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临床精要 (病 因 病 机)5.1.1.【病因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

 昵称1Z7nN02j 2022-02-27

原创 宏五学堂 宏五学堂 2021-09-18 04:29

图片

图片

第四章 病 因 病 机

病因学说是《内经》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分类及特点的基本理论。《内经》认为人体患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强调邪气的致病性,又重视正气的抗病防病作用.认为体质对发病倾向具有重要影响,《内经》这种关于病因学说的基本观点,为后世r中医学术所继承.成为中医疾病观的鲜明特色,有效地指导中医临床防治疾病的实践。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内经》病机学说的内容及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特点奠定了中医病机学说的基础,经过后世的继承并进一步发展,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中医病机学理论体系。

第 一节 病 因

一、三部之气,所伤异类

【原文】

《灵枢·百病始生》∶黄帝问于岐伯曰∶夫 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l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121,所伤异类,愿闻其会。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 阳3,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洪【i',不可胜数。

【注释】

1】清湿∶寒湿.指寒湿邪气。清,通"清",寒也。

「2】 三部之气∶即伤于肌表上部的风雨,伤于肌表下部的寒湿,伤于五脏的喜怒等邪气。【3】 阴、阳∶指发病部位。阴,即里,体内。阳,即外,体表。【4】淫洗∶浸淫播散。淫,浸淫。洗,同"溢",播散、泛滥之意。【语译】

黄帝问岐歧伯;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是由干风雨寒暑湿等六浮邪气侵袭和喜怒过激等情法所伤而导致。喜怒没有节制,会损伤内脏;风雨之邪,伤及人体上部;寒湿之邪,伤i及人体的下部。三部之气,伤害人体的部位各不相同,我想听听其中的道理。岐伯同答说∶三部之气性质不同,故邪气伤人,有的先发生在阴分,有的先发生在阳分,让我来谈谈其中的道理∶喜怒不节等情志过激因素多伤五脏,五脏属阴,所以病发于阴;寒湿之邪容易乘虚侵袭人体的下部.所以病发于下;风雨之邪容易乘虚侵袭人体的上部,所以病发于上。这就是根据发病部位而划分的伤人三部的致病邪气,至于邪气侵袭人体后的蔓延变化,就更加复杂,难以计数了。

【经文分析】

病因分类与发病部位的关系

本篇将病因分为天之风雨寒暑、地之清湿,以及喜怒失节等情志过激。由于这些病因来源及性质不同,伤害人体的部位也就有差异,风雨多伤及 上部,寒湿多伤及下部,而情志不节则多伤及内脏,说明发病初期病邪作用性质与病变部位有密切的关系。此外病因不同,发病部位也有阴阳之分∶喜怒七情内伤五脏,则病起于阴(中);外感风雨与清湿,虽然有伤人上部、下部之不同,但都伤人体表,都是病从外入,故谓病生于阳。

这种"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的病因分类法开创了中医病因学按外感、内伤而分类的先河,为后世医家认识、分类病因奠定了基础。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论》云∶"然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干脏腑,分外所因;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尽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乃至虎狼毒虫,金疮跤折,症忤附着,畏压溺等,有悖常理,为不内不外因。"明确地提出"三因学说"。临证时,可遵循《内经》这一发病思想,根据患者早期症状{现的部位,判断致病邪气,审证求因,指导辨证论治。一般而言外感(六淫),病先起于阳,传变规律是由表入里,辨证多为实证、表证,治疗以解表、祛邪为主;内伤(七情),病先起于阴,传变规律是脏腑相传,辨证多为虚证、里证,治疗则以调理脏腑为主。

图片

已无更多数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