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药中《五常政大论》讲解6

 新用户33586458 2020-05-31
国医大师方药中黄帝内径运气七篇讲解(38)

中医语录
    五运六气医学,不仅是时间医学,还是空间医学,我称之为中医时空医学。五运六气是外感病之源,研究外感冒不能脱离五运六气,离开五运六气再论外感病,犹如瞎子摸象,所以张仲景著《伤寒论》、吴鞠通著《温病条辨》、雷丰著《时病论》等都谈病源在五运六气。(摘自《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大观---天人合一诊疗法》一书前言)
    五运六气学源于天体运动规律,有着深远的天文背景,明白天体运动规律,就能掌握五运六气学的规律。有人称五运六气学是天文医学,我认为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因为五运六气理论是灾害学的基本理论,运气推算与灾害年有惊人的吻合率,运气的异常变化与灾害的产生机制暗合,运气学说不只是医学的理论,也对农业、畜牧业、工业、渔业、林业、运输业、航空业等,有重大的影响,即是说对整个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应该说,五运六气学说是一种天文经济学,与国民经济有重大的利害关系。
                            ------山西老中医 田合禄  
                          摘自《中医运气学解秘----医易宝典》一书前言


五、《五常政大论》讲解 6

    【原文】    
    涸流之纪(1),是谓反阳(2),藏令不举,化气乃昌,长气宣布(3),蛰虫不藏,土润水泉减,草术条茂,荣秀满盛(4),其气滞,其用渗泄,其动坚止,其发燥搞,其藏肾(5),其果枣杳,其实濡肉,其谷黍樱,其味甘咸,其色辫玄,其畜牛,其虫鳞倮(6),其主埃郁昏翳(7),其声羽宫(8)其病疹厥坚下(9),从土化(10),少丁与少宫同(11),上宫与正宫同(12),其病癃闭(13),邪伤肾也,埃昏骤雨则振拉摧拔(14),音于一(15),其主毛显狐格,变化不藏(16),故乘危而行(17),不速而至(18),暴虐无德(19),灾反及之(20),微者复微,甚者复甚,气之常(21)。

    【讲解】      
    (1)涸流之纪    
    “涸流之纪”,即水运不及之年。六十年中岁运属于水运不及之年者有:辛米,辛已,辛卯,辛丑,辛亥,辛酉等六年。其中除辛亥年因为年支的五行属性为水可以因此构成平气以外,实际上岁水不及之年只有五年。      
    (2)是谓反阳    
    “反阳”。指阳气反盛。王冰注云:“阴气不及反为阳气代之,”意即水运不及之年,冬天里应寒不寒,反而出现了气候较热的阳气偏胜现象。用五行概念来说,也就;水不及则土来乘之,火来侮之。水在季节上代表冬,在气候上代表寒,在物化上代与藏。土在季节土代表长夏,在气候上代表湿v在物化上代表化。火在季节上代表夏,了气候上代表热,在物化上代表一长。岁水不及,七乘火侮,意味着这一年的冬天不冷反热,冬行夏令,万物应藏不藏。这也就是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原病篇》中所谓:“冬日;气应寒而阳不潜藏,如春日之发泄,甚至桃季反花之类。”属于气候严重反常。      
    (3)藏令不举,化气乃昌,长气宣布    
    此几句是承上句而言。“藏令不举”,意指岁水不及之年,冬令应寒不寒,应藏习藏。“化气乃吕”,指土气来乘。意即冬天里由于天气不冷不雪不冰反而雨湿流行。“长气宣布”,指冬行夏令,气候相对偏热。以上是描述水运不及之年冬季里的气候反常尊象。      
    (4)蛰虫不藏,土润水泉减,草木条茂,荣秀满盛    
    “蛰虫不藏”,指本来在冬天里需要蛰伏过冬的生物,这一年由工天热的原因也刁蛰匿藏伏丫。“土润”,指土地润湿柔软,不结不冻,“水泉减”,指水源不足。cc木条茂”,“荣秀满盛”,指植物在冬季仍然生长茂盛。以上是描述水运不及之年冬寻里的物候反常现象。      
