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冉雪峰中风案例一则及白薇用药分析

 中医李超 2020-05-30

导语:冉雪峰先生喜用白薇治疗高血压、中风等,与后世白薇“清虚热”用法不同,却与《神农本草经》白薇“主暴中风”相合,摘录医案并简要分析,希望对同道有所帮助。

冉雪峰中风案例一则及白薇用药分析

作者:冉雪峰  简要分析:李超

20世纪中叶,湖北省有位与梅兰芳齐名的梨园巨擘,名余洪元。60岁那年,某日夜演后回府,进门时不慎摔倒,随即口眼斜,语不成声,眼神僵直,半身不遂,不得行走,只好日夜卧床,连翻身辗转都不得自理。中西医轮番用药四月有余,均告无效。其家人遂请冉雪峰前往诊视。冉雪峰见患者卧床,不得自行转侧,面黄气粗,痰声辘辘,二目呆滞无神,不省人事。问饮食,家人说进食难以下咽,咽则不嚼。冉雪峰为之把脉,其脉乍密乍疏,弦劲中带滞涩之象,认为其病机脉象均极坏,很危险。冉雪峰对家人和侍诊的徒弟说,此病乃《素问》所谓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病人年逾花甲,春秋已高,献身剧艺,无暇休息。平时血压已高,演出又繁忙劳累。烦劳则张,平衡失驭,风阳上冒,激荡不宁等等,都是此病暴发的因素。现得病已过百日,仍面赤气粗,气血上并,冲激未已,病之坏处在此。但现在病人气来犹盛,未成痼疾,此病尚可愈也。方用:白薇、百合各三钱,龙骨、牡蛎各四钱,紫石英、灵磁石、赤石脂各三钱,寒水石、滑石各六钱,大黄一钱五分,铁锈末三钱,荆沥、竹沥各五钱(二沥冲服)。服药一星期,病人略安,得大便一次。原方减大黄为一钱,加琥珀末五分,怀牛膝四钱。又一星期,大便两次,面赤气粗、痰壅神昏等象锐减,手足能动,勉能起坐。原方去大黄、铁锈,加生地黄一两,山萸肉三钱,再服。约两星期,病愈大半。后再于前方去寒水石、滑石、荆沥,时加菖蒲、泽兰、甘松、橘络、青木香等,前后约60日,痊愈。余洪元康复后,出重金在江南各大报纸头版头条登消息鸣谢,并重新登台献艺,连日剧场爆满。一时传为佳话。

妄评:方中白薇主暴中风,清热而平上逆之气;百合收敛浮阳,宁谧心神,补金而伐木;龙骨、牡蛎、五石及铁锈末皆主重镇潜阳,善镇肝息风,宁心安神;且五石清热凉血;大黄通腑泄热;荆、竹二沥化痰涎以通窍安神。冉雪峰先生大黄、竹沥之用,与东直门医经验方星蒌承气汤异曲同工。

查询了一下相关资料,冉雪峰先生治疗高血压、中风等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喜用白薇,老先生于1959年曾撰写《原发性高血压50例的疗效分析》一文,特意提到“高血压……,不宜只用益阴潜阳一法,所以在我们的主方中采用了许叔微的白薇汤,白薇汤许氏原用于治疗妇人血晕……气并于阳,独不上下者,我们用之以治疗高血压病病程日久,血虚气旺之人,无论男女,皆可奏效”。

而《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载竹皮大丸“有热者,倍白薇”;《小品方》载二加龙牡汤治疗“虚劳病,阳虚外越,多梦失精,心悸气短,潮热汗出”;《备急千金要方》载葳蕤汤治疗风温,即是葳蕤、白薇加麻杏石甘汤等组成;以上种种,皆以白薇清虚热为主。

冉雪峰喜用白薇治疗中风、高血压等,与后世白薇多用于清虚热的认知不同,却与《神农本草经》中白薇“味苦平,主暴中风,身热肢满,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痋,温疟、洗洗发作有时”相合,结合上述医案,此种用法或有可取之处,希望对同道有所帮助。

不忘初心,做一个好医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