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纸堆里寻安全 | 拾捌:赵盾慎独,在晋董狐不曲笔

 王清茗 2020-06-03

 随 我 行 走 山 西      许 你 万 里 荣 耀

鉴古  | 知非  |  旅途  | 视野  |  生活

当晋国大夫赵盾看到家门口大力士沮麛的尸体时,就知道自己与晋灵公能和谐相处的缘分已经尽了,而自己也得走上亡命天涯这条路。

在等级森严的春秋时代,地位的强烈不对等,是君臣关系紧张程度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当时道德规范、礼法教义正在成型期,加之权臣们可以拥兵自重,弑君杀臣的现象时有发生。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春秋期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后来有学者又粗略统计,春秋时期弑君杀君事件达到109起。

如果连国君都难以自保,更不要提及制度和国家的安全了。在弑君者眼里,有时候制度沦为他们遮羞的幌子。好在总有一些耿直中正之士舍身取义来维持制度的延续,赵盾就是一位。

赵盾是随着重耳流亡时忠诚之士赵衰之子。晋文公之后,先后经历了襄公和灵公时期的赵家已经位极人臣了,由此引发了晋灵公对赵盾的极大不满。晋灵公认为赵盾目无纲常,一族独大。而赵盾反观晋灵公认为其行事乖舛,声色犬马,不足以成为国君。二人从相互猜忌开始,最终演变为君臣互相斗杀的闹剧。


晋灵公的继位完全得益于他母亲的泼辣。襄公病重时,曾立遗嘱,以年幼的太子夷皋为君。但是遭到了赵盾的坚决反对,他表示乱世当立长为君。考虑到与秦国的战略合作关系,赵盾推举公子雍为君,但不料遭到了同僚的坚决反对。本着尊重晋国国内基本情况和国家发展大计来看,选择公子雍继位是一个较为合理和公平的选择,赵盾也相信自己有理由和有能力说服群臣和清除障碍。

就在万事俱备、甚至秦国已经恭送公子雍回晋国的关键时刻,太子夷皋的母亲穆嬴以襄公遗嘱为借口打闹朝堂,最终赢得了为夷皋正名的机会。毫无私心的赵盾只好立夷皋为君,即晋灵公。

两千年后回顾这段历史,赵盾大公无私,其勇可鼓其心可嘉。如果换成一个野心家,立一个没用或者年幼的国君正是自己大权独揽的好时机,比如后来田乞立齐悼公、赵高立秦二世以及慈禧立光绪等,均是将傀儡君王捧出,明目张胆地把持朝政。

这是礼法制度下的弊端,有时候也是无奈之举。在帝王家族内部和国家法律与道德框架内,继承帝位有着严格而教条的程序,并非一两个老成持国的大臣可以随意更改,甚至不敢有任何荐言的想法——祸出口出,一但新君不是自己举荐之人,阖家性命可能不虞。但是碰到权倾朝野的政治野心家,便会在制度和选择程序上做出变通和篡改,反复在“立贤废长”或者“立长废贤”间反复跳跃着。

同时,贤的标准也在良臣与奸臣眼中有着巨大的变化和差异。对周公、赵盾等良臣来说,天子或者君王是一国的表率,代表着这个国家最强大的发展动力,引导着和国家最高道德规范和国民素质。但对于奸臣来讲,国君的昏庸恰恰给他们蝇营狗苟的时间和空间。

两种选择是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一个明君,对大臣来说,更多的需要励精图治,需要夙兴夜寐。比如三国时期著名丞相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反复强调,“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可见一代明君的产生,不仅需要君王的慧根深厚,更需要众多老成持国者的扶助。


当然,对奸臣来说,君王的无能是他们企盼的最好状态,以保持他们把持朝政、为所欲为的局面。这种局面,不仅仅是对纲常、人伦的颠覆,更是对国家制度和体制的巨大破坏。不可否认,位极人臣者,都有着过人的智谋与胆识,具备高超的领导艺术和临危不惧的决策能力。但由大公无私到以权谋私,中间经历的不仅仅是君王的替换和制度的崩塌,更多的是人臣的个人修为和志向的选择,即慎独。

慎独讲究社会个体在道德方面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君子风范的最高境界,不以外力的变化而放松对自己的思想遵循和行为规范。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做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 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对现代社会安全监管工作等方面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赵盾将慎独做到了极致。受晋灵公的指派,沮麛以刺客身份进入了赵府,原打算一刀下去回去复命,但没想到赵盾并非如晋灵公所言花天酒地、生活奢靡,相反大门洞开,虽即天明,赵盾依然伏案工作,累了就闭目养神,但口中还温习着劝君勤勉的话。赵盾的言行让沮麛羞愧难当,当即便放弃刺杀赵盾的念头。