    (5)其气滞,其用渗泄,其动坚止,其发燥稿,其藏肾    
     “其气滞”,指肾气失常。“其用渗泄”,指肾虚不能藏精所出现的渗泄现象,创如遗溺、失精等等。“其动坚止”,王冰注云:“谓便泻也,水少不濡则干而坚止。”意即肾阴不足,大便出现下结之象。“其发燥稿”,也是指阴虚时所出现的津液不足玖象。“其藏肾”,指上述这些现象与肾藏失职密切相关。全句意即水运不及之年,人体肾水相应不足,因而可以在临床上出现上述阴虚液涸的症状。以上是描述水运不及之年,人体的体质变化及疾病表现。    
    (6)其果枣杏,其实濡肉,其谷黍技,其味甘咸,其色黔玄,其畜彘牛,其虫鳞果    
    “枣,为土之果,“杏”为火之果;“孺”为水之实,“肉”为上之实;“黍”为火之谷“稷”为土之谷,“甘”为土之味,“咸”为水之味,“黔”为土之色,“玄”水之色;“彘”为水之畜,“牛”为土之畜;““鳞”为水之虫,“倮”为土之虫。以上所述,意即水运不及之年,不但水类所属的谷肉果菜在生长收成方面要受到严重影向,而且由于水运不及,土乘火侮的原因,土类和火类所属的谷肉果菜在生长收成方面包要受到一定影响。    
    (7)其主埃郁昏翳    
    “埃”,指尘上;“昏”,指阴暗; “翳”,指障闭。“埃郁昏翳”,指天昏地暗,阴云蔽日,尘雾迷檬的自然景象。这种现象在五行概念上属于土气偏胜,亦即《气交变大论》中所谓的:“岁水不及,湿乃大行。”此句意即水运不及之年,由于土气来飞的原因,所以在这一年冬天里,应寒不寒,气温相对增高,出现了霜雾稀少,雨水增;阴暗不明的反常气候变化。    
    (8)其声羽宫  
    羽声为五音中之最高音,宫声为五音中之最低音。羽声在五行归类上属于水,宫声在五行归类上属于土。“其声羽宫”,意即水运不及之年,这一年的冬天气候反常,应寒不寒,和长夏季节的气候相似。这就好象五音中的高音变成了低音一样,属于严重反常。王冰注“羽从宫”,亦即“水从上化”之意。      
    (9)其病痿厥坚下      
    “痿”,指肢体肌肉萎缩或弛缓无力等运动障碍。“厥”,指卒倒眩仆或四肚逆冷。“坚下”,指大便干结。此句意即水运不及之年,由于肾虚脾乘心侮的原因,因而在临床上可以出现上述脾病或心病的症状。      
    (10)从土化也    
    意即以上所述水运不及之年中的气候,物候以及人体疾病的各种丧现,均是由于水运不及,土来乘之,火来侮之,水从土化的结果。      
    (11)少羽与少宫同    
    “少羽”,指水运不及之年。“少宫”,指土运不及之年。“少羽与少宫同”,意即水运不及之年,应寒不寒,雨水相对增多。土运不及之年,应热不热,雨水相对减少。两者基本相似。这就是说水运不及之年的冬天和土运不及之年的长夏季节,在气候上尽管一冬一夏有所区别,但在某些地方却有相似之处。      
    (12)上宫与正宫同      
    “上宫”,指太阴湿土司天之年。“正官”,指土运平气之年。“上宫与正宫同”,意即水运不及之年,土本来就要来乘,如果再遇上了同年司天之气又是太阱湿土,则必然是乘上加乘,这一年的冬天便同土运平气之年的一长夏一样,又热又沉,完全反常。      
    (13)其病癃閟
   “癃”(Iong音隆),指小便不畅。“閟”(bI音闭),指小便不通。“癃閟”,即“癃闭”,指小便点滴俱无的尿闭现象。“其病癃閟”,意即水运不及之年,由于肾虚不能主水,所以在临床上可以出现小便不通的肾病症状。      
    (14)埃昏骤雨,则振拉摧拔    
    “埃昏骤雨”,指天香地暗,暴雨倾盆。用五行概念来说就是土气偏胜。“振拉摧拔”,指狂风大作,摧屋拔树。用五行概念来说也就是木气偏胜。全句意即水运不及之年,土来乘之,但是在土气偏胜的情况下,由于胜复的原因,又会出现木气来复的现象。      
    (15)眚于一    
     “一”,古人认为在方位上代表北方,在季节上代表冬季。“眚于一”,意即水运不及之年,其反常变化主要表现在该年的冬天和北方地区。    
    (16)其主毛显狐狢,变化不藏    
