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壁古堡景区2015年最新版解说词(五):西方圣境殿和西方圣境殿

 王清茗 2020-06-02

可罕庙戏台  前边说过,张壁村的许多建筑与星相相对应,这座戏台也不例外。因为南朱雀第六宿翼宿在星相学中主的是乐府,张壁村最古老的戏台便建在与翼宿对应的位置上。

2001年国家建设部于振生、孙大张两位专家及南京工程学院汪永平院士等几位专家考证,这个戏台始建于元代,是杂剧形成阶段较为流行的戏台样式。从建筑风格上看,这座戏台采用了宋辽时广泛采用的“移柱减柱”的手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中间的几根柱子向两边挪移,既增大了表演区的空间,也使戏台更加美观。

【扩展讲解】何为移柱减柱法?

建筑最外侧靠近屋檐的一排称为檐柱,四角的柱子称为角柱,檐柱以内凡不在屋脊位置的都是金柱,屋脊正下方的一排称中柱,其中在山墙内直通屋脊的叫山柱。传统的木构建筑中,四根柱子围成的空间单位称为“间”。如果建筑前或前后出廊时,檐柱也可称廊柱。在保证左右平面对称的情况下有时建筑会减去或移动部分内柱,以获得更开阔的空间,这种手法被称为减柱法或移柱法,常见于宗教建筑。如西方胜境殿,也通过采取这样的办法,有效地扩大了中间的空间,使主像显得更加庄严。

八字影壁上一面刻着“福”字,一面刻着“寿”字,合起来寓意福寿双全。依据梁上记载,影壁是清乾隆35年,也就是1770年修缮时增建的。传说古时候,人们修建戏台时,会在戏台的下面安放大小不同的一些水缸和水瓮,利用声音共振,来增强舞台表演的效果。不过,这座戏台用不着这样麻烦。戏台下面正好有弯弯曲曲的地道经过,地道就是天然的功放音箱。台上演出时,下面的空洞就会发生共振。声音再反传到地面时,就会产生奇特的舞台效果。

戏台前这些凌乱的砖砌地面,就是抗战时期,日本人驻军封堵地道时留下的痕迹。抗战期间,民兵曾用两个多月清理地道。后来,日军曾有一个小队驻扎在张壁,小队长名叫齐藤。差不多两年时间,他们的驻地就在这所院子里。他们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还在村里开办学校,进行皇民化教育。当时,游击队常利用地道袭击日军,令日军不得安宁。齐藤叫士兵们挖地三尺,终于找到了地道。为防止再受到攻击,他们拉来砖石,将这里的地道堵了个严严实实。就算这样,他们也没能阻止游击队员们的偷袭。白天鬼子在,张壁村是敌占区;晚上鬼子走了,张壁就成了解放区。

干调秧歌  不演大戏演小戏。这里演出最多的是干调秧歌。干调秧歌是介休土生土长的地方小剧种,是现存地方戏中绝无仅有的剧种,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干调秧歌产生于上古时期,是后来元代杂剧的源头,山西梆子的鼻祖。干调秧歌演唱时不用音乐伴奏,凭演员的自身嗓音演唱,风格豪放粗犷,做戏细腻逼真。服装、道具和戏剧中的相近,但以布衣为主,配备专用的帽戴、口髯、包头。戏曲角色中的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在干调秧歌中分别叫黑胡子、白胡子、正旦和小旦、杂八角(末角和丑角合而为一) 。

张壁村旧称“秧歌窝子”,老百姓喜欢听秧歌、也都喜欢唱秧歌。许多家喻户晓的民间艺人都是土生土长当地村里人。今天的张壁村,仍有不少老人还能登台演出呢。


【扩展讲解】

流行于介休、灵石、沁源一带。它起源时间很古,据传是由游牧发展到定居农耕时田间劳作时随意编唱的词调,后逐渐发展衍变成的汉族戏曲剧种。

干调秧歌有街头演出和舞台演出。街头演出也称“踩街秧歌”或是“地毯秧歌”演出节目有《绵山十景》、《绣荷包》、《拜年》等。舞台演出除“折子戏”外,还有《庆顶珠》、《九件衣》、《翠屏山》等大型节目。干调秧歌一般词多、道白少。唱词有三字腔、七字腔、十字腔等,并有紧板、慢板、二性板、大介板、绵绵板、哭板等板式,一般以剧中角色确定板式。现在还有些民间老艺人能够表演,他们表演的时候,气势磅礴,很有陕西秦腔的味道。
导游若能够学会其中的经典段落,唱给游客听,一定给大家身临其境的感觉。

鸡冠石

大家看这块石头上图案,会联想到什么呢?

