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見,孩子們》重返法國選擇尋根路易·馬勒的回歸

 蔡叔刚 2020-06-02

2013-8-1 21:47:17

电影《再见,孩子们Au revoir les enfants》(1987)美国CC蓝光版封套

《再见,孩子们Au revoir les enfants》(1987)的导演路易·马勒Louis Malle是法国著名导演之一。他在新浪潮电影运动之前就出了名。1958年他拍摄的《通往绞刑架的电梯/通往死刑台的电梯Elevator to the Gallows》被认为是新浪潮电影的前驱,他也成为这个运动的四大火枪手之一。他拍摄的《恋人们/移情记Les Amants》(1958)、《扎齐在地铁中/地铁中的扎奇Zazie dans le metro》(1960)、《鬼火Le Feu follet》(1963)、《拉孔布·吕西安/迷惘少年Lacombe Lucien》(1974)等使他成为法国电影中的杰出的人物之一。

路易·马勒是一位变化不定、好奇心十足的电影创作者。1960年代末他曾到印度寻找创作灵感,在那里拍摄了《印度幻影L Inde fantôme》(1969)等影片,受到观众的欢迎,从而在西方引起了不同凡响的“印度风情热”。1977年他来到美国拍片,而且在那里一呆就是10年,其间拍摄了《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1980)、《与安德烈共进晚餐My Dinner with André》(1981)、《阿拉莫湾Alamo Bay》(1985)等片,这使他成为了极少数能够与美国导演抗衡的欧洲导演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路易·马勒的好奇心消失殆尽,他说:“我觉得渐渐失去了与当地人的区别,我对美洲的看法可以说已趋于正常化、美洲化。”

1986年底,路易·马勒回到法国,而他重归法国电影界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便是《再见,孩子们》。这一选择可以说是一种寻根意识使然。他表白说:“《再见,孩子们》是根据我童年时期最痛苦的回忆而写成的。1944年,我11岁,在距枫丹白露不远的一所教会学校里寄宿。有一位同学是年初来到我们班上的,他使我惊讶,因为他与众不同,很神秘。我渐渐地对他有所了解,并喜欢上了他。然而,在一天早晨,我们的小世界的崩溃使我们之间的友谊不复存在了。”

《再见,孩子们》是这位被受争议的导演路易·马勒关于自己苦难童年的回忆。其实与其说是路易·马勒自己的童年回忆,不如说是生存在那个年代的一代法国孩子共同的苦难童年的回忆。路易·马勒这位新浪潮时期出现的著名导演一直以来都以拍摄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边缘题材闻名。而也是因为他这种一贯的大胆尝试的风格,才让他的电影生涯充满了艰辛与责难。

今天,这块大陆上的情况无疑已经发生变化,然而谁能断言,一个当今的11岁的孩子再不会遇到这种使人终生铭记的突变,这种并非总是明目张胆的,然而却是真实的暴力?

这种暴力会将生命的冲动,对明天的信心,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一举击得粉碎。可以说,路易·马勒在重现他昔日生活中在内心深处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证时,试图展示这种时时刻刻对儿童、对所有儿童造成威胁的现实性。一部为众多观众所接受的优秀艺术作品的主题,应是对人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的深刻揭示,路易·马勒找到了这样的主题。

《再见,孩子们》讲述的故事相当简单:1944年,被占领时期的法国,一些有钱人为了在战争环境中把他们的孩子保护好,就把他们送进一所修道院学校,在这个忧郁、阴暗的世界里,一个热爱母亲的孩子被迫与母亲分离而去过艰苦的学习生活。其间他和一个受惊的、暗藏的、拒绝披露秘密的小犹太人建立了友谊。后来小犹太人被捕,被关进了集中营。

路易·马勒叙述这个故事时,采用的风格也是朴实无华、直截了当、富有自发性的,正如在影片中扮演角色的孩子们一样。影片中的那座小城,那所学校,仿佛就是许多人记忆中熟悉的地方。学生的生活几乎是一些固定不变的日程安排:连续几小时在没有暖气的课堂里上课,一起在食堂里进餐,饭前及晚上熄灯前做祈祷,夜间睡在寒气袭人的寝室中,在教师的带领下到树林中散步。然而,影片的动人之处也还是通过朱利安(加斯帕·曼尼斯Gaspard Manesse饰)和鲍奈(拉法文尔·费托Raphael Fejtö饰)两个小主人公在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体现出来的。他们相互接近的过程被完美无缺地描绘出来:由开始的敌对、不信任,到默不作声、相互观察,再往后是寥寥数语的交谈,最后是结成密友,共同经受寄宿学校的严酷生活。

