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张献忠,清朝史书上给予的评价,重点是“残暴”这两个字,将四川百姓之死,几乎全部归咎于张献忠,比如透露了滔天杀气的“七杀碑”。当然,现代研究发现,张献忠屠川只是清朝的抹黑而已,清军屠杀的川民数量应该不低于张献忠(清军有过三次屠川)。 最有力的证据一:张献忠死于1646年,清军入关第二年就战死。他没时间屠川。 证据二,张献忠死后,四川大战近50年,大约在1690年四川战事平息,是四川老百姓与清军的战斗。如果说张献忠已经屠川,那么清军该一路凯歌占领四川就是,但是却打了近50年仗,李定国一度差点翻盘。 证据三,所谓的张献忠屠川的各种描述不可信,因为都不是四川的原住民,都是移民过去的,显而易见,他们没见过张屠川,却有各种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是清朝在移民过程,专门组织文人编的,以达到自己伟光正,动员老百姓移民的目的。 证据四,满清历来爱串改历史,明史案就是因为修史不符合满清的意图而引发的,修四库全书把中国历史改了个遍,所以,满清的任何历史记载都不能成为证据。 证据五,即便在如此严苛的历史环境中,四川仍然偷偷老百姓为张献忠立的庙。 证据六,至于所谓江口沉银,本人没见权威记载,姑且认为是有的,但是,银首饰绝对不是普通老百姓用得起的,即便现在,很多普通人家也没有很多的银首饰(何况明末百姓已经困苦近百年),所以,张献忠的确是杀富济贫,把蜀王抄家了的。如果真有这些首饰,绝大多数来源于地主富豪,不是屠川得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