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涛、毕加索 | 自给自足的孤独

 柳浪闻莺眺西子 2020-06-03

毕加索的父亲是一所美术学校的教授,一次偶然,父亲发现毕加索对他未完成的鸽子素描涂色,在仔细观察了毕加索的笔法后,深深觉得十三岁的儿子已经超越了他,并发誓从此不再绘画。这无论是真实发生还是后人演绎,倒也与他一生都在寻找童年,不断向童年靠拢相呼应。在晚年一次参观儿童绘画时,毕加索不无感慨地说“在我像他们那样大时,我画得就可以像拉斐尔那样好了,但是此后一生我都在学习如何像他们那样画画。”

毕加索 自画像   1896年 | 15岁

毕加索 自画像   1901年 | 20岁

毕加索在能达到拉斐尔绘画那样的高度之后,却渴望打破这些经验、规则、技法、他人加诸于自己的观看世界的方式,他想要像孩童那样画画,实则是想找到自己的风格。任何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的创作都是对时代的回应,毕加索一生中大多数时光过着自愿放逐的生活,作为一个画家,在西班牙他需要对付故步自封、心胸狭隘的中产阶级。他非常清楚巴黎代表了进步,在巴黎他却面临了一个现代欧洲尘世的悲惨遭遇——一种结合惨痛与狂乱的不幸。

毕加索 自画像  1907年 | 26岁

毕加索 自画像   1938年 | 57


毕加索根本的困境: 一个从他自己国家里被放逐出来的艺术家,他属于另一个国家(西班牙),而他理想化天才的原始特质谴责他置身堕落的社会(法国巴黎),他因此变得自给自足,但必须不断工作以证明自己。就人性而言,他势必相当寂寞。但就艺术而言,寂寞的意义在于他不知道该画什么,他用尽了包含自身情感的题材。毕加索的一生总是在探索,对未知的创新试着寻找一个新的语言表现方法。他执着于扬弃已经熟练陈旧的创作手法且不安于现状,一直追求创新,这亦是毕加索毕生的艺术追求。

毕加索 自画像   1965年 | 84

毕加索 自画像   1966年 | 85

17世纪的中国,也出现了一个被高居翰誉为独创主义大师的石涛,“他以超凡的创作力独辟一格,足可媲美宋代山水画家经历数世纪才累积出来的辉煌成果。”石涛在早年精通各家之法,并兼善各派之长,他本可以选择像王原祁一样,坚持单一“法度”或单套绘画成规,而后,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抽象造型的营炼,或者像王翚一样,以集大成为其绘画的职志。但是,他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在《画语录》中谈到画为何物时说:“夫画,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永乎我也。”

石涛   东坡诗意图

石涛   鬼面峻峰图

当一个人越想展现我之面目,越想打破传统时,他对社会问题的感触更深刻也更敏锐,对现实的不满其实也越强烈,他也越孤独。石涛因家世谱系之故,而被排入明朝遗民之列,1690年代末期,石涛弃僧还俗,当初他以明朝宗室的身份剃度为僧,乃是为了逃避满清的迫害。他虽然习禅,且深受影响,但却似乎一直未能真正融入僧侣的生活,仍自由地出入于世俗社会之中。同时,他似乎也放弃了反清复明的志向,从此在满清的统治下安身立命。石涛一生都在其所处的环境中感到无所适从,始终都像是个异乡人,在现实中,他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所以退避到绘画里去,在绘画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石涛 西津野航图

石涛  草阁山居图 

毕加索终其一生都在儿童的生命状态学习,石涛终其一生都在弃绝有为之法,而入无法之境,他们都想从传统外物的桎梏之中解放出来,来展现自己对于时代对于生活的看法。他们都为自己的表现手法设限,强调并夸张某些风格时,而牺牲其他诸多要素。这种自我设限,这种自我投入,为绘画注入了一股直接感动的力量,迄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约翰·伯格说,表现主义源于挫败感,这种挫败感源于对现实的一种失落与无力,作为历史人物,他们从自己所处的世界中被切离出来,在绘画里,没有任何响应,也没有任何束缚,反而激发出一种永不倦怠的活动。

石涛   松下高仕图

石涛  云山图

毕加索与石涛都是一个直立的入侵者,他们颠覆既存艺术秩序的欲望已经超过其建立新秩序的欲望,他们都是他们时代的局外人、失意者,同时,他们也超越于他们的时代。任何的艺术创新从更宏大的角度来看,都源于内心对外在失序的感悟。

文 |尺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