电影《再见,孩子们Au revoir les enfants》(1987)德国版海报

而就在他们高兴地发现对方的友好之情时,命中注定的、难以避免的打击降临到了这一刚刚诞生的友谊上。最后学校被迫关闭和校长以及鲍奈等三名犹太学生的被捕终于摧毁了这一切。

所有这些都是通过无数的微小细节和恰如其分的对话表现出来的,这些细节构成了极富特色的气氛。比如下面这个细节:朱利安从哥哥那里得知犹太人是不吃猪肉的,他为了更进一步证实鲍奈是否犹太人,就将一块猪肉馅面包分给鲍奈一半,鲍奈迅速地瞥了一眼面包之后说:“不,谢谢,我不喜欢肉馅的。”朱利安坚持地:“给,吃吧!”鲍奈语气极端坚定:“不,我说过了不喜欢肉馅的!”朱利安小声地:“因为这是猪肉的吗?”鲍奈不厌烦地:“你怎么老问我这种愚蠢的问题?”

影片貌似平静但实质可怕的结局使人震惊,这也是通过微小的细节来表现的。那位德国军官已经断定鲍奈是犹太人,便来到他的桌前,鲍奈镇定细心地收起他的课堂用具,然后带上帽子,穿上大衣,平静地走出教室,脸上露出一丝茫然的目光,向教室投去最后一瞥。这一细节使观众在这部影片里感到朱利安在他的一生中初次体验到人生最后的时刻。

路易·马勒还善于在叙事中使每个人,即使是群众演员的举止,最微小的动作都准确无误,善于通过同样精确的画面将一切展示给观众。拍摄学生们在食堂里看电影那场戏,拍第一条胶片时,他发现后景深处一位群众演员朝摄影机看了一秒钟。拍第二条时,两个学生入场早了半秒钟。于是重拍,直到满意为止。导演自己也说:“我一丝不苟,比过去任何时候更甚。”法国《电影周刊》评论说:“《再见,孩子们》属于那些稍稍把握不当就会使其可信性受到致命打击的影片之列。”

其实在影片中,路易·马勒并没有放弃他一贯关注的边缘题材,他只是在一个能被主流所接受的故事框架下用大量的细节去表现那些东西。他用隐喻的手法表现了性的觉醒与暗示性的表现了乱伦关系。这以朱利安在澡盆中洗澡一段最为明显和出彩。

水属阴性,象征着女性,而当时的朱利安泡在水中想念母亲,并且他以一种近乎是性欲得到满足后的状态享受地潜入了水中。还有他对鲍奈说他十分喜欢做着春梦尿床后睡在水上的感觉,影片在拍摄他第一次尿床的戏时他在梦中时脸上的表情有着明显的快感。而他与母亲的关系也带有或多或少的乱伦味道(虽然可能从未发生过)。这从朱利安哥哥对母亲的憎恨(虽然不是很明显),他曾对朱利安说:“你才是母亲的宠儿。”(表现出明显的嫉妒)以及母子间过分亲密的关系(对比母亲与哥哥的冷漠)都可以感觉出些许的不寻常。

而在另一个方面,让路易·马勒最饱受责难的法奸又再次出现在影片中。同样是迷惘而无道德感可言而最终出卖了自己人的青年,只不过因为这个杂工被放在了游离于主线之外的从属位置,并且在对于其道德感的描写并为着太多的笔墨,所以对观众的情感冲击不是十分明显和强烈(当然是相对于《拉孔布·吕西安》来说)。而影片同时还表现了带有一定正面色彩的德国军人(餐馆那场戏,那个德国军官训斥为难犹太老人的法奸),以及随波逐流的出卖自己人的修女(正是他出卖了躲在病床上的犹太孩子)。这些都表现了路易·马勒作为一个艺术家的真诚。所以无论是乱伦还是法奸都只是路易·马勒遵从于自己内心对青年时期的迷惘与道德矛盾的表现罢了,他并未刻意影射什么。值得一提的是这回他以这样一个主流的故事附带了他原先遭受批评的元素却为法国的主流文化所接受,这不得不说是路易·马勒对那些指责他的人们的一次绝妙回击。

