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

 兜兜粑粑图书馆 2020-06-03

小时候就听过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但总感觉哪里不对,这个世界上失败是常有的事情,如果说无数次失败才孕育出成功,那么这个孵化率也太低了吧。那么,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呢?


说起成功这种烂大街的话题,如果笔者不提出一些建设性实质性的建议,都是在浪费读者的生命。

说起这个成功,就不得不提及几年之前大热的“成功学”,记得我上学的那些年,正是成功学市场大热的时候,汗牛充栋的成功学书籍、打了鸡血一般的成功学演讲现场、各种成功学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网友“没有理想的蚂蚁”有一段精彩的论述:绝大部分“成功学大师”,都承认他们的鼻祖是美国人戴尔·卡耐基。而卡耐基的“西方成功学”在国外给人作用是帮助别人改正自我一些不良习惯的行为模式。比如,“卡耐基训练”所包含的5个部分是:1、建立更大的自信;2、加强人际交往能力;3、加强沟通技巧;4、培养领导技能;5、改善我们的态度和减轻压力。这些抄袭来的成功学的内容基本上,大家都已知的也是普遍接受的大道理,然后在抄袭的过程中换一种说法,然后加个案例,配以环境气氛,一种传销式的洗脑,通常会给你创造一个封闭式的环境,什么振奋人心的背景音乐,鼓舞士气的豪言壮语,再讲一些当下大家的痛点,去引起共鸣,不得不说这群“成功大师”个个颇具做传销的天赋。面对这些“正确的废话”,美国人称其为“便利店哲学”,即廉价、方便、随手可得但你又反驳不了的废话,它们的内容基本都是用高科技词汇和营销术语来表述的“心灵鸡汤”。这里的高科技名词和专业的术语就是其高明之处,把它加入到废话当中,你都会觉得这个人有水平。这个网友认为:做一个事情的成功都是多方面的,你的人脉,你的努力,你的技能,你的天赋,甚至是运气,是时机,成功的原因有太多太多,数不清得多。所有的成功都既是必然,也充满偶然,天下不会有成功的公式,而那些成功个人必备的素质那个人,哪个创业又不知道呢?

当然,笔者并不同意这位网友最后的观点,成功的因素确实非常多,成功学也自古有之,但我敢说,纵使你遍览古今中外,你也无法把别人的成功经验直接拿来为自己所用,并登上人生巅峰。这是因为没有几个人能把问题说到点子上,那些所谓的成功箴言,都是“正确的废话”就像于丹的演讲一样!

比如以下这些名言警句:

莎士比亚说:“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我们可以概括为勇气。孙中山说:“不断的奋斗就是走向成功之路”,我们可以概括为努力。冰心说:“骄傲是拦路虎,常挡在成功的道路中间”,我们可以概括为谦虚。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我们可以概括为目标。爱迪生说:“当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我们可以概括为毅力。拿破仑说:“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意思是自信才是成功的关键。

这些名言警句可以说是中小学生写作文的必备素材,也是很多情感专家的常用论调,以上提及的几点笔者无法否认都是成功的要素。因为以机械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还原性思维就是把成功这件复杂的事情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如勇气、毅力、目标等等。也就是说,这些名人是在使用还原性思维来为我们阐述如何成功。还原性思维认为成功是一个需要众多优秀品质的一个集合体,至于这个集合体内部是怎样的结构,那就不得而知了,总之,要成功,就要拥有这些优秀的品质。这就是还原性思维能告诉我们的所有信息。

而辩证唯物主义所指导的系统性思维,却认为虽然成功的因素众多,但是有且只有一个因素是成功事件的核心因素,其他都是次要因素,其中,核心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支配着其他要素作用的发挥。但其他要素虽然屈居次要位置,但也会在一定情况下,成为左右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永远也无法替代核心因素的作用。那么这个关键要素到底是什么呢。笔者用一句名言回答大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没有兴趣,那么你可能付出更多艰苦的劳动,还不一定有效;你拥有正确的方法,却懒得去用,你拥有超强的意志,却不知用在什么地方。你有再多的人脉,也不愿发展自己的事业,成功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以学习为例,老师常常安慰家长的话“这个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学习”,这句话说明没有兴趣,天赋异禀也无济于事。现代流行一句话叫“寒门难再出贵子”,仿佛说的是教育资源丰富的地方更容易出优秀的孩子,实际上这只是表面现象,其中的关键是资源丰富的家庭其父母更懂得也有更多资源寻找并培养孩子的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即时你是富六代,也难承家业。在现实中,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家庭贫困,可以没有朋友,可以不上补习班,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绝不可能是对学习毫无兴趣之人。说白了兴趣是学习优异的必要条件。当学生长大毕业踏入工作岗位以后,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未必工作出色,而成绩差的学生也可能事业有成。个中差别取决于你对你所从事工作的兴趣多寡。笔者可以连续几个小时玩游戏,但逛街往往坚持不了几十分钟便精疲力竭。一些人能在网吧坚持包宿,一些平时腰酸腿疼的老人家也能在麻将桌上连坐几个小时,我想,应该不是依靠意志力吧。意志、目标、谦虚、勇气等等这些可能都是成功的必备要素,然而在没有兴趣点的前提下,这些优秀的品质都无法发挥其作用,而在有了兴趣点的前提下,很多优秀的品质也会相伴而生,这就是兴趣在事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事业成功,要以培养兴趣为中心,将意志、目标、方法、人脉等要素安放到个人的兴趣点上,成功便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你没有兴趣点,无论你有什么优秀的品质,生活工作都将成为你的一种煎熬,成功也遥遥无期。因此有一些人说:成功是结果,而不是目的。这句话就是系统思维所支持的观点:兴趣才是核心因素。

