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检发现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切除后要注意什么?

 草容生 2020-06-02

体检发现肠息肉,很多人一看就慌了。

脑海里立马浮现出:它是什么?会不会癌变?要不要切除?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肠息肉”的世界!

什么是肠息肉?

在人体中,大肠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个部分。

肠息肉中,以结肠和直肠息肉最多见,即结肠、直肠黏膜表面的一种隆起性的病变,就像长在肠管内面的“肉疙瘩”。

在肠镜下,它的形态大小不一,小的只有几毫米,大的可有数厘米。有些长得像蘑菇,有些像桑葚,还有些甚至可以像爱心。数量上从1个至数个不等,甚至整条肠子都是,达百粒以上,如家族性息肉病。

它可以在结直肠任何一个地方茁壮成长,主要分为炎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种,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一般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

许多时候,即使肠子内长了息肉,身体一般没有明显的异常表现,许多人是在体检时才发现,检查肠息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肠镜检查。

为什么会长肠息肉?

肠息肉的致病因素非常多,可能是由原发疾病比如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等引起,发病率也可能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肠息肉与饮食密切相关,特别是近年来肠息肉年轻化,更是与不健康的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密切相关。有研究认为过度饮酒是发生结直肠腺瘤的高危因素。

部分肠息肉有遗传倾向,具有家族聚集性,一家人中会有多人存在肠息肉,在遗传机会上男女均等,没有性别的差异。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肠息肉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可有出血、便秘,腹泻等相关症状。

当短期内出现便秘,粘液便、腹泻或大便习惯和形状的改变(比如大便变细),都应引起高度重视,出血过多或长期慢性失血可有贫血症状。

若出现肠梗阻和肠套叠需急症手术。

临床症状因息肉部位不同,表现也有一定区别。

得了肠息肉,会变成肠癌吗?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前提,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生癌变。

一般而言,我们会将肠道息肉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非肿瘤性息肉一般就不会发生癌变,主要包括:

1 幼年性息肉:常见于幼儿,大多在10岁以下。多为单发,病理特征为大小不等的潴留性囊腔,是一种错构瘤。

2 炎性息肉:又称假性息肉。是大肠黏膜的溃疡在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及溃疡间黏膜下水肿,使正常黏膜表面逐渐隆起而形成。

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对于肠镜检查时发现一些直径较大、级别较高的(如 III 级腺瘤)腺瘤性息肉,医生常常会建议将其切除,以免遗留隐患。

切除后要注意什么?

1、息肉切除术后需休息3天,一般情况卧床,可下床大小便,每天散步2-3小时,需要强调的是卧床休息,但不代表24小时不下床,长时间卧床可导致静脉血栓并发症。

3天后可恢复日常活动。

1个月内不能进行负重工作及剧烈运动,避免伤口撕裂、钛夹脱落导致大出血。

2、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禁便秘及用力排便,防止过于用力导致创面出血及穿孔可能,有便秘病史的患者可以口服通便药物(如乳果糖口服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以保持大便通畅。

3、较大息肉创面较大时需要禁食1天(具体看医生建议),一般息肉切除需要禁食2-4小时,待麻醉完全清醒及无腹痛后,可进食全流质1天。

如仍无腹痛及便血情况,可过度到半流少渣饮食3天。

3天后可普通饮食。忌烟酒、酸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

4、无论何时出现突发腹痛及便鲜血、黑便、头晕等及时就医,以防穿孔及出血,必须及时处理。

5、息肉切除后根据息肉病理情况定期复查肠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