《再见,孩子们》的其他因素也运用得恰如其分。这样,一种含而不露的激情便渐渐地控制了影片的基调,这是路易·马勒艺术创作的又一成功之处,即不玩弄那些浅薄的效果来抓住观众。在光线的运用上,导演路易·马勒耐心地使用昏暗的光线将那个时代阴沉的氛围表现出来,如铅灰色的天空、光秃秃的树木、潮湿的空气等。

电影《再见,孩子们Au revoir les enfants》(1987)德国版海报

影片的色彩凝重、朴素,服装的色彩以海蓝色和棕色占主导地位,“这可以更好地烘托出孩子们轻松的时刻,欢笑与喧哗。”而描绘冬日色彩的美的画面,在这种对受到伤害的友谊激动人心的追思之中,自始至终起着重要作用。

导演路易·马勒在谈到《再见,孩子们》的追求时曾说:“(艺术的)想象是以记忆为跳板的,我重新设计了过去,在重述历史的基础上,我还追求既令人感到刺痛但却是永恒的真实性。通过我记忆中的这个孩子的眼睛,我试图去重新寻找这种最初的友谊,它如此炽热却突然被破坏;试图去发现成人以暴力的偏见制造的这个荒诞的世界。

1944年至今已很遥远,我深信现代的年轻人完全能够理解我的感情,”路易·马勒在谈到此片的创作过程时说:“我本应在我的处女作中表现这个题材.但我一直犹豫着,等待着。时间在流逝,然而我的这段回忆却更为鲜明,更为清晰。”一部本应成为处女作的影片却到了导演已逾花甲之年时才拍摄出来,其间经过了40年的孕育过程,或许,导演的这段表白才是对这部成功影片《再见,孩子们》的最好说明。

导演路易·马勒Louis Malle(右)在电影《再见,孩子们Au revoir les enfants》(1987)的拍摄现场指导两位小主演如何表演

路易·马勒于1971年拍摄的《好奇心/心脏杂音Le Souffle au coeur》直面地表现了母子乱伦这一极其敏感的题材,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也因为国内巨大的压力离开了法国。而当他回到法国并于1975年拍摄了反映德国占领法国时期的青年法奸的影片《拉孔布·吕西安》时,起初外界对影片的赞扬没多久就转变成了铺天盖地的谩骂。

原因是法国人无法接受这样一个用正面笔触去描写的全无道德感可言的法奸形象。其实与其说是他们无法接受吕西安,还不如说是他们无法接受影片如此真实直接地揭了法国人的疮疤。其实路易·马勒只是想通过影片表达出这个青年在那个混乱的年代的迷惘与青春的残酷,只不过他的这个人物却代表了当时大多数法国人随波逐流的状况。

法国人就是无法与原谅路易·马勒,他们将路易·马勒骂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而路易·马勒这一走就是整整12年。而在1987年,路易·马勒终于又回来了,这次他带回来了这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影片《再见,孩子们》。这部真挚感人的影片真实地将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展现在观众眼前,他们被深深地打动了,法国人终于原谅了路易·马勒。

这部影片不但在当年的法国最高奖凯撒奖上席卷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7项大奖,还在同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为法国捧回了又一座金狮,这也宣告了路易·马勒这位饱受争议的电影大师的回归。

路易·马勒不同于新浪潮时期的其他导演。他们大多都喜欢在影片中使用各种复杂的摄影技术,用大量复杂的蒙太奇声画剪辑去表达思想,用高难度的长镜头推轨去实现空间的连贯,而不是很注重完整连贯的剧情。路易·马勒则与他们不同,他似乎更重视剧情,关注剧中的人物命运。而在《再见,孩子们》中,他以一种冷色调成功地营造出了那个冰冷而绝望的年代,他那几乎不让观众察觉摄影机存在的拍摄手法,让观众将全部的注意力和感情投入到故事当中(这点与其他新浪潮导演最为不同,他们大都是让观众在一种疏离感中去思考影像之外的一些东西)。

路易·马勒以一种平实质朴,却又不失优雅的镜头语言将这个关于童年记忆的故事娓娓道来。它就像一首诗,优雅而伤感,却沁人心脾,使人看后久久不能忘怀。

电影《再见,孩子们Au revoir les enfants》(1987)法国版海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