     此句是谈土气偏胜,木气来复时虫类和兽类活动变化现象。“毛”,指毛虫,属于木虫,“显”,指活动明显,“狐”,即狐狸;“狢”,同貉,《正字通》谓:“貉”似狸,锐头尖鼻,斑色,毛深厚温滑可为裘。”亦狐一类野兽。全句意即水运不及之年,土气偏胜,木又来复之,因此这一年的冬天应寒不寒,雨水较多,风气偏胜。由于不冷,所以狐猪之类野兽,四出活动,应藏不藏。   
    (17)故乘危而行  
     “危”,指孤危,此处是指岁运不及之年。“乘危而行”,意即岁运不及,则所不胜乘其不及而侵犯之。      
     (18)不速而至    
     “速”,有催促之义。“不速而至”,即不召自来。王冰注此云:“乘彼孤危,恃乎弦盛,不召而往。”,意即岁运不及之年,则所不胜之气自然而来。例如岁火不及之年,夏天应热不热,则气候自然相对寒冷;岁水不及之年,冬天应冷不冷,则气候自然相对温暖。这些就叫作“乘危而行,不速而至”。实际上一也就是自然气候变化反常时的必然表现。      
     (19)暴虐无德      
    “暴虐”,指气候反常时对自然界生物的损害现象。“无德”,就是对生物没有好处。“暴虐无德”,意即气候反常时对自然界生命现象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0)灾反及之    
     “灾”,指灾害,此处是指复气对胜气的报复或惩罚。“反及之”,是承前述之“乘危而行,不速而至,暴虐无德”等反常气候变化而言。意即在气候严重反常时,由于胜复的原因。这个反常的气候必然要受到它所不胜之气的报复,例如,火气太盛时,则水来复之。天气太热了必然会出现寒气来复而使炎热现象自然消失。这实际上是自然气候变化中一种自调现象。      
     (21)微者复微,甚者复甚,气之常也      
    “微”和“甚”,是指气候反常或复气的程度。全句意即气候反常严重,则报复之气也就相应的重。反之,气候反常不严重而是一般小有反常,则报复之气也就相应一般。这就叫作“微者复微,甚者复甚”。由此叮以看出,所谓“胜复”,实际上也就是自然气候变化中一种自稳调节。因为自然气候本身存在着这样一种自调现象,所以自然界也才能在气候变化此起彼伏的过程中,始终维持着相对的平衡稳定状态。这是自然气候变化中的正常规律,所以原文谓“气之常也”。    
    以上自“乘危而行”至“气之常也”一段,是古人对岁运不及之年气候、物候以及与人体疾病相应关系所作的规律性的总结。
    【述评】    
    本节上要介绍了岁运不及之年中的气候、物候和人体疾病的变化规律。在岁运不及之年中,在气候变化方面主耍表现为气候不能与季节相应,春天里应温不溢,夏天里应热不热,长夏里应湿不湿,秋天里应凉不凉,冬天里应寒不寒。在物候上春天里应生不生,夏天里应长不长,长夏里应化不化,秋天里应收不收,冬天里应藏不藏。在人体疾病表现上春天里肝气不及,肺气偏胜; 夏天里心气不及,水气上犯,长夏里脾气不及,肝气横逆; 秋天里肺气不及,心火上炎; 冬天里肾气不及,脾湿不运。上述现象,原文虽然基本上是以五行乘侮胜复的道理来加以归纳和说明,但从所述的具体内容来看,实际上是对自然气候、物候以及人体疾病现象的客观记录和总结,十分具休,也十分朴实。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重视并加以进一步探讨。      

    【原文】    
    发生之纪(1),是谓启(2),土疎泄,苍气达(3),阳和布化,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4),其化生,其气美,其政散,其令条舒(5),其动掉眩戴疾(6),其德呜靡启诉(7),其变振拉摧拔(8),其谷麻稻,其畜鸡犬,其果李桃,其色青黄色,其味酸甘辛(9),其象春(10),其经足厥阴少阳,其藏肝脾(11),其虫毛介(12),其物中坚外坚(13)。其病忽(I4),太角与上商同(15) ,上微则其气逆,其病吐利(16),不务其德则收气复,秋气劲切,甚则肃杀,清气大至,草木雕零,牙泛乃伤肝(17)。      
    【讲解】      
    (1)发生之纪    
    “发生之纪”,即木运太过之年。六十年中岁运属于木运太过之年者有王申、千午,壬辰、壬寅、于子、壬戌等六年。      