当然,肯定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兴趣有了,但是由于一些次要因素的影响(家境、人脉、毅力、目标等)而没有成功。笔者想说,做有兴趣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至少生活不会过于沉闷,毕竟,人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并非成功,而是幸福感。享受生活总比压抑的工作更令人向往吧。

我们常常将我国的教育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比较,发现这些国家的教育常常以探索未知、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为主要教学内容,虽然在成绩上常常被我国学生甩了几条街,但在科研等领域我们的表现却差强人意,相信大家都记得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大家呢?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形成很好的兴趣培养习惯。没有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求知欲是人类的天性,而维护好这个本能,人们在主动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时候,效率就会事半功倍。中国之所以培养不出大家,毫无疑问,就是我们的环境和制度磨灭了很多人追求未知的兴趣。

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打麻将的精神 1:随叫随到,从不拖拖拉拉。2:不在乎工作环境,专心致志。3:不抱怨,经常反省自己。4:永不言败,推倒再来。5:牌好牌坏都努力往更好的方向整。6:从不嫌弃工作时间太长!无论你是达官显贵,还是贫民百姓,无论你是年过古稀,还是尚未成年,无论你心态积极向上,还是消极厌世,只要你对麻将有兴趣,估计人人都能做到以上几点。我们是否反思过,这些优秀的品质为什么能在打麻将上面得到体现呢?答案就是兴趣。兴趣作为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只要你对一件事情有兴趣,你就能激发出超过你想象的自身潜力。如果你对一件你不得不做的事情失去了兴趣甚至厌恶,那么你将工作的非常辛苦,身心俱疲,成功自然与你无缘。

兴趣在个人成长中的位置至关重要,它不但决定着你会在哪个领域成功,成功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也能左右你的人生状态,兴趣充足且适当的人,他的人生便容易建立起明确的目标,对于所做的事情的专注,在别人看来是意志力强的表现,那些意志力超强的人,都不是靠自律实现的,真正靠的是做一件事情的兴趣,当然,你会对一件事情兴趣浓厚,自然少不了从所做的事情中体验到的成就感和价值观。因此说,你的自律,都是以兴趣为核心要素的,如果没有兴趣,你还被逼做一件事情,那么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消极应对,甚至崩溃抑郁。

可以肯定地说,患有抑郁症的人,都是因为无法从所从事的事情中获得价值观、成就感,感到生活失去了希望,才最终崩溃的。我们常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经常无法从事我们所喜欢的工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都在抑郁的边缘,只不过少数人被抑郁压垮了,走向了极端。这也是为什么当今的我们娱乐至死,抑郁带来的后果就是我们要通过一些简单有效的方式进行减压:游戏、娱乐、约炮、美食。因为这些方式可以让我们在无法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能很好地释放自己的压抑。

回到题目,之所以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是因为我们有了很多次失败的经验之后才能获得成功。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人类的行为动机实际上有着更深刻更内在的机制。试想一下,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没有兴趣,那么你坚持不了几次失败就会崩溃的,如果你对打麻将很感兴趣,你会反反复复地推倒重来。那些不轻言放弃的人,都是对事情充满兴趣之人。你以为成龙拍戏的敬业,只不过是人家眼里的兴趣而已。那是人家获得价值感成就感的有效方式罢了。

如果你对你的事业充满了兴趣,那么你会发现,你专注做事情的时候,那些意志、目标、方法、人脉等等优点都会逐渐在你身上显现出来。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中主要矛盾支配次要矛盾这一基本原理的具体体现。

实际上笔者真正要阐明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因为今天我们的世界,已经被唯物与唯心撕裂成两大阵营,背后是各种利益的博弈,而深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

未来,笔者还将使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大家揭示更多社会与人生的真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