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疑难病治法:(四)疑难久病须扶正

 九州君子好人 2020-06-02
疑难病治法:(四)疑难久病须扶正

国医大师张学文

疑难病治法:(四)疑难久病须扶正

疑难病证大多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有的本身发病即由于正气不足,抵抗力差,邪气乘虚而人,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人以后,由于自身不能抗邪外出,邪气留恋,正虚邪恋,致成慢性病况;有的则因为病程长,正气日耗,加之调养失当、治疗失误等原因,日渐形成正虚邪盛正邪胶着的复杂局面。在各种疑难病证中,适量恰时地运用扶正之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着。

虚证是人体正气虚弱的总称。其形成有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等原因。虚证的常见类型有气虚、血虚、气血两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以及津、液、精、各脏腑虚损等。在众多的疑难病证中,或多或少或主或次地存在着虚证表现和虚证病理病机。常见的如胸痹、不寐、中风、眩晕、消渴、虚劳、阳痿、鼓胀等病证,大多以虚证为主或虚实夹杂。在各种类型的虚证中,以气血阴阳虚损最为多见。其临床表现虽各不相同,然其常见症状有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委靡,身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气短,形寒肢冷,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淡胖嫩,脉虚弱或沉迟无力等。若与瘀血、痰湿、寒凝、湿热相兼,则除虚证表现外,又可兼见其他证候。如中风病,除兼偏瘫、麻木、语言謇涩、功能障碍、舌歪神迷、脉涩等症状外,常见患者纳差、肢体萎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弱等症,表现为气虚血瘀的症状。当此之时,用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并随证加减且重用黄芪,以补气活血,常可取得较好疗效。再如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常见神疲气短、形体消瘦,腹大如鼓、腹壁脉络暴露、小便涩少等症,中医辨证多为正虚为主,虚实夹杂,气虚兼有血瘀、气滞等证。用强力利尿,虽可暂缓一时之急,收一时之效,但有时容易鼓胀如故。中医治此等证候,扶正祛邪是最基本治法。如属气虚证候者,常用人参、黄芪、白术补气,佐以活血软坚、利水、消癥之品,攻补兼施,疗效比较理想。

扶正之法在众多疑难病证之中应用十分广泛,人皆尽知。然用补的时机、用补的多少、补药的选择、剂量的大小、攻补的结合、攻补的比例,及其峻补、平补、温补、清补、补消结合、阴阳双补、气血双补等方面,均与疗效密切相关。全在临床根据实际病情,灵活决定补法的实施。如果补法用得适时、准确,攻补之间关系处理得好,那么不少疑难病证是可以转危为安的。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