    (2)是谓启    
     “启”,指开放或打开;“”古“陈”字,音、又与“陈”均同,有陈列或陈旧之义。“是谓启鼓”,意即经过寒冬的闭藏之后,万物在春天重新萌芽生长,目然界一片除旧布新之象。这也就是《素间·四气调神大论》中所谓的:“春三月,此谓发陈。”“启”与“发陈”之义相同,均属春季气候的正常现象。      
    (3)土疎泄,苍气达    
    “疎泄”,指疏通,“苍气”,即木气。“土疎泄,苍气达”,意即土能生长万物与木的疏泄作用正常密切相关。此句王冰注云:“生气上发,故土体疏泄。木之专政,故苍气上达。达,通也,出也,行也。”,张介宾注:“木气动,生气达,故土体疏泄而通也,苍气,木气也。”高士宗注:“苍气,木气也,木盛故苍气达,木主春生,故阳和布化。”这也就是说土能生长万物,必须是在木的疏通作用正常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质言之,也就是说上体如果不是在疏松的状态下,则春阳之气就不能与土正常作用而使万物正常生长。这与《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所谓的:“土得木而达。”涵义是相同的。这是“辣泄”二字见于中医典籍中的最早记载,也是后世“肝主疏泄”及“脾之运化有赖肝之疏泄”等提法的理论依据。      
    (4)阳和布化,阻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    
     以上是对上句的进一步阐述。“阳和”,指春温之气,“布化”,指分布和变化。“阴气”,指有形物质的变化,此处指植物的萌芽生长现象。“生气”,揩生长变化情况,"'!化”,指成熟完全。全句意即在“土跳泄,苍气达”的正常情况一下,春温之气在自然界中普遍敷布,无处不到,植物也就普遍地萌芽生长,变化成熟完全,整个自然界的生命生长现象出现一片欣欣向荣的自然景象。    
    (5)其化生,其气美,其政散,其令条舒  
    以上是描述在春季正常的气候作用下所出现的物候现象。“其化生”,指正常的萌芽生发。“其气美”,指气候好。“其政散”,指自然界一片活跃。“其令条舒”,指春季风和口丽的自然景象。总而言之,以上所述都是春天的正常气候和物候变化。这与《素间·四气调神大论》中所谓的“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和本篇前述的“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在内容上完全是一致的。但是应该指出,由于以上这一段文字是放在“发生之纪”之中来叙述的,因此历代注家,或者是回避之,不把它和木运太过联系起来,如高士宗注:“木主春生,故阳和布化,厥阴主木,故阴气乃随,旧和布化则生气淳化,限主生物也,阴气乃随,则万物以荣,以主成物也。其化生,春生之气也,其气美,春日之和也,其政散,木之畅达也,其令}s舒,木之生发也。”或者是加以强解,如王冰注:“岁木有余,金不来胜,生令布化,故物以舒荣。”张介宾注:“木气有余,故能淳化以荣万物。”最近也有文章根据这一段文字是放在“发生之纪”之中而提出“肝主疏泄”一辞系指肝木太过,肝的正常作用应更正为“肝主敷和”的问题。上述注释我们认为值得商榷。因为,第一种意见只是随文释义,没有把这一段文字和“发生之纪”联系起来。第二种意见实际上是把木运太过之年当作正常来理解。第三种意见则是把“敷和”同“疏泄”对立起来。关于“敷和”与“疏泄”的关系问题,《素问·气交变大论》中已经十分明确地指出:“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荣,其政舒启,其令风。”其中“敷和”是木之德,“舒启”是木之政。“舒启”与“琉泄”的涵义基本相同。肝木之所以能敷布阳和,正是因为它具有疏泄作用的结果,这是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的提法,并不对立。我们认为:“发生之纪”既是木运太过之年,那么这一年的春天不论是在气候或物候上都应该属于反常。