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丙、【思路与方法】《泽田派见闻录》之针灸真髓

 邻村阿牛 2020-06-02

导 读

《针灸真髓》又名《泽田派见闻录》,是泽田健的入室弟子代田文志等事师(1927-1937年)十余年的随闻随录,该书保留了原笔记的形式,并由代田文志等整理成册出版(1938 年)、承淡安父子翻译(1958年),返璞归真地呈现出泽田针灸学派的诸多学术思想。本研究对其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

1 成书背景

中国针灸之术约于公元500年传入日本,历经千余年,逐渐成为日本国民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19世纪以来,日本盛行明治维新,汉方医学因“废除汉方医学、全面西化”的政策几乎陷入绝境,针灸更被视为“野蛮无稽”的民间疗法。直至20世纪初,一些潜心研究汉方医学的有识之士,借助现代医学拓宽了中医医疗领域,发表了一批研究论文及专著,复兴、发展了包括针灸在内的汉方医学。

泽田健(1877-1938年)别号春彦、简秀、龙头彦,吞气堂主人。自幼学习柔术及接骨术,因发现柔术的“急所”与灸术的“俞穴”相符合,遂开始潜心研习十四经络,最终掌握了针灸古术的奥义,成为针灸界一代名医。泽田健对于中医学术的优势倍加推崇服膺,以复兴东方古典医学者自任。

承淡安,一生以复兴中医针灸为己任,通过著书立作、兴办杂志和学校等方式传播针灸知识,培养了一大批针灸人才,与扁鹊、皇甫谧、王惟一、杨继洲并列誉为“针灸发展史上的五位标志性人物”。20世纪30年代中期,他曾东渡日本考察针灸现状、办学情况,并访得元代滑伯仁的《十四经发挥》及铜人图数幅,翻译了《针灸精髓》《经络之研究》《知热感度测定法针灸治疗学》《经络治疗讲话》《病机摄要辨证》5 部日本针灸典籍。

2 泽田派的学术特点

2.1 以五脏六腑为本:泽田健认为,一切疾患均起于五脏六腑之不调和,故其万古不变的疗法即为调和脏腑。施治以调整脏腑为主,“脾俞、肾俞、身柱、曲池、左阳池、中脘、足三里、次髎、太溪”等15 个穴为泽田健治病之基础用穴。脏腑之中尤重脾、肾,脾为后天之本,化生水谷精微,又司意智之所。肾为先天之原气、藏精、主生殖,是腰及下腹力之源泉。

2.2 注重望诊和触诊:泽田健坚信“阴中之物定在阳中显出”,五脏有疾定会显于体表。故诊病时,多注重望诊、触诊,较少问诊,“病人主诉过多,反易令人迷惑”。望诊多为望皮肤毛发的五行色质,如在诊察一位体格强壮的中年男性时,观其气色尚可,但自觉浑身不是,望其肝俞处肿起,便知其为失眠所困。触诊,是运用自身的直觉力,依靠指尖感触感知皮肤或穴位松紧、寒热等不同,泽田健就此提出“低气压”一说,认为病愈重,经穴处显出的低气压面积愈大,用手摸上去会觉得冷。

2.3 擅用灸法:灸是火力的应用,移火于灸,可补人体原气。灸法可使体质变强,元气好转。灸法尚有攻破硬结的力量。泽田健擅将灸法用于内、外、妇、儿科疾病及血证、热证、癌症等疾病多获良效。《针灸真髓》中用灸法治愈了诸多疾病,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当属纠正脊柱畸形。泽田健原就习得接骨之术,研习十四经后接骨之术更为精湛。他认为脊柱前屈是腹部脏器不和、任脉牵引所致,若如整形外科般强行将弯曲的脊柱扳直,内脏会受影响。灸法可使挛缩的筋或韧带柔软,故选取巨阙、鸠尾、上脘等穴施灸,使内脏调和、任脉伸直,脊柱可随之伸直。

2.4 师古而不泥,开创新思路:①阳池与中脘联用。②创立背部膀胱经第一行说。③特效穴与独创穴:在运用整体疗法之余,也配合一些特效穴,急性期尤多用。④经穴移动:泽田健认为经穴是移动的,灸可使挛缩的肌肉、韧带、血管、神经等伸长,身体姿势变动,穴位也跟之移动。疾病痊愈后,灸穴的位置才不移动。⑤三焦经新释:泽田健认为,三焦是心、小肠和乳糜管的关系。⑥病气传遍:病气按一定途径传遍,如门脉,依据疾病→膈→期门→肝→章门→脾→京门→肾的顺序传变等。

3 小结

日本的古医道源自中国,研究传统针灸时,当重视国外针灸之术,以博采众长。泽田健对《十四经发挥》《日华三才图绘》等经典信之甚笃,苦心钻研并用于临床,开创泽田派,厥功甚伟,值得尊崇。泽田健是古典医学的力行者,志欲复兴东方医道,崇尚纯粹汉方,然其认为脉证、腹证及用药是三流医术未免极端。故在继承其学术思想的同时,当扬长避短,取他山之石以攻玉。

阅 读 原 文

黄洁,张宏,谢嫣柔. 《泽田派见闻录》之针灸真髓[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8,40(1):65-67. DOI:10.3760/cma.j.issn.1673-4246.2018.01.0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