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的歌 1955年以后 消灭四害

 二妮的家 2020-06-01

 

消四害  灭四害

四害是个大妖怪

人人动手消灭那四害

依儿呀呼嗨

1958年不仅要大炼钢铁,还要大张旗鼓宣传消灭四害。编成歌谣,到处传唱。什么是四害呢?苍蝇蚊子、老鼠麻雀。后来臭虫替代了麻雀。

那个时候人手一个苍蝇拍了,拍子是竹篾子编成的。拍子一物两用,谁家的孩子不听话淘气了,大人随手拿起拍子就打。打到人身上可是很疼的,我就挨苍蝇拍子打过。

不论在任何场所,男女身上的任何部位,只要看到一只苍蝇,啪的一声,拍子就打过去了,苍蝇也就应声落地,且被打的人虽然很尴尬却不生气(不能生气)。甚至出差的人不拿苍蝇拍是不准许上火车的。

不管是机关干部,还是工人、市民、小学生,每天上班上学都要交一条老鼠尾巴和20只苍蝇。蚊子就不用交了。至于小麻雀就要自己努力去“消灭了”,不必上交验收。

于是全民都行动起来,首先是消灭老鼠,见老鼠洞就挖,用水灌,用火熏,大呼小叫地追打老鼠,而逮到的老鼠却只要将那一条尾巴剁下来上交就可以了。老鼠的身体却丢得到处都是,反而臭气熏天招来了更多苍蝇,蛆虫。

消灭蚊子最好的时间是傍晚,每到傍晚,成群的蚊子嗡嗡叫着围着人叮咬。有的人家自己上山割来艾草,编成辫子挂在屋檐下,天黑时点燃,香烟缭绕,蚊子最怕,纷纷的掉到地上。

小学生抓不到老鼠,家长只好代劳,每天为孩子们准备好一条老鼠尾巴。

打苍蝇比较好完成任务。放学后我们二三个结伴守在厕所附近。一会儿功夫就可以打够20只了,装在火柴盒子里,交给老师查点。火柴盒是不能轻意丢弃的。需要反复使用,现在回想起来那样的做法是多么的不卫生。

小麻雀不招人待见,因为它们吃了田地里的庄稼,又成群结队地居住在屋檐下,成天叽叽喳喳不消停。人们张网撒米捕捉,撒把米把麻雀引进屋里关门关窗捕捉。爆炒油炸。

麻雀虽小肉却很好吃,人们也愿意消灭它们。后来不知道是那位科学家发现。麻雀少了,田地里庄稼害虫却增多了。经过调查研究才知道麻雀主要是以害虫为食,只吃少量的粮食,这才为小麻雀平反昭雪。可是有人已经打惯了,停不下手中的猎枪了。

尽管人们不停地想尽办法消灭老鼠、苍蝇、蚊子,怎么也消灭不完。生活困难的那几年,人们发现老鼠肉也挺好吃的,夜里人躺在床上,肚子空空辗转难眠。床底下老鼠跑来跑去吱吱的叫声使人更烦。我父亲便带领全家起床关好窗,堵好门缝,鞋底棍子齐打,结果折腾半夜打死了几只老鼠剥皮掏内脏,架锅煮老鼠肉。吃了喝了才又去睡觉,也许又困又累,肚子里有了点肉踏实地睡着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