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幅画,一个家族,一个王朝之间的恩怨情仇爱恨纠葛

 昵称32901809 2020-06-01

一幅画,一个家族,一个王朝之间的恩怨情仇爱恨纠葛

东京开封的龙庭

一幅画,一个家族,一个王朝之间的恩怨情仇爱恨纠葛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古代画坛大师巨擘的艺术杰作,向来都是豪门权贵、帝王将相争相把玩,辗转易手的“收藏热门”。千百年来围绕这些国宝级珍品,不知上演了多少幕爱恨情仇、恩怨纠葛的动人故事。

当人们的目光转向一千年前的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因生动传神、气势恢宏地展现当时汴京“百科全书式”的风俗画卷,而荣耀成为北宋画坛不可逾越的标杆之作。

最早收藏这幅传世国宝的是走出“一相一后”,显赫朝野的河内向氏家族。伴随两度为相向敏中的曾孙女(向介姬)嫁给了宋神宗,历神、哲、徽三朝为皇后、皇太后,更是一举把家族荣耀推上辉煌巅峰。

而欣然为这幅旷世佳作“题名”的宋徽宗所在北宋,作为中国历史上科技进步、城市繁华、商业发达的“黄金时代”;由繁荣走向灭顶的特殊阶段,隐藏着诸多值得一探的王朝密码。

那么,《清明上河图》与项氏家族、徽宗所在的大宋王朝三者之间又有何瓜葛关联、抑或是非恩怨呢?

1

掩藏在《清明上河图》中的显赫向氏家族。

从这幅精工描绘的北宋不朽画卷题跋得知,该画完成之后并未第一时间进入皇家收藏(宋徽宗主编的《宣和画谱》未收录),而是被赵佶题名后赠送给对自己有“大恩”的向氏家族。

“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

其实,与向家对自己(赵佶)的天大恩典而言,这幅价值连城的“御赐”名画,简是“大巫见小巫”。

原来900年前的元符三年正月一天,曾经的文艺好青年赵佶,正在“端王府”痴迷于足球赋诗、书法绘画,意外被一个突发性的事件紧急召进皇宫,稀里糊涂被“推举为帝”。

皇太后坐帘下,谕端王云:“皇帝已弃天下,无子,端王当立。”王踧踖固辞,云:“申王居长,不敢当。”太后云:“申王病眼,次当立,不须辞。”……少选,卷帘,上顶帽被黄背子,即御坐。(《曾公遗录》)

24岁的宋哲宗英年驾崩后,正是向太后力排宰相章惇之议(章相认为赵佶轻佻,不可大用),拥立端王为帝,才有了史书上毁誉参半、大名鼎鼎的徽宗皇帝。

一幅画,一个家族,一个王朝之间的恩怨情仇爱恨纠葛

宋代的皇后画像

行文至此,不得不附带说说,蜚声北宋政坛、显赫一时的河内向氏家族。

《宋史》记载,喜欢字画收藏、著有《向氏评论图画记》(首次收录《清明上河图》)的向宗回出身名人之后,他的曾祖向敏中是赫赫有名的大宋王朝宰相。向敏中有子传亮等人,传亮有子经,经有子宗回、宗良,还有女向介姬,即后来鼎力扶持宋徽宗登基的向太后。

作为神宗钦圣宪肃向皇后,她是决策立赵佶为皇帝的最关键人物。

“帝仓卒晏驾,独决策迎端王,章惊异议,不能泪。”“徽宗立,……明年正月崩,年五十六。帝追念不已,乃数加恩两舅,宗良、宗回,皆位开府仪同三司,封郡王。”(《宋史》)

而得了个“天大馅饼”的赵佶,登基后对她感谢得无法言表。即便向太后驾鹤西去,徽宗 “爱屋及乌”,仍然对她的两个兄弟,自己的舅舅宗回、宗良,特别照顾,高官厚禄,赏赐颇丰。