古堡人把这块石头叫做鸡冠石。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它与历史上一个人物有关系。熟悉隋唐历史、看过《隋唐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他。他就是隋末唐初十八路反王之一的刘武周。

《二十五史中》记载了一段关于刘武周出生的故事。有一天,刘武周的父母正在庭内闲坐聊天,门外突然跑进来一只雄鸡,窜入了刘母怀里就不见了。之后,刘母怀孕、生下刘武周。刘武周出生后,头上长着一个肉瘤,就像鸡冠一样,史称鸡冠刘武周。成年之后,刘武周在晋北的马邑起兵反隋,进军南下到介休,在度索原和张壁作战。他在龙凤河滩行军时,无意中发现了这块石头。因为它的形状酷似鸡冠,刘武周大为高兴,就将他当成仙物,请到了堡内。
还有人说,石头上的图案,酷似“雄鸡”,祖国的版图,背后两条蜿蜒的白线,是母亲河长江和黄河,因此,又把它称为“神州石”。不过,这种说法有点问题。为什么呢,因为石头上找不到宝岛台湾。神州大地没有台湾,这怎么能成呢?两岸现在虽然分治,但统一是迟早的事,谁也挡不住。

这个精致的小门叫做垂花门。这两块斜支的条石,叫做“戗石”。“戗石”的底端安放着两个雕得真是活灵活现、乖巧可爱的小猴子。猴谐音侯,王侯将相的侯,古有“封侯挂印”的说法。祝今后的日子里,财运亨通、官运亨通,儿女们个个成为干城之选、国家栋梁。

【扩展讲解】何为戗石?

戗,音qiāng,支撑之意。我们常“够戗”这个词,意思就是说太严重了,难以支持。戗石,就是用来支撑建筑、或者其部件的石头。

这就是刚才在关帝庙院看到的魁星楼。魁(奎)星是主管功名科举的神,我国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楼”或“魁星阁”,且都是建在巽位上。道家学说认为,巽位有一种莫名的光亮,魁星楼建在巽位,昭示前途光明。奎宿和壁宿两组星团紧紧相邻,星宿学中有“奎壁联辉”之说,若奎壁两宿同时发出强烈光芒,就预示着会有圣人出世。

张壁很早以前就有奎星楼,始建年代已经无法考证了。嘉庆元年,也就是1797年的时候,魁星楼曾一度迁建到堡外的东南角。可能是神灵对那地方不太乐意,乔迁之喜没多久地基就开裂了。又过没过几年,魁星楼终于倒掉了。道光十一年,也就是1831年,经过全村人公议,将奎星楼迁回了堡内原址,就是现在这个地方。

现在所看到的魁星楼,是上世纪末重建的。魁星楼为二层挑角阁楼,六方攒尖顶,葫芦形宝刹,灰瓦脊兽,高10.5米,石台基高0.6米,二层为砖灰结构,门阶向北。请大家跟随我进去游览。

一层供奉的就是魁星。魁星是主管功名科举的。过去的读书人在魁星楼拜魁星,祈求在科举中金榜题名。既是管文化的神,按理说应该是一位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吧。然而恰恰相反,魁星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头上长角,样子十分恐怖。他右手握朱笔,左手持一只墨斗,右脚金鸡独立,左脚下踩着海中的一条大鳌鱼(一种大龟)的头部,这叫“独占鳌头”。据说这里的魁星还很灵验呢。各位要为自己和子女求取功名的,不妨拜上一拜,让魁星大人保佑你美好的梦想成真!

