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沿着神农氏的足迹之葶苈子

 世界因利而精彩 2020-05-31

味辛寒。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一名大室,一名大适。生平泽,及田野。

  《名医》曰:一名下历,一名蒿,生藁城,立夏后,采实阴干,得酒良。

案《说文》云:亭历也。《广雅》云:狗荠,大室,亭苈也。《尔雅》云:,亭历。郭璞云:实叶皆似芥。《淮南子》缪称训云:亭历愈张。西京杂记云:亭历死于盛夏。

葶苈子的苦寒之性,大泻肺中痰水,同时把这些痰水通过肺脏别通的膀胱,也就是水之下游排出体外。所以葶苈子的功效为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里头,有个葶苈大枣泻肺汤。就葶苈子和大枣两味药,通过葶苈子配大枣,利用葶苈子大泻肺中水饮痰火。肺中水饮痰火一祛,才能,然后再用大枣来缓其急,培补正气。别看只有简单的两味药但是它攻守兼备,扶正邪。痰饮去,正气生,那么喘息自然

《名医别录》上讲:“葶苈子下膀胱水,伏留热气,皮间邪水上出,面目浮肿,身暴中风热痱痒,利小腹。所以我们看到《金匮要略》里有一个己椒苈黄丸,主要用于水饮积聚脘腹,肠间有声,腹满便秘等病症。

所以我们看到胸膈中痰浊壅盛,喘满不得卧,还是腹中有积水积液,小便不利,甚至通身肿满,水气不下行,引起的各类实证,都会想到葶苈子,性急力猛,可以从上到下,打开痰水下行的通道,水道通畅了,那么痰浊水饮也就会很自然的排出体外膀胱也是同理,一旦把膀胱水气的通道理顺,那么肿满自消。

己椒苈黄丸防己椒目葶苈大黄组成。葶苈子从肺开始泻痰水,肺气降,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痰浊水饮从上游一路往下,然后下注膀胱。葶苈子还能把膀胱打开,把痰浊水饮排出体外,而大黄是从中焦胃肠开始泻,走的是谷道。阳明胃气降,则诸经之气随之而降。所以大黄它开的是肠道谷物下行之通路。

所以李东垣讲:“葶苈大降气,与辛酸同用以导肿气。本草十剂云: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此二味皆大苦寒,一泄血闭,一泄气闭。盖葶苈之苦寒,气味俱厚,不减大黄,又性过于诸药,以泄阳分肺中之闭,亦能泄大便,为体轻象阳故也。

大黄和葶苈子极苦极寒,有泻无补,而且它走而不守,对于脾胃虚弱,正气不足者,应该慎用之。

唐容川认为:“葶苈子多油,所以能滑利,又有辛味,巴豆有些相似,味苦,与大黄之苦而滑润相似,所以葶苈子隐含巴豆大黄二者之性,故能大泻肺中之痰饮脓血,性极速降,是猛药类,故仲景配以大枣补之,入药前须要炒过,不炒则不香,不能散。

禁忌:肿满由脾虚不能制水,小便不通,由膀胱虚无气以化者均忌,肺气虚者亦忌,宜大枣为辅、恶僵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