既然反常就不可能有正常的气候及物候现象,如同原文所述的;“生气淳化,万物以荣,其化生,其气美,其政散,其令条舒”等木运平气之年的正常气候物候现象,而只能表现为《气交变大论》中所描述的:“岁木太过,风气流行……化气不政,生气独治,云物飞动,草木不宁,甚而摇落”等反常的气候物候现象。那么如何解释和理解在此处加进这一段描述正常现象的文字呢? 我们认为,这是《内经》在描述反常变化惯用的一种叙述方法,即先述其常,后述其变,以常测变。例如《气交变大论》中在论述五运不及时就是这样叙述的;“木不及,春有鸣条律畅之化,则秋有雾露清凉之政,春有fs:凄残贼之胜,则夏有炎暑播烁之复……。”这里虽然开始提出了“木不及”,但后文中还是先述其正常现象,然后才论述木不及时金乘火复的反常现象。本段的写法与此相同。开始首提“发生之纪”,然后述正常变化,以后才提出灾变情况下的反常现象。不能简单地把“发生之纪”一段中的所有现象,均认为是反常变化。以上是我们对本节所述内容的一些理解,姑提出以埃高明。      
    (6)其动掉眩巅疾    
    “动”,指变动,此处指病变;“掉”,指抽搐;“眩”,指头昏眼花,如坐舟车;“巅”,指巅顶;“巅疾”,指头顶部疾病。“其动掉眩巅疾”,意即木运太过之年,人体容易出现肝病而在临床上表现为“掉眩巅疾分等症状。    
    (7)其德鸣靡启坼    
    “德”,指木之德;“靡”,指姜靡不振,此处指冬令的楼沧景象多坼(che音彻),指分裂,亦指草木种子分裂发芽现象。“其德鸣靡启坼”,指春天正常的物候现象,意即到了春天,冬天的偿沧闭藏之象被春风唤起,自然界变得活跃起来,草木的种子分裂发芽开始生长。      
    (8)其变振拉摧拔    
    “振拉摧拔”,指狂风暴风摧屋拔树的灾变现象。“其变振拉摧拔”,意即木运太过之年,风气偏胜,气候严重反常,造成灾害。这里的论述方法如前,仍由常及变,前一句是述其常,后一句是述其变,以常测变,形成对照。这是《内经》在论述方法上的一个特点。
    (9)其谷麻稻,其畜鸡犬,其果李桃,其色青黄白,其味酸甘辛
    “麻”,为木之谷,“稻”为金之谷,“鸡”为金之畜,“犬”为水之畜;“李”为木之果,“桃,为金之果;“青”为木之色,“黄”为土之色,“自”为金之色;“酸”为木之味,“甘”为土之味,“辛”为金之昧。以上是谈木运太过之年的谷肉果莱生长情况。意即木运太过之年中,由于春季风气偏胜,气候反常,不但要影响木类有关的动植物的正常生长收成,而且由于木旺乘土侮金的原因,土类和金类有关的动植物在生长收成上也要受到影响。    
    (10)其象春    
    “其象春”,义与前述之“其应春”含义基本相同,意即木运太过之年,其反常现象主要丧现在该年的春季。      
    (ll)其经足厥阴少阳,其藏肝脾    
    “足厥阴少阳”,即人体十二经脉中之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其藏肝脾”,即人体五脏中的肝和脾。全句意即木运太过之年,人体肝气相应偏盛,因此疾病在经络上的友现主要是见于足厥阴肝经。由于足厥阴肝与足少阳胆是一脏一腑,紧紧相连,因此足少限胆经也可以同时受病,所以原文谓:“其经足厥阴少阳。”疾病在五脏方面的表现上要在肝脏,但是由于肝气偏盛,首先传脾,因此人体脾藏也可以同时受病,所以原文谓:“其藏肝脾。”这也就是说,在木运太过之年中,在人体疾病方面,不但耍考虑到相关的桩,还要考虑到相关的腑,同时,还要考虑五脏之间的传变间题。      
    (I2)其虫毛介      
    “毛”,即毛虫,属于木之虫;“介”,即介虫,属于金之虫。“其虫毛介”,意即木运太过之年,不但属于木类的毛虫在胎孕生长方面要受到影响,而且由于胜复的原因。属于金类的介虫胎孕生长方面也要受到影响。    
    (13)其物中坚外坚    
    “中坚”,即中有坚核的植物,这种植物属于木类。“外坚”,即外有坚壳的植物,这类植物属于金类。“其物中坚外坚分,意即木运太过之年,不但属于木类的谷物或果类在生长收成方面要受到影响,而且由于胜复的原因,属于金类的谷物或果类在生长收成方面也要受列影响。      
    (I4)其病怒    
