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母为什么看不上薛宝钗?一碗疙瘩汤给出答案,薛姨妈扎心了

 君笺雅侃红楼 2020-06-02
贾母坚决反对金玉良姻,根据八十回前的故事走向,哪怕林黛玉不能嫁给贾宝玉,贾母也不会同意薛宝钗。根本不存在八十回后续书调包计的事。
贾母反对金玉良姻,主要是看不上薛宝钗的出身,而不是宝钗为人。原文数次提到贾母喜欢薛宝钗。

(第二十二回)谁想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他稳重和平,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辰,便自己蠲资二十两,唤了凤姐来,交与他置酒戏。
(第三十五回)贾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贾母说家里“四个女孩全不如宝丫头”,证明薛宝钗确有过人之处。以她的身份地位,不至于还要违心的说谎话忽悠人。
但是,既然贾母认可薛宝钗好,为什么又不同意金玉良姻呢?从替薛宝钗过生日“撵人”,到替薛家“搬家”撵人,更有打听来成亲的薛宝琴八字而对身边薛宝钗置之不理,都证明贾母是真的没看上薛宝钗。

这里边的原因说简单不复杂,说复杂还真挺绕。薛家虽是商人,也位列四大家族之一。所以,此事要从一碗疙瘩汤说起。
(第三十五回)薛姨妈先接过来瞧时,原来是个小匣子,里面装着四副银模子,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有豆子大小,也有菊花的,也有梅花的,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共有三四十样,打的十分精巧。因笑向贾母王夫人道:“你们府上也都想绝了,吃碗汤还有这些样子。若不说出来,我见这个也不认得这是作什么用的。”凤姐儿也不等人说话,便笑道:“姑妈那里晓得,这是旧年备膳,他们想的法儿。不知弄些什么面印出来,借点新荷叶的清香,全仗着好汤,究竟没意思,谁家常吃他了。那一回呈样的作了一回,他今日怎么想起来了。”
贾宝玉被打后要吃莲叶羹,说白了就是“宫廷疙瘩汤”。不过贾家这个疙瘩汤做的比较精致,是用四副银模子做样子,只有豆子大小。有菊花、梅花、莲蓬、菱角四种花样。
这碗汤造型好看,口感不过是疙瘩汤,所以王熙凤也说“究竟没意思”
薛姨妈因没见过,看着新鲜,还说“你们府上也都想绝了,吃碗汤还有这些样子。若不说出来,我见这个也不认得这是作什么用的。”

话中体现出的现实是贵族与商贾之间的差别。贾家富贵三代是贵族。讲究生活品质,有文化追求。薛家虽然也富贵,底蕴追求远不如贾家。这是双方“朋友圈”决定的。
贾家朋友圈是京城名流,王公贵族乃至于皇族。薛家开始不错,越来越差,交集的不过是地方大族,各地官员再就是商贾。朋友圈档次的区别,造就双方门第的差异。这是贾母看不上薛宝钗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王熙凤说这碗疙瘩汤是“旧年备膳”想的法儿。“旧年备膳”有两个指向。第一是贾元春省亲,第二是贾家多年前接驾皇帝。
(第十六回)赵嬷嬷道:“嗳哟哟,那可是千载希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像淌海水似的!说起来……”
不敢说莲叶羹是早年接驾还是后来元春省亲预备。但从莲叶羹是准备给皇帝、贵妃所用,进一步凸显出贾家与皇权的亲近,远远不是薛家能够企及的。

以贾元春为例,她是皇帝贵妃,与皇后也只差一步。贾家是堂堂贤德妃娘家,贾宝玉是贵妃弟弟。皇帝的“小舅子”,对外也能称一声国舅。这样的出身,不提荣国公重孙子身份,也不是薛宝钗商贾的女儿高攀的上。
第三个原因。荣国公位极人臣,若不是非皇室不能封王,以他的功劳不会比四王差。而保龄侯史公,又是尚书令,一国宰相。打个比方:这二位好像汉初三杰之韩信、萧何。试问贾宝玉是他们重孙,薛宝钗一介商人之女,如何配得上?
贾母堂堂宰相之女,荣国公诰命夫人,娶一个商人女儿做孙媳妇,不是啪啪打脸?

士农工商,商人在古代不止社会地位低下,更主要是被主流社会排斥。娶了商人女儿,要被人戳脊梁骨,将来如何立足?
贾母若给孙子娶了薛宝钗,将来如何面对丈夫和列祖列宗?贾宝玉和后代又如何避免上流社会的冷嘲热讽?
最主要,薛家破产没有联姻的必要。没有男主人又早是王家的附庸。难不成荣国府将来要彻底由王家人把持么?长房王熙凤,二房薛宝钗,荣国府这一脉要何去何从?
综上,从一碗疙瘩汤莲叶羹,足以看出贾家薛家差距之大,并不在于谁更有钱。而是社会地位的巨大差距。贾母看不上薛宝钗不同意金玉良姻,不是宝钗不好,而是薛家配不上贾家。

贾母用凫靥裘提醒薛家女儿是野丫头(野鸭子头上毛),配不上贾宝玉这只孔雀(雀金裘)。就是提醒两家不般配。
薛姨妈对此心知肚明,奈何薛家的情况不由得她不厚着脸皮赖在贾家等机会。尽管贾母的暗示令她扎心,为了儿女计,她也装听不懂、没看见。

文|君笺雅侃红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