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看病》:关于就医,医生都希望你知道的5件事

 书语人间 2020-05-31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这是书语人间为你解读的第472本书

《学会看病》

大家好呀~

今天,灵遥将为你带来一本新书,名字叫做《学会看病》。

如果可能,每一个人都希望这辈子都不和医院打交道,但是,就算是身体再健康的人,也免不了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

然而,一提到去医院看病,很多朋友都会心生许多疑惑,比如:

生病去医院,我该挂什么科室?

普通号、专家号、专家门诊应该如何选择?

住院、做手术的流程都有哪些?

我明明只是想要输个液,医生为什么还要给我安排那么多检查?好多还都好贵呀…… 

等等。

好在,这本书里,来自三甲医院的徐昊医生将结合自己的5年从医经历,一一为你解答从挂号、治疗到手术、住院等方方面面的疑问。

希望你能够在读了后,快速提高自己的「医商」,实现高效就医。

01.

看病第一步:这病要看吗?

一提起「看病」这件事,常常有不少朋友会遇到这样的困惑:

我这个头/肩膀/腰……,时好时坏的,昨天疼得个觉都睡不着,现在又啥事儿都没有,到底要不要去医院里看看呢?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痛的原因。

痛,说白了,就是敏感的组织纤维过度放电,或者说这些结构的放电处于正常范围内,但是人的心理感受发生了异常。

比方说,头痛,既有可能是因为血管破了、痉挛了、压迫到了,也有可能是脑膜发炎了,有炎症了,还有可能是最近心理压力大了,睡眠不好了,等等。

其中,如果你发现自己是突发的剧烈疼痛,持续不减,或者是长期反复疼痛,每一次发作的感受都比上一次更糟糕,那么,你便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小病给拖成了大病。

反之,如果是因为遇到突发事件导致的兴奋、悲伤、紧张等引起的头痛,睡一觉就好了的,就没有必要去医院了。

另外,灵遥想说,我们人体是经过20万年进化来的,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其实比你自个人想象中的更强大。

有的小毛病,如,拉肚子、感冒、头疼脑热,等等,都是自己能够靠着自愈力修复过来的。

再加上我们人好比「机器」,在上了年纪后,或多或少会出现「零件短路」等小毛病,所以,你如果偶尔出现不适,但能在自己控制范围内,那么也无需太过紧张,先尝试自我调理,如果能够自己搞定,便无需去医院里麻烦医生啦~

02.

看病第二步:号该怎么挂?

我们大家都知道,去医院里看病,第一件事便是挂号了。

相信,有很多朋友都会先去到分诊台,简单地向护士小姐姐描述一下自己身上哪里不舒服,然后,再根据护士小姐姐的建议,决定自己要挂哪个科室的号。

然而,有时候,你往往会发现,自己拿着挂号的号,走进了就诊时,并和医生聊了几句之后,他常常会把你给安排给另一个科室,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每个系统的疾病都是极其复杂的。

比如,高血压看上去是心血管系统的问题,但是仔细检查后会发现可能是肾功能不全、肾上腺素瘤等问题;

抑郁症看上去是情绪的问题,该挂精神科,但是,在经过系统检查后,又可能会发现是大脑中神经递质传递出了问题,该去神经内科接受治疗。

其次,医生虽然术业有专攻,但病人不会按学科来生病。

于是,一个心血管内科的医生如果在诊断中遇到了超出自己学科范围的意外情况,如,因为糖尿病导致视网膜脱落的患者,那么便必须要眼科医生的介入,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每当出现疑难杂症时,医院都会安排各个科室的专家来一同会诊,得出一个最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

说完了挂号科室后,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如何选医生。

很多患者,出于对医生技术的考虑,往往都会一上来便要求给自己找一个专家。

其实,初次就诊是不需要挂专家号的。且不说每家医院专家人数都十分有限,时间和价格都很高昂,大多数情况下,西医在看病的时候,都不会只听你的主诉,而是会先给你开出化验单,让你先做检查。

因此,你完全可以先挂一个普通科的大夫,拿到检查结果过,再找专家帮助确定病因,和治疗方案。

03.

看病第三步:

医生说的和网上说的不一样,咋办?