二层供奉的是文昌君,也就是文曲星。中国神话传说中,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范仲淹、包拯、文天祥、许仙的儿子许仕林都是文曲星下凡。文曲星的两边分别是天聋和地哑。一个听不见叫天聋,一个不会说话叫地哑。如果您有什么要求,不妨告诉文昌帝君。他除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心尽力满足您的愿望之外,一定会守口如瓶,绝对不会走漏半点风声,更也不会招来网络和媒体的风言风语而上了头条。

【扩展讲解】

魁星又称奎星。奎宿为星官的名称,又叫“天豕”、“封豕”。为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中的第一宿。奎星共有十六颗,包括星女座九颗星和双鱼座七颗星,,它的形状,屈曲相钩,如同文字的笔画。因此在东汉时,就有了“奎主文章”之说。

人们常以“奎”称文章、文运,如称秘书监为“奎府”,称皇帝写的字为“奎书”、“奎章”。因为“魁”与“奎”同音,并且“魁”还有首的意思,人们就把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名次,称做“高占魁首”。如,明朝时,科举要实行“五经取士”。所谓“五经”,就是《诗》、《书》、《礼》、《易》、《春秋》,为儒家崇奉的五部经书。每经所考取的头一名称之为“经魁”。进士第一名称状元,也称作“魁甲”;乡试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也称作“魁解”,均有“第一”的意思。

由于魁星掌主文运,所以与文昌神一样,深受读书人的崇拜。过去,几乎每个城镇都有魁星楼、魁星阁。因“魁”又有“鬼”抢“斗”之意,故魁星又被形象化——一副张牙舞爪的形象。传说他那支笔专门用来点取科举士子的名字,一旦点中,文运、官运就会与之俱来,所以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将其视若神明。唐宋时,皇宫正殿的台阶正中石板上,雕有龙和鳌(大龟)的图像。如考中进士,要进入皇宫,站在正殿下恭迎皇榜。按规定,考中头一名进士的(状元)才有资格站在鳌头之上,故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誉。

农历七月初七,俗又称“魁星生日”。“魁星”系北斗一星宿名。民间谓“魁星主文事”。闽东一带读书人崇敬魁星,仅次于孔子,于“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

最广为人知的文曲星的化身,指的是梓潼神(文昌帝君),原是晋朝人,姓张名亚子,居四川梓潼县七曲山,东晋宁康二年起兵反抗前秦苻坚时阵亡,被奉为梓潼神。后四川学子认为梓潼神有护佑文运之力,每逢考试,皆往祭之。唐玄宗入蜀时,途经七曲山,有感于张亚子英烈,遂追封其为左丞相。宋真宗时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宋光宗时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时又复封“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敕封“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于是梓潼神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

面前这根高杆是做什么用的呢?这可不是旗杆,而是灯杆,是古时候用的信号灯。灯座为三节须弥座1.5米,高12米。原始的灯笼是竹丝编织的,油兜是用铁铸造的。将灯点亮后,放进灯笼里固定好,再通过麻绳、滑轮将灯笼送往竿顶,就可以向外界传达信号了。介休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话,叫做“张壁点灯,介休看明”。张壁点的,就是这支高杆上的古灯。

有点不可思议。张壁离介休十公里,真的能够看到吗?1994年,清华大学的赖德霖先生来古堡参观,也对这种说法表示质疑。他是位注重实证的学者,为了验证这个说法,他徒步从张壁走到介休进行考察。考察过程中,赖德霖发现几个沿途古寨的遗址,每个寨子制高点都有烽火台的遗迹。经验论证,赖德霖教授得出结论,只要张壁一点信号灯,沿线的烽火台都会相继点燃,这样不仅介休城,甚至更远的地方都可以收到信号。有人又要问了,索性张壁也点烽火得了,不是看得更清楚吗?这你就外行了。张壁是部队的后勤基地,主要是存放后勤物资和粮草,怎么可以随便使用明火呢?

