同的地方。而大写意的唯美表达,其核心要点就是变形夸张。但首先要放弃写实,因为写实是模仿自然生态规律,模仿自然就无法进入唯美形式的创造。但唯美形态应以自然形象为依据,进行艺术转换,这个过程跨度变化很大,一切以艺术目的为标准。技法处理和写实手法也不一样,所以在概括提炼的基础上,必须进行变形夸张。那么如何夸张又如何变形呢。比如画松鼠,松鼠的特点是,小巧玲珑活泼可爱,在表现时应以重视。在此前提下,重要的是如何将松鼠夸张。可爱是松鼠进行人性化艺术处理的切入点。对松鼠满身的细毛可视而不见,松鼠的腿脚很短,尾巴则又大又长。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夸张和变形,寥寥数笔,用墨高度概括成形。但要强调的是,任何物象均有其自身生理特点,认识理解之后,抓住要点,夸张变形,这是进行唯美形式创造的另一个基本要点。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三、追求唯美效果,用笔必须简明扼要。这是大写意表现的重要手法,也是大写意手法表现的基本特征。前面阐明,唯美是以意向和抽象形态出现的,这就是点线面。要求用笔要简洁明了,有时简单到只有几根线条。简是和少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少才能简单,但少必须充实,以少胜多。在国画中唯美的效果,不需要体积,不需要空间,只需要平面浑厚和清雅。明了是扼要地说明问题,在表达时一两只鸟就是点,几根树枝就是线,一个石块就是面,抽掉具体形象,保留意向性的符号,这就是点线面。但在组构画面时,关键是要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否则画面效果难以达到。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四、追求唯美效果,用笔要随性。大写意的表达和小写意用笔是有所不同的,由于它高度概括夸张,所以在作画时,须连连出笔,笔断意连是随性的重要环节,这与书法用笔相似。随性是依着性情,放松、稳重,自然发挥。行笔时一提一按,起伏变化,拖拉横卧,刚柔互为,动感节奏连连生发,一环紧扣一环。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落落数笔跃然纸上,随机应变,自然天成是其要求的高标准。应做到大笔放势而内涵,连续出笔且稳重,不做作,画到自由出灵动,随性到位至唯美。当然随性的支撑点靠修养,涵养是心境的最大能量包容,是技法表现的无限支撑,是画面效果的万能钥匙。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五、追求唯美效果,用色要沉着清淡。这是大写意的特性决定的,所以在用色方面也应与大写意相适应。这里用色是指色彩,画面中的色彩是重要组成部分,讲究用色是画家终生必修。传统国画理论中,有色不障墨之说,主要讲色彩不能影响墨色的发挥,这个理论指向,是针对写意画而言的,工笔画不在其内。这里的论色,是指墨色与色彩的关系,墨色是指无色系列浓淡层次,色彩是指色相色性,色感色调。唯美中的用色,可以用墨色,也可以用色彩。在用色彩时,不能大红大绿,复色组合不宜过多,要多用冷色和淡色,且纯度要低。在国画理论中称沉着,清淡是写意画中的一种境界,唯美就存在于清淡高雅之中。用色时要讲究色彩规律,也要讲究墨色规律,二者须高度融合统一。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六、追求唯美效果,修养是支撑点。画家欠缺修养,终成憾事,比如知识、理论、艺术、技法、哲学、文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认知,是画家的综合素质。修养是隐藏在心灵深处的意识理念,它将多方面的学养,集中反映在画面中。在思维深处它们互为联系,自由融合。思维象一个智能调节器,整合出我们创作中所需的所有意识。学养不到,画面境界就达不到,有人说画画是画修养,确实如此,没有修养那来心境。画家集毕生努力,获得画面高境界,是修养得到结果。齐白石、黄宾虹衰年变法,修养全面导致他们心智开窍,终修成果。但有不少人心智不开窍,这是没修好,所以画家应该将修养放在首位。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七、追求唯美效果,小品画是其特定属性。大写意的表现,大幅画面一般不追求唯美形式表现,古往今来均以小品画为之,因为情趣味容易在小品画中得到尽情地发挥。不过当今画坛也有以大画,甚至以特大画为之的大有人在,但没有必要,大画往往只是小画放大而已。所以小品画表现更得心应手。尽情发挥是小品画的优势,是画家的最佳选择。在画家群中有不少小品画是很感染人的,如方增先、卢坤峰、童中焘等,他们的修养与境界之高,一般画家所不及。在当代的工笔画中也有不少精致唯美小品画作品。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以上对大写意小品唯美形式的阐述,目的是想通过对其认识,理清追求唯美形式的思路,因为唯美一词已成为当下很多人,高谈阔论的话题。但却没有明晰的轮廓界定,认识和理解含糊不清。笔者是想与关心此问题的人,讨论模糊性在那里。因为提出这个概念的是西方人,传入中国已近百年了,时至当代才被广泛认知和追求。不过当下唯美在文学艺术界不是主流,真正的主流是雅俗共赏,是寓教于其中的。追求纯真的形式美,画家群众不在少数,这是目前美术界的现状。而在我们的心目中,这个概念虽然没有在传统文化中出现过,但追求唯美的意识早已存在,且一直延续传承下来。如我们认真进行梳理,就会理清其中奥妙和来路,这是中西文化默契之处,是人类思想殊途同归。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姬佐秋国画小品的唯美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