譬如宋徽宗一次就慷慨地将包括《清明上河图》在内奇珍异宝赏给自己的舅舅向宗回,相当于一次就将能够买不止一架波音737的厚礼赏赐给大臣,这简直是天恩浩荡,令人涕零。

一幅画,一个家族,一个王朝之间的恩怨情仇爱恨纠葛

宋徽宗赵佶画像

2

惊世名作《清明上河图》诞生的背景,与徽宗皇帝的关系。

一、关于张择端。

除了张著题跋的寥寥数语,流传至今的文献上没有对张择端哪怕是“只言片语”的记载。只是这幅画落到向宗回手中后,才将《清明上河图》和张择端这一拥有傲人艺术才能的画家,于北宋崇宁初年记入《向氏评论图画记》中。

南宋词人周密称:向家“三代好古,多收法书、名画、古物……故尤物多归之”。宋徽宗又因追念向皇后,“数加恩两舅”,故此把名画赠给他是常理中事。爱好名画的向宗回也就把这幅画定为“神品”,记入《向氏评论图画记》。

北宋大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耀然问世,不仅是对彼时大宋国度中漕运和市井的繁荣的生动描述,更是对蓬勃兴起的重视商业发展、追求国富民强的经济制度的变相赞许。画家在《清明上河图》中对描绘酒店情有独钟,这一方面强调了粮源丰足,另一方面更渲染北宋市民阶层酒文化的繁荣,衬托了社会的繁华富足。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这幅画完成若干年后,龙颜大悦而挥笔题名的宋徽宗,却被金兵意外俘虏。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写尽东京无尽繁华的《清明上河图》,更像是20年后旋即覆灭之北宋王朝的“回光返照”。

一幅画,一个家族,一个王朝之间的恩怨情仇爱恨纠葛

北宋大画家张择端塑像

二、关于画卷名称由来。

这幅北宋写实艺术长卷,被公认为是着力表现徽宗时期政权稳定、经济繁荣、物阜民丰、欣欣向荣的政治文化产物,是以表现“太平时日”的祥瑞为基准的时代画卷。

徽宗时的“清明”一词,除了太平时日含义外,又被看作是有关祥瑞的词汇。

“上即位之三年,朝廷清明,百撰时叙,民安其生,风俗一变。”(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

“四时和日,玉烛气和。太平时日,清穆之世,又曰清明之世”(宋人任广《书叙指南》

三、张择端创作的动机。

不少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内容并非由画家自行决定,而是由幕后资助者(该画为徽宗)决定的;徽宗希望将自己的治世描绘成得自天恩、繁荣的理想都市;画卷突出人民生活富裕、国泰民安,所以不需要一切要塞、警备等防卫设备。地方与都市互动,二者相得益彰。儒家认为,只有在明君治世时代,才会出现这种世外桃源、繁华景象。

一幅画,一个家族,一个王朝之间的恩怨情仇爱恨纠葛

张择端的画作

3

成于皇权败于皇权,令人唏嘘的向氏家族大结局。

从张著的跋文和历料看,向家不仅是唯一提到并记载《清明上河图》的人,也是神宗皇帝的后族,更是在整个北宋时期世世代代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显赫家族。最早在朝廷中取得地位的向家人、振兴家族的灵魂人物是向敏中。宋史记载,才智过人的向敏中曾多次受到太宗和真宗赏识。

之一,宋太宗将向敏中列为“后备干部、重用名单”大加褒奖

太宗飞白书敏中洎张咏二名付中书,曰:“此二人,名臣也,朕将用之。”(《宋史》)

宋真宗也曾两次破例委任向敏中为宰相,换了常人一定得意忘形,大宴宾朋,高调炫耀。然而向敏中却头脑清醒,异常低调,如此天大喜讯,府上却没有宴请一人。皇帝感慨称赞,向敏中是堪当大任,非常称职的人选。

使人问庖中,今日有亲宾饮宴否,亦无一人。明日,具以所见对。帝曰:“向敏中大耐官职。”(《宋史》)

即便如此,向敏中却因与另一宰相张齐贤争娶富婆兼寡妇的(柴氏),被指责“洁之操蔑闻”,贬出京城。

之二,谨言慎行的一朝“国丈”向经,居然会成为神宗安抚人心的“替罪羊”、“冤大头”。

宋王朝为防止统治集团内乱,杜绝外戚干预朝政,制定了一整严格、绵密的祖制和家法,成为不可僭越、严格限制皇亲国戚的“权力牢笼”。

虽然显赫的向氏家族源自“向敏中仕途上一帆风顺,曾两度为相”,可是与皇室联姻(向介姬嫁给神宗),这使向氏家族成为名副其实的外戚之家。要知道有宋一代,社会舆论对外戚参政一直极为敏感。