受君之名半路荒废,沮麛选择了以死谢君王。他在临死前大呼一句“不忘恭敬,民之主也”,代表了大多数晋国人对赵盾的看法。一个连刺客这样的亡命徒都能感动的人,偏偏没有感动晋灵公。

此刻的晋灵公正在宫廷内以养狗为乐。在曲沃都城内,他专门修建了豪华的狗窝,并且给这些狗穿上珍贵的绣花衣服。这些狗平日里可以随便进出宫城,经常进入百姓家中和集市上抢夺猪、羊肉。由于晋灵公下令不许百姓伤害这些狗,所以百姓敢怒不敢言,就连赵盾想要面见晋灵公,有时候都会被这些狗撵出。

当然,晋灵公身边还会有另外一只“狗”:屠岸贾。除了陪晋灵公圈养狗类,剩下的时间屠岸贾便陪着晋灵公在城墙上拿着弹弓偷偷弹射过往百姓进行取乐。对于赵盾的存在,屠岸贾看做眼中钉,不断地在晋灵公身边蛊惑,最终决定了派出刺客暗杀赵盾的行动。

将赵盾置之死地是屠岸贾的目标,一计不成后再生一计,将小人和奸臣的嘴脸暴露无遗。恰巧一天走狗吃了晋灵公的羊,屠岸贾便污蔑说是赵盾家的狗吃了羊。晋灵公大怒之下,不分青红皂白就派人抓捕赵盾。


事情发生在晋灵公十四年(鲁宣公二年,前607年)九月,晋灵公听信屠岸贾安排,设宴招待赵盾,却暗地里秘密调遣兵马。宴会在觥筹交错之际,被赵盾的属下看出了玄机,于是上前替赵盾饮酒,并且说“与君王喝酒,三杯足矣,超过三杯便是大不敬”,暗示赵盾危机四伏。赵盾明白属下用意后,起身告辞。晋灵公看到兵马尚未形成合围之势,便放出平时豢养的恶狗伏击赵盾。

赵盾长叹一声,“弃人用狗,虽猛何为”。受到国人的拥护,但却失去了国君的信任。在属下舍身保护下,赵盾脱离了宫廷的险境,但也只好向远方逃亡。

赵盾逃亡之后,晋国经历了晋文公之后黑暗和迷茫。从公元前620年继位,到公元前607年被赵盾的弟弟赵宽弑杀,晋灵公一直被国人所痛恨,十四年的在位时间,已经让百姓对他失望至极,以至于赵宽刺杀晋灵公当日,晋国百姓就要迎回赵盾。赵盾恢复原来官位后,派赵穿到洛京迎回晋襄公的弟弟、晋灵公的叔叔公子黑臀继位,是为晋成公。

这段历史,被晋国史官董狐记录在案,后来赵盾在翻阅档案时,看到““赵盾弑其君夷皋。”大为不解,与董狐当面对质,我并没有杀死灵公啊,怎么说我弑君?董狐理直气壮地回答,你身为国家要员,在危难之际不出国境让家人惦记留下隐患,返回时又不能惩办凶手,灵公的死难道不是你的责任?”为此,赵盾并没有责怪董狐,他说,因为对国君的眷恋,才使我背上如此的污名。

后来孔子也给予赵盾极高评价,同时为赵盾危难之际故土难离的情节给予惋惜。他说,“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境)乃免。

君子之称对赵盾再恰当不过。慎独给了他高尚的节操,也给了他宽广的胸怀。返回朝廷后,他宽恕了屠岸贾,开始对晋国上下大肆整饬,希望恢复晋文公时期的文治武功。但没有料到,死里逃生的屠岸贾在日后居然恩将仇报,给赵家几乎带来灭顶之灾。

《故纸堆里寻安全》系列文章:

壹:女娲补天, 人与自然初相识

贰:鲧之治水,千古问责第一人

叁:放太甲于桐宫,未道鸣条作网罗

肆:武王伐纣,权把鸩酒对君酌

伍:烽火戏诸侯,将士卸甲君王使

陆:厉王止谤,忘却宫前祥云犼

柒:郑庄公,中原用计守纲常

捌:管仲相齐:定方圆规矩使开

玖:齐桓公,君子难为小人心

拾:晋国礼崩,本末倒置丧初心

拾壹:骊姬倾晋,重耳逃亡醉临淄

拾贰:玉石不分,汴和泣血楚山孤

拾叁:弦高犒师,天下君子慎几微

拾肆:火烧绵山,可怜消骨不消魂

拾伍:楚国蓄志,一飞冲天有庄王

拾陆:羊汤残羹,华元无妄结仇人

拾柒:景公小疾,方寸之间天地长

来源:原创




有理想的行走
有态度的行走

风景的行走
王清茗
行走山西
微信号:xzsxwqm

公众号:行走山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