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丁戊奇荒”到底有多严重?人被当成食物,漂亮女子不值千文

 今古言堂 2020-06-03

在这篇文章,笔者要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清末“丁戊奇荒”到底有多严重?人被当成食物,漂亮女子不值千文。

说到天灾,生活在现代的很多人可能没有太大的感触。一是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没亲身经历过天灾,二则是因为国家应对天灾的举措较为有效,能在短时间内将天灾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足够低的水平。但是你知道吗?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人们在面对天灾之时,往往只能处于被动承受的状态。

尤其是在清末时期,我国曾发生了“丁戊奇荒”。当时因灾情过于严重,所以灾民们的状况简直是惨不忍睹。那么,“丁戊奇荒”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的灾情到底有多严重呢?如果你对这些问题较为感兴趣的话,那就不妨继续往下了解一下吧!

一、“丁戊奇荒”的发生。

光绪元年(1875年)的时候,我国北方地区曾经出现了大面积干旱的情况。而且这一情况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所以灾情便一天变得比一天严重了。后因为干旱情况严重到了一定程度,蝗灾便发生了。本身因为旱灾的出现,已经导致受灾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所剩无几。再遇蝗灾,受灾地区的百姓就更加没有粮食可收可吃了。

好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天上总算出现了下雨的迹象。本来百姓们都以为苦日子算是熬过头了,可没成想,这雨下起来竟然没完没了。于是没过多久,北方多地便又遭逢了洪灾。百姓们饥寒交迫,无家可归,倒地后就起不来的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二、灾情的严重程度。

上述灾情接连发生后,百姓们为了活命只得想出各种办法来进行自救。在他们遇到的各种困难面前,最为不好解决的可能就是吃饭问题了。要知道粮食难觅,他们想继续活下去谈何容易。可即便如此,他们照样采用了很多让我们现代人难以想象的方法让自己活下去。

比如吃小石子面来维持生命,它是指先将小石子磨成粉状,然后掺入一丢丢的面粉并揉成面团这样一种制作“食物”的方法。虽然乍一看,似乎这种方法确实也能起到填饱肚子的效果。但是越吃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食物”,反倒越容易让人死亡。

又比如通过卖妻儿来换取粮食的方法,即便是在古代,也是万万不可随意卖妻儿的。可到了生死关头,很多灾民可顾不上那么多了。只要能够换到粮食,他们就乐意将自己的妻儿给卖掉。甚至有些被卖者还很乐意自己被卖掉,因为那样一来,起码她们就能投身于能够给她们提供食物的人家去了。

而提及具体的售价情况,有资料曾显示,在此期间,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连一千文都值不了。而相貌较为一般一些的,甚至连一百文都不值。更有甚者,稍微给点粮食就能换来一个美女或者孩子。

再如吃人。可能很多人觉得这可能说得有些太过了,但是实际上,在那种情况下,出现人吃人的情况丝毫不稀奇。尤其是那些身边已经没有什么亲人存在的人而言,可能在倒下还未断气的时候,就已经被人当成食物给吃上了。

而那些还幸运的有家人可以相依相伴的人,在遇到家人出现死亡情况时,则万万不敢哭出声来。因为万一被其他灾民知道家里死了人,可能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其他灾民就会不管不顾地将他们的家人拉去当食物吃掉。为了避免这种惨事发生,他们即便死了亲人,也得隐忍着不哭出声。

三、朝廷采取的赈灾举措。

看完上述灾情的严重程度后,可能就会有人要问了。既然当时天下归清政府统治,那清朝廷有没有采取些有力的赈灾举措呢?采取倒是采取了,只是因灾情太过于严重,所以清朝廷采取的那些举措根本达不到有效的赈灾目的。

有资料显示,当时朝廷曾开设过一些粥厂施粥,但是该举措能够救济到的人跟全部受灾人口数量相比,根本就不成比例。当然了,也并非清朝廷过于吝啬,不乐意多开设些粥厂施粥,而是因为当时的它国库空虚,自身都难保,哪里还能去救济受灾百姓呢?

你以为这就是“丁戊奇荒”的全部内容?那你还真的是大错特错了!你知道吗?在1879的时候,清朝还曾发生过大型地震,这次地震于当时的清朝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结语

也正因为当时情况如此糟糕,所以每每提及那段时间的历史,很多第一次听说这些情况的人都会忍不住为清廷和清朝百姓们捏上一把汗。所幸后来那段艰难时期顺利被度过了,但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对此情况有较为详细的了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