    “怒”,就是发怒。怒为肝之志,与人体的肝密切柏关。“其病怒”,意即木运太过之年,人休由于肝气偏胜,所以在临床上可以表现为易怒。      
    (15)太角与上商同    
    “太角”,即木运太过之年。“上商”,即阳明燥金司犬之年。从文字上译就是木运太过之年的春天在气候及物候方面的变化与阳明燥金司天之年相同。这句话比较难解,历代注家解释也不明确。王冰注释含糊其词,注云:“太过之木气与金化齐等。”张介宾则根本否定此句,他说:“按六壬之年无卯酉,是太角本无上商也。”张隐庵则从胜复角度来加以解释,他说:“太角与上商同者,谓气之太过,自有承制,有承制则有生化,如太角之岁,木运太过,则金气承之,而所生之谷为稻麻,所生之果为李桃,其畜鸡犬,其虫毛介,皆感木金之气而生化。与上商之岁相同也。刀高上宗则干脆认为这是指木运不及之年,他说:“木运太过,故曰太角,丁壬运术,六丁主不及,六壬主太过,六壬无卯酉司天之燥金,今日与商同者,如丁卯、丁酉之岁,金胜其木,而金气司天之太过也。”新校正也认为此句不好理解,认为这是衍文,其注云:“按太过五运,独太角言与上商同,佘四运并不言者,疑此文为衍。”我们认为这句话是可以解释的。我们的理解是:“太角”,即木运太过之年。《气交变大论》云:“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上受邪,民病堆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这就是说,木.运太过之年,这一年的春天由于木气偏胜,人体肝气也相应偏胜,肝盛乘脾,因而在临一床上可以出现脾病的症状。这也就是前文所述的:“其藏肝脾。”“上商”,即阳明燥金司天之年。阳明燥金司天,则少阴君火在泉。这一年六气主时的初之气则是太阴湿土。《六元正纪大沦》云;“此阳明司天之政……初之气,地气迁,阴始凝,气始肃,水乃冰,寒雨化。其病中热胀,面目浮肿……”这就是说,阳明燥金司天之年,这一年的初之气(相当于春天),由于是太阴湿土主时的原因,因而在临床上可以出现脾病的症状。岁木太过之年的春天如前所述,可以出现脾病的症状。阳明燥金司天之年的初之气也可以出现脾病的症状。由于如此,尽管这两种不同情况的年份各自有其气候和物候上的不同特点,但从牌土受邪这一点来说则是相同的,所以原文谓:“太角与上商同。”      
    (16)上微则气逆,其病吐利      
     “上微”,指君火或相火司天之年。六十年中岁运属于木运太过而又是火气司天之年有千申、壬午、壬寅、壬子等四年。“气逆”,指气上逆:临床上所常见的呕吐、反酸、咳嗽、气喘、眩晕等都常属于气逆的表现。“吐利”,即吐泻。“上微则气逆,其病吐利”,意即木运太过之年,这一年的春天本来就风气偏胜,气温偏高,如果再碰匕火气司天之年,则这一年中在气候_L就会比较热,人体脏腑中肺和大肠,脾和胃都会因此出现火热现象而在临床上表现出上述呕吐、反酸、咳嗽、气喘、眩晕等症状。《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所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子热”等病机分析,即由此演化而来。  
    (17)不务其德则收气复,秋气劲切,甚则肃杀,清气大至,草木雕零,邪乃伤用   
    这一段是对术运太过之年中气候、物候以及人体疾病方面的反常现象的总结。    
    “不务其德”,指木运太过之年,风气偏胜,温热太过的反常气候变化:“收气复”,“收气”,指金气、秋气,意即木运太过则金气来复。“秋气劲切……清气大至”,指在金气来复时,可以出现暴凉现象。“甚则肃杀……草木凋零”,指在气候暴凉时所出现的树凋叶落的自然景象。“邪乃伤肝”,指在这种反常的气候变化中人体的肝就会受到损伤而发生疾病。总的来说就是木运太过之年,这一年的春天里,在气候上风气偏胜,气温偏高,在物候上木类的动植物在胎孕生长上受到影响。在疾病上肝气偏盛,临床上可以出现各种肝气上逆的症状和体征上由于胜复乘侮的原因,除以上所述气候、物候、疾病上的反常变化而外,在气候上长夏可以出现雨水失调,秋天出现气温过凉,在物候上出现成熟不全,草水凋零;在疾病方面出现脾病、肺病等等。