关于「看病」这件事,灵遥相信有不少朋友会和我一样:

在知道了自己是个什么病以后,为了更好地照顾自己,常常会上网查一些资料,或者和自己身边的病友交流一下病情。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医生和病友/网上说的居然说的完全不一样。

这可咋办?医生还值得信任吗?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医生是如何做出诊断的。

首先,临床医学虽然有它的局限性,但是,它始终是科学,有一套严谨的诊断标准。任何人都在做出诊断时,都必须遵循这套标准,绝不能张口「我认为」,闭口「我觉得」。

这些诊断依据,则主要来自各种各样的实验,如,动物实验、临床报道、随机病例研究、队列研究、随机对照研究、系统性综述等等,这些都是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的组成部分,且不同级别的证据,可信度不同。

其中,证据级别最高的,叫做「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即随机分配两组患者,一组用新药,一组用老药;谁用什么药是保密的,医生和患者都不知道(双盲实验)。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医生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给出评价。最后再揭开谜底,到底哪些患者用了哪些药。

这时,假如医生发现,使用新药的患者治愈率高、存活时间久,便说明药物有效,这种方法可以进行推广。

因此,你如果是道听途说的,那么,大概率是个人结合自身经验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适合你。

与此同时,你也不妨思考一下:既然这个治疗方法这么好,大医院的医生为什么都不用?正规药店里都买不到呢?

04.

看病第四步:

如果一定要动手术,该如何消除恐惧?

医生在结合生化数据和影像资料,完成了对你的诊断后,便会跟着对你提出吃药、打针、输液、手术等医疗建议了。一般来说,我们会在听到前三个时,欣然接受,在听到最后一个时,心生畏惧。

尤其是在家里人被医生告知「这个手术有一定风险,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时,很多人内心都会不自觉地咯噔一下,陷入「做与不做」的两难中。

毕竟,「手术」这个事儿,开弓没有回头箭,稍微出一点差池,那便是人财两空。

于是,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得了重大疾病的人,哪怕手术只有10%的失败风险,都不敢去赌。

而有的人,即便敢拿自己的生命下赌注,遇到自己家人躺上病床时,往往都会心生怯意,害怕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断送了家人的性命。

好在,面对这个两难,作者在书里给出了一个建议,即「预期寿命法」。

换句话说,同样是得了癌症,如果是在40岁得的,便要相信医生,相信自己的身体,勇敢赌一把,换往后余生的顺遂。反之,如果已经到了80岁,便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不要轻易上手术台。

如果这个需要手术的是你的家人,灵遥则建议你,听一下家里人的看法。如果对方想要去治疗,那么便要大力支持,反之,则要尊重对方的决定。这样,才能称得上是称职的「生命代理人」。

最后,你如果已经做出了接受手术的选择,那么就相信自己的医生,积极配合治疗吧。

有时候,你往往会发现,想要治好自己的病,除了医生的医术精不精湛,你愿不愿意配合医生,愿不愿意相信医生,都是很关键的一点。

因为,你在相信他时,不仅会愿意配合他的治疗方案,每天也会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对病情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

退一万步讲,医生们与你既无冤,又无仇,治死你或是你的家人对他们来说,真的没有半毛钱的好处,他也犯不着为了整你,给自己的行医生涯落上这么大一个污点。

所以,请相信他们吧~

05.

生死之间:

面对死亡,你做好准备了吗?

最后,灵遥想和你聊聊「生死」这个话题。

生与死的博弈,这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哲学与伦理学问题。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所在,因此,在中国,只要患者还有心跳,家属要求继续治疗,医生便没有说「放弃」的权力。

于是,面对大限将至的患者,很多家属们出于不舍,选择了变卖家产,来替自己的亲人续命。

每当看到这样新闻时,灵遥既能够理解他们为了留下至亲至爱之人,付出了的艰苦努力,又为这个患者感到心疼。

因为,一个患者身上被插满了各种各样的管子,往里面灌入维持生命的药物、血浆、抽出身体中的废液时,他和家属往往都是痛苦异常的。

这样的状态,有时甚至可以用「生不如死」来形容。

因此,我们真的很有必要在合适的时间,与最亲密的人讨论一下死亡问题,决定是否要进行抢救,是否要上呼吸机、是否接受植物人状态,甚至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允许家属同意放弃治疗自己。

因为,医学即便是再发达,也始终有它的「局限性」。我们只有学会去尊重这种局限性,然后把握好有限的光阴,专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才是真正的不枉此生。

以上,便是全书的内容。

祝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