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病三要素之必须辨证分析

 后花园中医茶社 2020-06-01

​必须辨证分析我曾多次说过中医治病必须辨证施治。《内经》讲“审察病机”,“谨守病

机”,就是强调辨证分析。不能辨证的医生是没有上水平的医生,只有懂得辨证法则,懂得灵活辨证的医生才是高手,才能治好有些西医都治不好的疾病,才有能力问津疑难杂症。辨证的前提是什么?辨证的前提就是抓住主病和主症,这是第一要素。比如一个病人如果是关节痛,就要按照关节痛这个主症来辨证。腰痛、腹痛、泄泻、呕吐等疾病也都应该这样针对主症来辨证。比如头痛,分为外感、内伤头痛,外感头痛中有风寒、风热、风湿等证型,内伤头痛中有瘀血、痰浊、肝火、气虚、血虚、风阳上亢等证型。我们在临床上就要辨证分析疾病属于哪一证型,对每一个疾病都是要辨证的。一般医生治感冒用感冒胶囊、白加黑,老百姓自己都会。其实中医治感冒不能这样,必须分清风热、、夹湿、夹暑、夹燥、气虚感冒,用方不一样,绝不是一个方子能治好所有的感冒。一个简单的感冒都是这样,那还有其他更严重、更复杂的疾病何尝又不是这样呢?《内经》曰“司外揣内”,即从外在的表现来推测内在的病变。所以我们中医治病的正确途径就是把病人外在的表现、症状进行综合分析,来推测内在的哪一脏腑的病变,这就是我们治病中审查病机的关键所在。辨证的法则很多,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脉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等。这么多、这么复杂的辨证法则,其关键只有两个,一个是辨别病邪的性质,简称辨病性;一个是辨别病变的部位,简称辨病位。辨病性中,外在的有风、寒、暑、湿、燥、火;内在的有血、痰饮、食积、情志因素等。无论是外感的还是内伤的,每一个疾病性质都要搞清楚。辨病位,首先要从大体上讲,辨表证还是里证,是外感还是内伤。外感病要按照六经、卫气营血辨证;内伤病则必须按照脏腑辨证。我们中医一贯以五脏为核心,五脏称为五脏系统,我们辨别病变的部位必须弄清楚属于五脏的哪一系统,这个大方向要清楚。如果这个搞错了,用药就会南辕北辙。因此,病位是非常重要的,我之前举了头痛的例子,要问清楚头痛的部位,而后判断其归经。根据发病的不同部位、病人表现的不同部位来推测脏腑经脉归属,这就是辨证的关键。我们对每一个医生都这样讲,我们不能从表面现象去用一个方治疗所有疾病,那是不可能的,是治不好病的。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举几个。今年年初的时候,我治疗了一个60多岁的病人,70天时间消瘦了21斤,每天平均消瘦3两,家里人很着急,监测血糖、尿糖都不高,在医院做了很多检查都没发现什么原因。但是病人有个毛病就是一直想吃东西,每次吃不了多少,吃了没多久就饿了,这叫“少食善饥”,同时伴有口干,大便稍干不秘,舌红少苔,脉细。抓住如上主症,辨证为胃阴虚证,方用吴鞠通的益胃汤,药物有:沙参、麦冬、玉竹、生地黄、冰糖。半个月后病人复诊,口干和饥饿感明显好转,体重未再减轻,再服药半月后病人彻底治愈了。这就是辨证:首先病位在胃,其次病性是阴虚,这样一下子就解决了问题再讲一个消瘦病症的例子。一个30多岁的病人,姓吴,4年时间消瘦了30斤,每年体重递减7斤,看病的时候他只有80余斤。患者的症状是精神疲倦,大便溏,一天2~3次,大便中时夹有菜叶,完谷不化,舌苔薄白,脉细。这叫飧泄,这是个典型的脾气虚证。选方参苓白术散加干姜治愈。有次从儿童医院转来了两个腹泻的小孩,两个小孩的共同症状都是发热、腹泻。第一个小孩子,发热,体温38℃,腹泻,解稀水样便,舌苔薄白,方用柴苓汤,即小柴胡汤合四苓散。第二个小孩,发热,体温在38℃以上,腹泻,解黄色大便,舌苔黄,纹紫,方用葛根芩连汤。表面上看两个患儿都是因外感引起的发热、腹泻,可是前者是外感夹湿,后者是外感从内热,挟热下利,所以两者用方不一样。两个小孩都是在吃完第1付药后退热,第2付止泻,第3付即痊愈。所以说,中医看病关键要看会不会辨证,四诊是前提,我们将四诊的资料综合分析就是辨证。辨证的关键第一是弄清病邪性质,第二是弄清病变部位。只要把这两者抓住了,在临床中治病就有办法了。无论是大病小病,并且越是疑难病,越要注意这一点,这就是中医治病的奥妙所在。有些医生为病人服务的态度很好,但是没看好病,这不算是医德好,真正的医德是切实帮病人解决实际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