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中风水玄关!你须留意!

 太极璞谷斋360 2020-06-02

风水玄关,应该是许多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一个名词,在中国传统风水学中用在出入大门建筑通道间,意指通过此玄关才算进入厅堂,玄关之意由此而来。玄关是大厅与出、入口处的缓冲,是居家宅院建筑给人"第一印象"的脸面。

其实,玄关一词的真正涵义源于中国道家道教修炼的特有名词,最早出自道德经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传统养生内功把道家中医理论如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五行、五方、五气等“万物”缩影于炼功的“三关九窍”的程序中,形成所谓“大小周天”。其中有一个通玄入妙的机关,即玄关窍,指道教内炼中的一个突破关口。

道家修炼“贵在从虚空中收积先天一气于身中,然后以吾人之神与此气配合炼养之,为时既久,则神气合为一体,而大丹始成。”。古云:“一孔玄关窍,乾坤共合成。中藏神气穴,名为坎离精。”丹经又有言:人心若与天心合,颠倒阴阳只片时。玄关不在人身内,亦不在身外。因此,玄关一窍乃沟通人体与天体的秘密机关,是人体场与宇宙场的契合点、启开处,故寻着了这个天机妙窍,先天一气也就在其中了。总之,玄关一窍,在道家的经典中神秘莫测,隐名千奇百怪,后人众说纷杂,莫终一是,因而玄关一说在民间俗语中多被引用,富含神秘主义色调。

历代医家认为,人中穴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手指掐或针刺该穴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辍耕录·人中》言:唇之上何以谓之人中,若曰人身之中半,则当在脐腹间。盖自此而上,眼耳鼻皆双窍,自此而下,口暨二便皆单窍。人中上唇上方正中的凹痕又名"水沟穴"、"沟洫"、"寿堂"、"子庭"。《脉望》:"唇之上,何以曰人中?若以为人身之中,则当在脐腹间,盖自此而上耳目鼻皆双窍。自此而下,口及二便皆单窍。上三画阳,下三画阴,合成卦也。”。

 

中国人常称独树一帜开宗立派的祖师为鼻主,鼻子亦称为人的脸面五官之王。上面引用了道家医家风水中的玄关理论,其中“人中穴”在人体六阳之首头中,是不是可称之为“玄关”一窍呢?千说万说,人的风水玄关是不是“人中”呢?经络学中谓人中穴的功能是分流督脉经水,通经活络。一别名水沟:水,指穴内物质为地部经水也。沟,水液的渠道也。该穴名意指督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循地部沟渠下行。二别名鬼客厅。鬼,与天相对,指穴内物质为地部经水。鬼客厅名意指穴内气血为来自天部之气的冷降水液。本穴位处督脉,督脉气血以阳气为主,地部经水稀少,而本穴气血则为地部经水,地部经水如同督脉气血的宾客一般,故名鬼客厅。三是督脉手足阳明之会。本穴的地部经水不光为督脉的阳气冷降而成,主要的是手足阳明经的冷降水液,故为督脉手足阳明之会。

中国人的祝福言三羊开泰,否极泰来!人中是泰卦阴阳的分界处。在中国传统中医理论的经络学说中,窍与穴,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名词。如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言: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脾,主身之肌肉,其华在唇四白,开窍于口。肝,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肾,主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一说窍,给人的感觉就应该是孔穴样的组织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口等,舌头明显不是这种空窍,但也被称为心之窍官,其原因是《黄帝内经》所用窍的含义是其后世引申的含义,即关键之意,我们所说诀窍、窍门的“窍“,就是关键的意思。

传统养生功法中舌尖顶上腭说的是顶人中穴,称之接鹊桥,接华池神水,舌是心火窍,火在水下为相济,水火有形之阴阳。许多养生功法主要入门是修行呼吸,凝神听息,人中部位即是五官凝聚神意之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核心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此中有玄机也,鼻息出入人中之处,自成璇玑,何不刻刻留意?

人,自身为天下最佳之风水!人中自是风水玄关,当须留意!


                好文章!分享有缘之人

                您转发!点亮智慧之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