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冯佳志 通讯员孟杰) “检查结果都正常,血糖控制的很好,不用吃药,继续控制饮食、坚持锻炼、按时复查。”5月29日,在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张社锋对前来复查的糖尿病患者赵先生说。 听到复查结果,赵先生激动不已,难掩对中医药的崇拜。2012年的秋天,47岁的赵先生检查空腹血糖值17mmol/l。他及时接受中医药治疗控制血糖,8年来不用吃药,不用注射胰岛素,始终处于“无药缓解期”。 “我怎么会得糖尿病?去年还好好的啊?难道要打胰岛素了吗?这可怎么办?”焦急的赵先生不愿长期用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找张社峰用中医药的办法治疗。 经过详细的问诊检查,张社峰告诉赵先生:血糖急剧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他的不良生活习惯。原来,刚过去的夏天,本来就体型偏胖的赵先生,经常晚餐就是吃上半个西瓜,要不就是啤酒烧烤,进食过多运化不及,积而化热,体现在指标上是血糖值爆表。张社峰进一步向赵先生解释道:在临床中,这属于新发糖尿病,也就是从血糖值正常到超标,时间在1年左右,尽管赵先生现在血糖值比较高,但是病程短,是中药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机,配合生活方式干预,是有望恢复到正常指标的。 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张社峰从“辨病、辨证、辨体”三位一体出发辨证施治:赵先生的情况属于脾瘅(肥胖型)和消瘅(消瘦型)两大类型中的脾瘅,证属脾热,随即以葛根芩连汤、大柴胡汤为主方,并辨体灵活增减药味与药量,加上特色院内制剂,服药2个月;配合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清热消积,解毒降糖;间隔使用胰岛素泵,以强化血糖控制,解除高糖毒性,修复胰岛功能。结合健康教育,赵先生积极配合,按照医嘱,每天练习八段锦,至少30分钟;严格控制饮食,降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量,适当多吃蔬菜和瘦肉、蛋、奶,提高纤维素和蛋白质摄入量。治疗第3个月,完全停药、停用胰岛素,赵先生血糖恢复正常。张社锋告诉患者,此时已进入“无药缓解期”,要继续控制饮食、坚持锻炼、按时复查。 及时的完美“逆袭”,帮助他免去了不少老“糖友”的困扰:吃磺脲类药物(促泌剂),经常会导致胖人更胖;用药量控制不好又可能导致低血糖;更郁闷的是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随时间推移,不但使用剂量需要越来越大,作用却越来越小,最后只能崩溃无奈打胰岛素。 张社峰提示,糖尿病的治疗要区分类型与阶段,不可一概而论。对于“新发糖尿病”患者,及时精准进行辨证辨体中医药调治,能较有效地控制病程,让更多的患者延缓使用磺脲类药物的时间,减少促泌剂的使用;但对于病程较长(五年以上)的“糖友”来说,除了要控制血糖以外,还要及时治疗并发症。 “张大夫让我看到了中医的厉害,两会上特别提到‘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确实应该让更多老百姓受益。”赵先生说。“现在我不但自己信中医用中医,还会向周围有需要的人推荐,已经成中医药的义务宣传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