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怪才郑板桥那么狂傲,为何破例给一个富商作画?教训深刻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0-06-01

大家好,我们又见面啦!我将为您揭开中国古代历史秘闻、世界历史真相,甚至是上古时期的历史档案揭秘,为您揭开最神秘的历史秘闻,还原历史真相。

1693年,明朝已经覆亡半个世纪,紫禁城里的龙椅上安坐着康熙皇帝。

这一年的十一月,江苏兴化一户姓郑的人家喜添新丁,生了个肥嘟嘟的男孩儿。

主人郑之本是个远近有名的儒者,廪生出身。他在家里开学习班谋生,日子虽然清贫,也还过得去。

郑之本费了一番脑筋,给新出生的儿子取名郑燮(xiè)。燮字的含义是谐和、调和。

郑之本自己的学问不小,为了儿子更好地成长,后来还是把他送到了学校读书。集体生活很重要。

郑燮九岁的时候,在父亲的指导下,已经可以写文章,作对子。

后来,这个聪明、勤奋的孩子终成大器,以诗、书、画三绝闻名天下。人们浑忘了他的原名,叫他郑板桥。

自古以来,越是造诣高的文人,越有个性。郑板桥的成长环境和他的与生俱来的正直,让他到老还是个愤青。

时代需要郑板桥这样的愤青。他不媚俗,不爱做官,恃才傲物,身上颇有一点“竹林七贤”那种气质。

郑板桥成名之后,他的另一个性情广为人知,也有待商榷。他对富人有意见,不管对方人品好坏,他一概鄙视之。

用今天的话来讲,郑板桥似乎有一种“仇富”心理。他不爱财,如果他愿意,完全可以卖字画成为富豪,可他偏不。

1723,郑板桥的父亲去世,他客居扬州十几年,以卖字画为生。

郑板桥给人写字作画,一是看心情,二是对方最好请他吃狗肉。郑板桥最爱吃的就是狗肉。

如果郑板桥心情好,或者讨字画的人请他吃一顿狗肉,他的字画往往不要钱。此外,郑板桥免费送给平民百姓的字画很多。

扬州是千载有名的烟柳繁华地,富豪云集。其中最阔气的当属盐商。

郑板桥的名气极大,很多人都以得到一幅他的字画为荣。盐商们有的是钱,如果自家豪华的厅堂挂一幅郑板桥的字画,那就更完美了。他们知道郑板桥对富人有意见,仍是纷纷派人向他求字画。出价甚高。

郑板桥对富人下的订单通常是断然拒绝。不过有时候经不起对方的死缠烂打,他也偶尔出单。当然,这种情况下郑板桥写的字大都是羞辱对方,谁让你们这么烦人。

有人说郑板桥是个天分极高的段子手,这话没错,郑板桥骂人的功夫堪称一流。

比如有一回,某个富商三番五次请郑板桥书写一块门匾。富商想要“雅闻起敬”四字,郑板桥却故意拆字,写成“牙门走苟”,嘲讽此人是官府的狗腿子。

即便是郑板桥的朋友是个富人,也免不了被他抢白。他有个朋友做生意发了财,请他赠送一首诗。郑板桥略一思索,挥毫而就,“钱难买竹一根,财多不得绿花盆。缺枝少叶没多笋,德少休要充斯文”。

毫不掩饰地骂人家德行不好,装斯文。也不知郑板桥的这位朋友作何反应。

就因为郑板桥的个性太鲜明,曾有个富豪为了得到他的字画,挖空心思,设了个骗局让他上钩。

一次,郑板桥出门踏青,到了一处僻静的地方。这里风景甚好,泉水叮咚,水边是碧油油的竹林。

郑板桥酷爱竹子,走过一座石桥观赏美景。不远处有一座简易的茅屋,还飘来阵阵诱人的狗肉香味。郑板桥馋涎欲滴,不由得举步走了过去。

进去一看,院子里种着花草,非常整洁。一个乡下人打扮的老头迎了出来,身边还有个童仆模样的少年。

老人的衣着朴素,却洗得一尘不染。郑板桥暗暗点头。老人很好客,招呼他进去歇息。

一番寒暄,老人说,贵客既然路过此处,不妨吃点家常便饭,家里刚煮了一锅狗肉。郑板桥大喜,也不推辞。童子端来香喷喷的狗肉,郑板桥狼吞虎咽大快朵颐。

吃完狗肉,童子又捧了茶水来。郑板桥和老人闲聊,说老人家你的房舍这么干净,厅堂的墙壁上却空无一物,为何不挂幅字画?

敢情郑板桥是吃人嘴软,有点不好意思,已经有心赠送老人墨宝。

老人不动声色说道:怪我眼界太高,普通的字画我瞧不上眼。扬州郑板桥的的字画妙绝天下,可是听说千金也难求他一字。

郑板桥笑道:好巧,在下就是郑燮,号板桥道人。在下性情怪癖,寻常百姓来求字画,必定不让他空手而去。只是在看不惯那些胡作非为、仗势欺人的富户。因此不给他们写字。既然和老人家有缘,今天给您多写几幅字吧。

老者大喜,吩咐童子取来笔墨。郑板桥当场挥毫泼墨,又是画又是写,忙活了半晌,几幅上佳的字画铺满了桌子。

老者一边看一边捻须微笑。临别时,老者报出自己的名字,希望郑板桥再把字画批上赠某某。郑板桥一定他的名字就愣了,这不是扬州著名的盐商吗?

老者笑笑说,天下重名的何其多,你误会了。郑板桥来不及多想,只好又往字画上题了字。

次日一早,有人敲郑板桥家的门,说大盐商某某邀您参加宴会。郑板桥满腹狐疑,过去一看,席上果然是昨天那个老者,取出一幅又一幅的郑板桥字画向客人们炫耀。

郑板桥很是惊愕,可是又作声不得,只好悻悻离开。此后,郑板桥自然多长了个心眼,再没人能骗到他了。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不知道这段历史是否让您有所触动,以史为鉴,让我们做更好的自己。我们下期不见不散!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现我们所想知道的真相,关注我,将为您展现历史真实的一面,一起探究古人的秘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