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纯真的笑容(写在六·一之前)

 布鲁斯邓bdtcis 2020-05-31

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因为一张能把人融化的照片,我萌发了写这篇文章的念头。照片上的孩子,还不到一岁,真正处于懵懵懂懂的年月,抓起任何东西,都往嘴里塞。吃东西时,他很快乐。

对一个还不到一岁孩子来说,他对在别人面前表演,完全没有概念。他用不着讨好任何人而装作很开心。他也不用在他人面前表现得聪明,来博得他人的赞许。他只需要讨好自己,让自己高兴就行。

一、从孩子身上,能学到什么?

照片上的孩子,手里拿着一小块水果,吃了一口,涎水顺着嘴角流下来。这块水果应该带有甜味。尝到甜头的这孩子,仰头笑了,笑得那么投入和沉迷,完全不在乎身在何处,又是在谁面前。

简单的食物,就能吃得很开心。不需要去五星级酒店,请特级厨师,用很难获得的食材,做大餐,才能吃得开心。也不需要坐在摩天大楼的餐厅里,透过玻璃窗,看着忙碌的城市,享受这一顿用餐。

成年人如果有心事,或者为某件事焦躁不安,肯定吃不下饭,或者“食之无味”。有人吃饭时喝点酒,讲起某些事,不知不觉地就哭起来。或者大声骂起来。或者发酒疯,将餐桌掀掉。

吃饭这一件如此简单,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事,自我们渐渐长大后,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快乐了。

孩子们一开始不知道有什么区别,都是成年人言传身教,告诉他们食物的种类和餐厅的名字。孩子与孩子之间,相互传播着从成年人那里听到的关于饮食的知识。于是,小孩子之间相互攀比起来:昨天我去了某某地方的某某餐厅。

从吃出发,比较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和开车子,用的学习用具和课业之外的玩具。我想,大部分孩子长大后的理想,应该是“吃好吃的,穿好看的衣服,住漂亮的房子”。有一部分文学青年的理想,是在海边有一所房子,每天迎着海风醒来。

童年里缺少什么,成年后,便会拼命追求童年缺乏却极其渴望的东西。其中包括:一个稳定可靠,值得信任的安全环境。如果没有,便开始演戏。每个人都不喜欢被人欺骗,但总在有意无意间耍点小聪明,以防他人欺骗自己。商业社会最值钱的是信用,问题是,我们似乎不擅于建立信用,却一再用小聪明毁掉了信用。

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的东西,我认为可以包括:快乐可以很简单,对品牌无知;自我关怀,不需要去考虑在他人面前表现或表演自己。获取和享用给你带来快乐的东西,而不是他人认为你应该拥有的东西。对虚名没有感觉。对饮食和玩乐的场所,没有要求。最大的快乐或许是,努力自己站起来,扶着墙往前走了几米远的路。最后,最重要的是,随时随地哈哈大笑,而不需要别人逗你开心,或者花点心思取悦于你。自己就能很快乐。

二、我们能为孩子做什么?

1、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多花时间陪孩子。可以跟孩子一起玩:爬树、荡秋千、下到水里摸鱼、做拼图游戏。也可以看着孩子玩,当他有需要时,帮他一把。当他难以选择时,给他些建议,让他自己选择。

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多陪陪他们,对中国的儿童来说,是奢侈。现在,情况确实好了很多,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能经常有父母陪在身边,给他们安全感。可是,当我想到了城乡差别,想到万千奋斗在一线的年轻人,他们几乎没有假期,连成年人之间都很少有时间相聚,又何况陪自己的孩子呢?

2、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爸爸除了是孩子的银行和信用卡,还可以是孩子的依靠,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我遇到过好几个父子关系不融洽的同事。明明孩子已经二十多岁了,有的甚至三十多岁了,做父亲的,还骂自己儿子没用,没出息。

一个人自己拿主意多了,长大了,自然很擅长拿主意。一个人独立完成任务时间久了,长大了,自然知道怎么去寻求帮助,达成自己的目标。一个没有机会发展自我的孩子,长大后难免不成为一具木偶,被父母一直骂“不长进”。

我觉得遗憾的是,有一部分父母试图控制自己的孩子,以自己的标准来塑造孩子的性格,而不是让孩子顺从他的天性。成年后,进入一家单位工作,公司以公司的制度来约束员工,给他分配任务,希望他像机器人一样,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并以KPI进行考核。从养孩子,到单位用人,都在把人当机器用。

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一批唯唯诺诺、推诿敷衍的员工。每个人都害怕犯错误,这种恐惧,从儿童时期开始,植根于潜意识中。错了就要挨骂,挨罚,挨打。工作中犯错了,要写检讨、罚款。惩罚式教育和惩罚式工作氛围,塑造了我们深怀恐惧的人格,没有谁觉得安全。这就会引发两个后果:逮住错误,告密,打击他人;遇到问题,推卸责任,跟我无关。

如果孩子在童年期,有父母营造安全和信任的氛围,他就敢于去探索未知,磨练自己的双手和头脑。他敢于用自己的观察和判断,去处理事情,而不是等着父母发号施令。这是我的猜想。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对生活更有期待,更愿意自己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而不是等着父母、老师和领导安排。

一些研究说,小时候有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更愿意冒险和试错,也就更能做出大成就来。

这跟种子差不多。当种子落在石头上,没有水分和土壤,不具备生长发育的条件,它只能等待时机,什么也不做。当种子落在土壤中,它就会生根发芽,最后长成灌木丛或参天大树。

3、言传身教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到各种任命。对于每一次任命,都会有类似的要求:

(1)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2)限期把事情搞成。

(3)奖励或惩罚。奖励是假,因为一般完不成。惩罚是真。惩罚一方面是为了显示权威,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你恐惧。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如果失败了,怎么办?没有必成的事。唯一的选择是弄虚作假。

“限期把事情做成”,如果在规定期限内做不成,怎么办?走捷径,弄虚作假。做容易成功的事,避重就轻。找立即能得到回报的事,回避需要长期努力也不一定有回报的事。

完不成或延期完成了,要惩罚了怎么办?弄虚作假,糊弄过去。

我们为自己设置的规则,塑造了我们的人格特质:

柿子挑软的捏;追求短期利益;弄虚作假;糊弄人。

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再也不要这么教育了。新的规定可以是:

(1)做你认为有价值的事,成败不管。文明的成就,是吃饱喝足后,有时间钻研兴趣爱好。而不是吃饱喝足后,比谁吃得更好、穿得更好,这个就没完没了了。

(2)长期专注地去做,没有期限。

(3)没有奖励,你自己奖励自己。没有惩罚,你承担因你所做之事的结果。需要赞赏和掌声才能继续做的事,不是你真正热爱的事。因为害怕惩罚而去做的事,你难免不会弄虚作假,糊弄人。

4、送给每一个孩子

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根据百度的说法,0-14岁都算儿童。201961日以后出生的孩子,明天是你们度过的第一个儿童节。祝所有14岁以下的儿童,节日快乐!

我有信心,二十年后的世界,会因为有你们,而变得完全不同。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容错性,更少的攀比和迷茫,更少的炫耀性消费和行为艺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