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建奎楼山门碑》里记载:“…旧立灯杆一座,元灯不坠…”很早以前,张壁古灯做为军事设施,就树立起来了。这盏古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是古堡曾是军事防御的一个重要设施。

现在我们来到了南堡门的正上方。面前这三楹歇山建筑是西方圣境殿,供奉接引有缘众生往生西方净土的阿弥陀佛。

殿前雍正九年(1731年)《重修金妆西方圣境碑》中记载:“建殿年代不详,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纳子”传学起意修葺金妆,雍正八年,各项工程次第完成。登斯堂也,睹斯境也,西方如接。斯人口口之念有勃勃欲动者乎?”纳子是对僧人的称呼。这段碑文说的是,远在康熙末年,关于西方胜境殿准确的创建年代就已经没有记载了。康熙五十九年到雍正八年,花了近九年的时间里,人们对这个殿进行了修葺。碑文极美:“乐善者思勉于善,为善者益坚于善,一乡而皆善也,其俗进于淳。”

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依因地修行所发之四十八大愿,感得之庄严、清净、平等之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人民都是七宝池中莲花所化生,都是金刚那罗延身的罗汉,没有任何苦痛。

塑形内容是体现西方极乐世界的景象。中间为阿弥陀佛,左右两边立有大势至菩萨和观音菩萨,阿弥陀佛面带笑容,坐于莲花台座上,双手结上品上生印,大势至手执莲花代表空洁。观音手中拿净瓶,柳枝有慈悲救度的意思。

在主像的两边下部的水池为七宝池。七宝池以金、银、琉璃、玻璃、赤珠、体渠、玛瑙建造而成。下面的水为八功德水。水中游莲花是四种颜色,黄色、红色、白色和蓝色。人发心念佛,求生净土,七宝池中就会有一朵莲花出现。心越诚,莲花就会越开越大。如果念佛退转,莲花就会枯萎。念佛人在临终时,阿弥陀佛拿着这颗莲花来接引人们往生西方,人们就会坐到这朵莲花中。塑像左右两边下方的雕塑,就是诚心念佛的人们。水中莲花上的人就代表将被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们。在水池的四周,有用金银琉璃、水晶、交互化成的阶梯和通道,上方有七宝化成的楼阁。在雕塑左右两边,有手拿各种乐器的伎乐天,代表佛国的歌舞升平。

【扩展讲解】

佛之净土有八功德池,八定水充满其中。所谓八种殊胜,即: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同时,包围须弥山之七内海,亦有八定水充满其中,彼具有:甘、冷、软、轻、清净、无臭、沐浴清香、用之不伤体等八特质。

伎乐天是佛教中的香音之神,也指在天宫奏乐的乐伎。其造型生动,线条飘逸、流畅,本身就如动听的旋律,令人心醉。

佛教的佛法是师道,佛菩萨都很谦虚。在这里讲经不去炫耀,喜欢听经的,只管自己来就是了,没人专门去邀请你。两边的罗汉、天人、飞天、花、鸟、树都在听佛讲经。佛陀是在菩提树下觉悟的,菩提树是佛教的标志之一。主像上方的小佛是代表在大乘佛教中认为只要人人一心向佛,人人都会成佛,都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须弥座下的九朵莲花代表阿弥陀佛的九种手印及九品莲台,是根据人们不同的修为而出现的九种不同的座位。其中,以上生式为最贵。

【扩展讲解】

传统塑像工艺流程:

2013年底,古堡旅游公司聘请雕塑家万绪德老先生、工艺美术家刘建安等诸多设计师,开始对殿内悬塑进行设计,并完全按照传统一艺手法进行创作,历经一年时间完成。

首先选用红胶泥、黄土、沙子,经过1:2:1的配比制作雕塑泥。其次选用已经完全烘干并做好防腐的圆木,作为雕塑的主架,先用浸泡过的草绳按照雕塑体量编入木桩上,后用配好的长草泥,进行第一次底泥塑形,在底泥干到一定程度后,再用配好的短草泥进行第二次塑形。此后,再用麻刀泥进行第三次塑形。
塑形完成后,用棉花泥在雕塑表面进行细节刻画,并对在泥塑表面进行反复按压,使泥像变得坚硬、不易变形。

塑像成形后,要经过两个多月的烘干,排出像内的水份。塑像干燥后,用腻子粉、石膏、滑石粉、乳胶,按照比例调好,对泥像进行打磨,使雕塑表面达到光、平、顺的效果。

最后一道工序,是用矿物质颜料彩绘。通过以上复杂的工序,塑像才算完成。

何谓衲子?

衲子,是僧人的别称。如,宋黄庭坚《送密老住五峰》诗:“水边林下逢衲子,南北东西古道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