    【原文】    
    赫曦之纪(1),是谓蕃茂(2),阴气内化,阳气外荣,炎署施化,物得以昌(3),其化长,其气高,其政动,其令明显(4),其动炎灼妄扰,其德喧暑郁蒸,其变炎烈沸腾(5),其谷麦豆,其畜羊黄,其果杏栗,其色赤白玄,其味苦辛戍(6),其象夏(7)'其经手少阴太阳,手厥阴少阳,其藏心肺(8),其虫羽鳞(9),其物脉(10),其病笑疟疮疡血流狂妄目赤(11),上羽与正徽同(12)其收齐(13),其病疽(14),上微而收气后也(15),暴烈其,改,藏气乃复,叶见凝惨,甚则雨水霜雹切寒,邪伤心(16)。      
    【讲解】      
     (1)赫曦之纪      
    “赫曦之纪”,即火运太过之年。六十年中岁运属于火运太过之年者有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等六年。其中除戊辰、戊戌两年由于司天之气为水,运太过而被抑可以构成平气之年不计在内以外,实际火运太过之年只有四年。      
    (2)是谓蕃茂      
    “蕃茂”,指生长茂盛。这里指夏季里万物生长茂盛欣欣向荣。《四气调神大论》云:“夏三月,此谓蕃秀。”王冰注:“蕃,茂也,盛也,秀,华也,美也。”“茂”与此义同。      
    (3)阴气内化,阳气外荣,炎暑施化,物得以昌    
    这一段是淡夏季万物生长茂盛的道理。“阴气内化”,指物质本身发生了内在的变化。“阳气外荣”,指春天里阳气对它的影响。“炎暑施化”,指夏季里气候炎热对它的作用。“物得以昌”,指万物因此而生长茂盛,欣欣向荣。全句意即自然界万物之所以能春生夏长,欣欣向荣,与气温的逐渐增高密切相关。王冰在《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句后注云:“阳自春生,至夏洪盛,物生以长,故蕃秀也。”本节“阴气内化,阳气外荣妙句后王冰注云:“阴阳之气,得其序也。”均属此义。      
    (5)其化长,其气高,其政动,其令明显    
    “其化长”,指夏季里物候变化主要表现为长,“其气高”,指夏季里阳气旺盛,亦即“火日炎上”之意。“其政动”,指夏季里生长变化很快。王冰注云:“革易其象不常也。”其令明显,指夏季里阳光充足明亮。以上所述均系夏季里正常的气候及物候现象。关于为什么把这些正常现象放在“赫曦之纪”中来叙述,其解释与前述“发生之纪”相同。    
    (5)其动炎灼妄扰,其德暄暑郁蒸,其变炎烈沸腾  
    此处是指火运太过之年的气候及物候的反常现象。“其动炎灼妄扰”,指火运太过之年,天气过度炎热而出现的炎灼扰动现象。“其变炎烈沸腾”,是形容火运太过之年极度炎热的自然景象,意即火运太过之年,气候极度炎热,有如水被煮沸时的滚滚热流。“其德暄暑郁”,则是指正常的夏令气候。此处是用以与火运太过之年的反常气候变化作对照。总的来说就是火运太过之年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该年的夏季过于炎热。    
    (6)其谷麦豆,其畜羊撬,其果杏栗,其色赤白玄,其味苦辛咸    
    “麦”为火之谷,“豆,为水之谷,“羊”为火之畜,“彘”为水之畜;“杏”为火之果,“栗”为水之果;“赤”为火之色,“白”为金之色,“玄”为水之色,“苦”为火之味,“辛”为金之昧,“咸”为水之味。全句意即火运太过之年,由于火运太过,乘金侮水以及胜复的原因,所以在火运太过之年,不但火类有关动植物生长收成受到影响,而且金类和水类的有关动植物的生长收成也要受到影响。  
    (7)其象夏    
    意即木运太过之年,其气候物候反常变化主要表现在该年夏天。“其象夏”,其义与前述之l}其应夏”相同。      
    (8)其经手少阴太阳,手厥阴少阳,其藏心肺      
