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律诗阅读笔记(五)

 虹72 2020-05-31

转自:丘劲生的博客

五、关于诗句的语序

  阅读《三百首》可以发现,律诗诗句中的语序与平常讲话有时会有不同,有些动词可以如日本语一样后置,有些词的词性可以灵活理解,语序可以倒装。

  如钱起的《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首联的“带”、“生”两字,分别是“环绕于”和“生于”的意思,即“山泉沟壑像带子一样环绕着小屋,云霞从墙上薜萝中升起”,“薜帷”不是“生”的宾语,从视觉来说反而更像是主语,即“薜帷”生出“云霞”。颔联是倒装句式,“竹怜”和“山爱”,其中的“怜”和“爱”不作动词而是作形容词用,是说“新雨后”的竹林、“夕阳时”的青山更加令人怜爱。又如祖咏的《望蓟门》,“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其中第三、四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的“生”、“动”两字,是主语后置的动词,不能按日常语序理解为“寒光生积雪”,“曙色动危旌”,而应该分别理解为“积雪上反射出寒光”和“高悬的旗帜在曙色中闪动”。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四,“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其中的“巢水鹤”、“走村翁”则是主谓倒置,动作的主体在动词后面,是“水鹤巢于杉松”、“村翁四时走动”。王维的《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其中第一、二句“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实际上是说“楚塞接三湘,荆门通九派”,是补语前置;第五、六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也类似,其中的“浮”,需理解为“浮于”;“动”,应理解为“动于”,即“郡邑好像在前浦上漂浮”,“波澜好像在远空涌动”。杜甫的《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第五、六句,一般口语语序是“市远盘飧无兼味,家贫樽酒只旧醅”,但为了符合平仄要求,把“盘飧无兼味,樽酒只旧醅”的原因“市远”和“家贫”分别插在两句中间。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中第三、四句“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则是宾语前置,“寻”的宾语是“草”,见的宾语是“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