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历史】刘恕:呕心沥血编国史

 刘沟村图书馆 2020-06-02

开 篇

在高安的历史上,仕则朱轼,史推刘恕。以朱轼官品阶最高,而已刘恕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刘恕为官则似其父,清值耿介;于事则助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出力最多,是《资治通鉴》编纂成功的最大功臣。

             彑

-❶-

博 学 多 闻

         夂                 小

-刘恕画像-

刘恕,字道原,灰埠钧山村人,生于1032年,卒于1078年,刘涣长子。他自幼聪颖异常,读书过目不忘,尤对史学感兴趣。13岁时,遍观汉唐史书。他曾到当时的丞相、著名词人晏殊家中请教。由于他对问题思索甚深,见解独特,晏殊竟一时不能应。

刘恕既有天才,又非常勤奋。其父刘涣30岁中进士,而刘恕18岁即考中皇祐元年(1049)冯京榜进士。当时朝廷正在招揽能讲经义的人,刘恕应召,试讲《春秋》 《礼记》,凡二十问,最为精详。他对主司提出的问题,先提出古书上的各种版本的注疏,然而再引出历朝大儒的各种学说意见,最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其渊博的知识,令主司大为惊讶,把他列为第一。然而刘恕精于史而疏于科举科举规则,他廷试不中格。后来,到国子监再讲经义,又是第一,一时轰动京师,司马光因此而知其名。不久,朝廷派他到巨鹿任主簿。在巨鹿时,晏殊把他请到相府,主讲《春秋》,并亲率相府官员来听,使他更是名重一时。

一次,司马光和刘恕到万安去,在山路旁有一块碑,碑上有一些文字,说的是五代时一个不为人所称道的将军。刘恕马上就能说出这个人的详细事迹。回来一查史书,果真丝毫不差。这使司马光更加佩服刘恕,对他的才能也更加放心。

             殳

-❷-

 耿 直 刚 正

         夂                 钅

刘恕调任和川县令,充分显露了他为政的才能。他揭发奸邪,惩强扶弱,深得民心。当时号称能臣的官员都自以为不及刘恕。同时,刘恕为人急公好义,信守承诺。时晋州知府被弹劾,下属官员都害怕惹祸上身,纷纷躲避。独刘恕挺身而出,照顾知府的妻子和儿女,视其子如己出。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执政,正值宋朝立国一百多年以后,国家财政困难之际。王安石打算变法,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以增加国家财力。此时朝廷官员对变法分为两派,当权派以王安石为首,要求变法,反对派以司马光为首,主张保留祖宗旧制。两派之间斗争激烈。王安石是临川人,和刘恕有很深的感情,因为同为江西老乡,又同殿为臣,平时交往也很多,也很佩服刘恕的才能。他邀请刘恕参加三司条例司,刘恕认为自己不懂财政和粮食事务,坚决相辞。非但如此,他还劝王安石说,现在神宗皇帝刚把国家的大政交给你,你应该弘扬尧舜的美德,宣扬孝义,怎么能让皇上专著于财利呢,有违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教导。王安石熟知他心直口快的脾气,并没有生气。后来,王安石强新推法,对反对的人贬流外地。虽然很多大臣不同意王安石的做法,但当面表示赞同,而在背后诋毁他。只有刘恕不同,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议论,是对的就说对,认为错的就说错。还经常当面指出王安石的错误,弄得王安石很难堪,但碍于同乡关系没有发作。后来,刘恕得知自己的朋友吕献可也因得罪王安石被贬至邓州,便跑去责备王安石,劝他恢复旧制。王安石大怒,与他断绝朋友关系。刘恕也知道自己“好功人之恶”,总结自己人生有“二十失”、“十八弊”来警醒自己,但是始终不能改。

此时,作为刘恕密友的苏轼,也正处于人生低潮时。苏轼也是反对派,之所以两人会成为好友,是和两人的政治见解、性情和才学有密切联系的。首先,两人都是耿直刚正之人,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其次,两人政见一致,都反对新政。第三,两人都喜欢讽刺时政,苏轼是以诗为言,而刘恕则是心直口快,想说就说。两人都是当时名重一时的才子。苏轼长于文才,而刘恕精于史学,因此成为密友,惺惺相惜,常在一起讨论大事。当司马光受到王安石的排挤出京时,刘恕也以侍奉亲老为由,主动要求到南康军去监酒。刘恕在离京时,苏轼写了两首无题诗给刘恕。今人林语堂在其著名的《苏东坡传》中评论说,这两首诗颇为有趣,可以了解当时受贬官吏的愤怒,因为这些官吏内心也是为朝廷着想,却处处受排挤。内容如下:

敢向清时怨不容,直嗟吾道与君东,

坐谈足使淮南俱,归向方知冀北空,

独鹤不须惊夜旦,群鸟未可辨雌雄。

庐山自古不到处,得与幽人子细穷。

苏轼是很佩服刘恕的,因为在他看来,比起刘恕在朝廷上“面刺”王安石的胆量,是自愧不如的。那个时候,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呼吸成祸”。所以苏轼在诗中,用了大量的典故,来称颂刘恕的敢想敢做的行为,也讽刺了朝廷只有一群乌鸦,好坏难辨。第二首诗中,苏轼用一个《庄子》上的典故,来赞扬刘恕的节行如高高的仙鹤:

