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侠:英雄远征》保持了漫威的一贯水平,最特别的是,这是一部后漫威的开篇之作。 我们都知道,电影中的漫威“第一宇宙纪元”已经在“复联4”中结束了。后面的漫威怎么拍,坊间传闻颇多。 有说钢铁侠斯塔克会“复活”,有些人说“哈利波特”接替金刚狼回归漫威…..其实这些都是“谣言”。 在这次的《英雄远征》的一开始,就出现了缅怀牺牲和退休的超级英雄的画面。这也代表了以前的那些死了的英雄都不会再出现了。 自从蜘蛛侠回归漫威之后,我们一直看到钢铁侠和蜘蛛侠的互动。换句话说,这次的蜘蛛侠完全是由斯塔克一手打造的。 《英雄远征》故事设定在《复联4》之后,也就是说斯塔克已经死了,而蜘蛛侠会以“钢铁侠徒弟”的身份将斯塔克的精神传承下去。 所以说,这次的蜘蛛侠电影意义非凡,想要理顺以后剧情的脉络,这部就必须去看。 回归漫威后的蜘蛛侠确实不负众望。对我这个相对固执的“漫画党”来说,也非常具有吸引力。 首先,这次的彼德不再是一个“屌丝”。有着“后方”支援的“好基友”,擅长说冷笑话的女友,外加漂亮的梅姨。 其次,他完全继承了斯塔克的那些“高科技”,玩起3D打印来和他“师父”斯塔克一个调调。 也就是说,“钢铁蜘蛛侠”的基调是确定下来了,以后,新复仇者联盟的核心人物,就是他了。 这一点,与之前传统蜘蛛侠的设定完全不一样了。 第一部蜘蛛侠电影由马奎尔饰演。也是大众认为“最传统”蜘蛛侠。一个没有后援,没有高科技,在本叔临终前那句“力量越大,责任越大”所顿悟的“普通人” 没有丰厚的家世、更没有超能的智商。一出场的时还被各种嫌弃的高中生。 这个设定,也就是让众多的观众有代入感的原因。 这次新版的改动,编剧也意识到了“观众代入感”的问题,所以在电影中极力表现出蜘蛛侠从一个“高中生”成长为“真正英雄”的心路过程。 相比一句话的顿悟,这一步步的成长历程更为真实,至少到现在来看新版的蜘蛛侠,在这方面的塑造是相当成功的。 老版蜘蛛侠一口气出了三部,走写实风格,里面的蜘蛛侠较为“隐忍”且话语不多。 到了2012年,加菲尔德饰演的《超凡蜘蛛侠》上映,对这一版的,给小编的感觉是演员帅气,画面精良,看得过瘾。 这个版本中,彼得属于帅气且高智商,特别还有一个搞科研背景的家世。获得蜘蛛侠超能力,可以说也不是处于偶然。整部片子给人以一种“阴谋论”的基调。 虽然说,第二版的质量属于上层,可惜的是只有两部就戛然而止。 这五部蜘蛛侠,始终贯彻这一点就是要隐藏自己的身份。为了“更大的责任”放弃了自己生活。 然而这次的“荷兰弟”版,算到《英雄远征》,一共演出5部,可以说是做足了铺垫。 新版本中,所出现的一个主旨并不是“为了责任而放弃自我”,在斯塔克教育下的蜘蛛侠,是学着如何与自我和解,如何来信任自己、如何将自己做得更好。光从这个立意来讲,要更高于之前的老版本。 从最早《美队3内战》第一次的惊艳出场,到现在的《英雄远征》,“荷兰弟”虽然是年龄最小的一位,但演技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故事的编排也因为是“漫威”亲自操刀,全程没有任何的“噪点”。 在《复联4》之后,美队退休,钢铁侠陨落,雷神与浣熊一家去宇宙“浪”了。整个故事的重心,回到了蜘蛛侠这里。作为漫威的“大IP”之一,在他身上作为下一个“漫威宇宙”的起点,是再贴切不过了。当然,这次的《英雄远征》也完全胜任了这个“新起点”。文/林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