神宗时王安石变法,由于急于求成、用人不当,加之天灾影响,导致民怨骤起。面对一片批评之声和人心惶惶的东京臣民,作为外戚显赫代表人物的向经首当其冲,尽管再谨言慎行,最终也未能避免生离死别的悲剧。

一幅画,一个家族,一个王朝之间的恩怨情仇爱恨纠葛

王安石画像

神宗当然无权对仁宗曹皇后的弟弟加以责斥,但是对自己的岳父则完全可以发难,以表明自己将守祖宗家法,不允许外戚介入朝政的决心。

更何况王安石旁敲侧击、以实例遣责外戚种种“胡作非为”,引发众官民普遍不满。

“如后族,即向经自来影占行人,因催行免行新法,遂依条收入。经尝以煤理会,不见听从。又曹佾买人木植不还钱。陛下试观此两事,即后族何缘不结造语言?”(《续资治通鉴长编》王安石言论)

为平息众怒、权力制衡,神宗只好拿老丈人开刀。熙宁七年秋天,向经被贬“出知青州”。其原因在于回避王安石所批评的外戚干预朝政,无论岳父向经是否参与都已经没有关系,重要的在于神宗找到一个既可“修人事”又不至于引起朝野“人情咨怨”的最佳处理方式。向经仕途遭遇如此重大打击,不久便在窝火和遗憾中离世。

之三、向太后兄弟向宗回的跌宕人生。

在向氏家族的中衰之际,向皇后的出现使得家族再次荣显。虽说徽宗皇帝给予了向太后最高的荣誉,也给其后人相当的恩宠,但也不乏帝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无情和变脸。

譬如《宋史·徽宗本纪》中就多次提到向宗回等人官职的升降。史书记载说“宗回少骄盗”,为平息流言蜚语,徽宗只好“削官爵流林州,行二日,听家居省答”。

大观二年(1108年)正月“徒封向宗回为汉东郡王”。同年九月“削向宗回官爵”。大观四年(1110年)六月“复向宗回为开府仪同三司、汉东郡王”。

正因为这件作品背后所笼罩的朝廷与外戚的层层关系,导致在北宋最后几十年间,知道此事件和《清明上河图》的关系的人也寥寥无几,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惟有向家自知。

一幅画,一个家族,一个王朝之间的恩怨情仇爱恨纠葛

宋徽宗的廋金体书法

4

表面繁华背后隐藏的深深危机。

随着北宋王朝一步步走向覆亡,《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向氏家族、宋徽宗的命运都受到极大的冲击,颠沛流离,际遇坎坷,令人唏嘘。

北宋末年,徽宗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费巨资的“花石纲”,在汴京修建金碧辉煌、耗资逾亿的皇家园林“艮岳”,大兴土木,极大耗费了民力和国力。

被元朝宰相脱脱客观评价成“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的宋徽宗,虽然精通艺术,书画造诣极高,但是用人方面却尤为糊涂和不精明。他重用的奸臣蔡京、宦官童贯等人,搜刮民脂民膏,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危机四伏。彼时内忧外患,强敌虎视眈眈,兵强马壮的金国阿骨打觊觎北宋的繁华和财富,不时大举南下,摧枯拉朽,数度威胁到帝国的首都安危。

北宋政权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而在一千年前开创、引领世界极简美学之先河、不愧为“千古一人”的杰出艺术人才的宋徽宗,却黔驴技穷,最终被屈辱俘虏。

从治国安邦方面,赵佶并非一个称职的好皇帝,他辜负了向太后冒风险、排众议的一片苦心,也验证了宰相章惇“赵佶为人轻佻,不可大用”的政治预言。

参考书籍:

《宋史》、《过程·空间宋代历史再探研》、《“清明上河图”新论》、《续资治通鉴长编》

一幅画,一个家族,一个王朝之间的恩怨情仇爱恨纠葛

二十四史中的宋朝曾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一幅画,一个家族,一个王朝之间的恩怨情仇爱恨纠葛

宋徽宗的画作《芙蓉锦鸡图》

一幅画,一个家族,一个王朝之间的恩怨情仇爱恨纠葛

多少真相掩盖在历史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