仁义大捷径,诗书一旅亭。

相夸绶若若,犹诵麦青青。

腐鼠何老吓,高鸿本自冥。

颠狂不用唤,酒尽渐须醒。

刘恕和苏辙交往亦厚,他在归南康军时,苏辙也题诗《送刘道原学士归南康》为他送行:

大川倾流万物俱,根旋脚脱争奔徂。

流萍断梗谁复数,长林巨石曾须臾。

轩昂颠倒唯恐后,嗟予何独强根株。

三年一语未尝屈,拟学文学惊当涂。

心知势力非汝敌,独恐清议无遗余。

扁舟岁晚告归觐,家膳欲及羞纯鲈。

隐居高节世所尚,挂冠早岁还州闾。

纷纭世事不著耳,得失岂复分锱铢。

投身固已陷泥滓,独立未免遭沾濡。

君归左右识高趣,牛毛细数分贤愚。

二苏兄弟与刘恕关系密切,对刘恕父亲刘涣也颇为景仰。因此,苏辙在诗中既称赞了刘恕不屈的精神,也对刘恕的父亲隐居表示羡慕。

苏氏兄弟都是文学俊杰,朝廷重臣,然而一个小小的秘丞归觐,却纷纷题诗相送,可见当时刘恕在群臣心目中的地位。

刘恕这种刚直的性格,得罪了许多人,但得到了后人的充分肯定。清同治《高安县志》之《拾遗》评论刘恕说:“刘恕之清操,与不持一砚之包拯同。以廉吏称。”又有清人朱轼把刘恕和明代的文端公吴山并称为“素敦名节尤著”者,也是很高的评价。

-3-

助 编 通 鉴

         夂                 小

《资治通鉴》是宋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历时19年编纂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巨著。《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三十年《前403》,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之媲美。

司马光与司马迁并称史界“两司马”。为了编写《资治通鉴》这样一部300多万字、横跨1000多年的中国历史的煌煌巨著,司马光先后延请了刘恕、刘攽、范祖禹等人参与编纂。

那么,刘恕在编纂过程中担任了什么角色?他对《资治通鉴》又有什么贡献?

司马光曾编纂《通鉴》八卷,进呈宋英宗,英宗亦好稽古,逐命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命其于馆阁中自择英才助编。司马光回答说:“馆阁文学之士诚多,至于专精史学,臣未得而知。所知者,惟和川令刘恕一人而已。”

此语来自司马光为刘恕的《十国纪年》写的序。由此可知,司马光因何首选刘恕为助手。当然,政见相合,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资治通鉴》的分工中,司马光负责全面,并编写每卷后的“臣光曰”。刘攽是汉史专家,由他编写汉史的资料长编。范祖禹是司马光后来选来的年轻人,刚入书局,并不精于唐,其长于唐史,是在修书中形成的。刘恕则负责三国至南北朝,及五代史资料长编。因何如此分工,司马光在《乞官刘恕一子札子》中说:“至于十国五代之际,群雄竞逐,九土分裂,传记讹误,简编缺落,岁月交互,事迹差舛,他人莫能整治。”因为这段历史大多属于战乱时期,资料很难找,史事纷繁复杂,疑难点颇多。而刘恕“精于史学”,故司马光选定刘恕来负责这段历史。这已为后世史学家所公认。

《资治通鉴》编纂初期,司马光便安排刘恕协助他讨论编次、解决疑难,删定两汉记,承担三国魏晋南北朝的资料长编,其实是把刘恕当副主编使用。他在《刘道原十国纪年序》中说:“(刘恕)与共修书,凡数年间,史事之分错难治者,则诿之道原,光受成而已。”

范祖禹在《秘书丞刘君墓碣》中也说:“道原与魏晋以后事有能精详,考证史前差谬,司马公悉委而取决焉。”

可见司马光对刘恕之重视。熙宁三年(1070),由于新旧党之争,司马光移书局到洛阳。此时,刘恕正在南康军任监酒。书局有定稿事,司马光则“递往南康军”。熙宁九年(1076),刘恕从南康军水行千里至洛阳,与司马光商讨修书大事。此时,刘恕虽然患病在身,但还是在洛阳住了几个月,与司马光商讨部分卷的定稿事宜,这让司马光十分感动。但因抱病工作,又遭母丧,刘恕不幸患上风挛疾,右手足偏瘫,卧床不起,但他对修书锲而不舍,病稍有好转,就出来工作。

所以,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书成后,向朝廷的《乞官刘恕一子札子》中,对刘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故秘书丞刘恕,同修《资治通鉴》,功力最多……”

元丰元年(1708),刘恕的病更加厉害了,他感觉自己不能完成工作,就把所有的资料都束起,寄到书局。不久,就去世了,年仅四十七岁。此时,他的父亲刘涣还在,把刘恕葬在星子城西,用司马光为刘恕的《十国纪年》的序作为墓铭放在墓圹,由当时的翰林学士范祖禹写了墓文。但是后来许多人认为刘恕墓地风水不好,因此,刘恕的儿子刘羲仲在元佑八年(1093),把刘恕墓迁葬到德化县的龙泉山,并请黄庭坚作了迁葬墓志铭。

刘恕著有《十国纪年》42卷,《疑年谱》《年略谱》各1卷,《资治通鉴外纪》10卷行于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