    “手少阴太阳”,即人体经脉巾的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手厥阴少阳”,即人体经脉中的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其经手少阴太阳,手厥阴少阳”,意即火运太过之年,人体疾病在经络方面的表现,主要是表现在手少阴心经和乎太阳小肠经。由于手厥阴属于心包络,与心密切相关,代心用事,因此也可以同时表现在手厥阴心包经。由于手厥阴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合,因此也可以同时表现在手少阳三焦经。  
    “其藏心肺”,意即火运太过之年,人体五脏中的心也相应火气偏盛而发生疾病,同时由于心气偏盛时可以乘肺而使肺也发生疾病。用五行概念来说,就是火胜可以乘金。全句意即火运太过之年,在人体疾病上首先要考虑心及其所属经络的疾病,同时由于五脏相关,脏腑相合,因此除了要考虑心病及其所属经络疾病以外,还要考虑相关的腑及其所属的相应经脉,同时还要考虑疾病的传变和其它脏腑的关系。      
    (9)其虫羽鳞      
    “羽”,即羽虫,属于火类,“鳞”,即鳞虫,属于水类。“其虫羽鳞”,意即火运太过之年,不但羽类动物的胎孕生长要受到影响,而且由于胜复乘侮的原因,鳞类劝物的胎孕生一长也要受到影响。      
    (10)其物脉濡      
    “脉”,即中多脉络的植物,属于火类;“濡”,即中多粘稠液体的植物,属于水类。“其物脉揣,,意即火运太过之年,不但中多脉络的植物在生长收成上要受到影响,而且由于胜复乘侮的原因,中多粘稠液体的植物也要受到影响。 
    (11)其病笑疟疮疡血流狂妄目赤    
    “笑”,指疾病临床表现以笑为特点,“疟”,即疟疾,“疮疡”,即皮肤生疮; “血流”,即出血性疾病,“狂妄”,即躁狂或妄言妄动,“目赤”,即眼睛红赤。这些症状从脏腑定位定性来看多属心病、热病。全句意即火运太过之年,人体心火亢盛,因此可以在临床上出现上述各种症状。      
    (I2)上羽与正徽同    
    “上羽”,即太阳寒水司天之年。“正微”,即火运平气之年。“上羽与正微同”,意即火运太过之年,如果该年的司天之气为水,由于运太过而被抑,太过之火被司天之气的水所抑制,则可以构成平气之年。例如戊辰、戊戍两年,就是因为“上羽与正微同”而构成平气之年的例证。        (13)其收齐    
    此句是承上句而言。“收”,指秋收之气,“齐”;指正常。“其收齐”,意即在“上羽与正微同”时,亦即火运太过之年而又逢太阳寒水司天时,由于火气被抑构成了平气,因此金就不被火乘,而秋令之气也就表现为正常所见。     
    (14)其病痓    
    此句也是承土句而言。“痓”,同痉,即痉病。《金厦要略·痉湿喝》谓:“病者,身热足寒,须项吸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日察,背反张者,痉病也。”这种病以颈项强急,口噪,背反张为特点。从定位上来说,与足太阳膀胱经有关,从定性上来说与外感寒邪有关。此句意即火运太过之年,虽然由于太阳寒水司天从而构成平气,似是由于寒水司天的本身是寒,因此又可因寒邪偏胜而发生另外的疚病a所以张隐庵注此云:“上羽之岁,乃太阳司天,痉者,太阳之为病也。”      
    (15)上徽而收气后也    
    “上微”,即少阴君火司天或少阳相火司天之年。“收气”,即金气,秋气。“上征而收气后也”,意即火运太过之年,如果该年的司天之气又是火,如此则火上加火,火气极度偏胜,火盛就一定要刑金,因此秋气必然要往后延退。这就是说遇到这种年份,该年的秋夭便应凉不凉,至而不至,严重反常。六十年中岁运属于火运太过的六年中又是火气司天之年者有戊寅、戊申、戊子、戊午等四年,而平气之年只有戊辰、戊戌两年,因此多数年份气候较热属于“上微而收气后”的年份。    
    (16)暴烈其政,藏气乃复,时见凝惨,甚则雨水霜雹切寒,邪伤心也    
    “暴烈其政”,指火运太过,对生物严重伤害。“藏气乃复”,“藏气”,即冬寒之气,意即火运太过之年,到了该年冬天就会出现寒气来复的异常寒冷气候。“时见凝惨,甚则雨水霜毯切寒”,送是指寒气来复时的自然景象。“切寒”,即十分寒冷。“邪伤心也”,指在寒气来复时的异常寒冷的反常气候中,人体的心气因此加重负担受到损害。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