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磨玻璃结节手术后的病理报告怎么看? (原创)

 LANJIAN980 2020-06-03

病理报告大概是肺磨玻璃结节(GGN)手术后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检验报告了,因为里面有太多生涩的专业术语、名词。不瞒您说,有些时候一份病理报告摆在面前,非病理科的临床医生也不一定全看得懂呢。今天,逄医生就来仔细讲一讲怎么看GGN术后的病理报告。

首先,GGN手术患者一般会有两份病理报告,一份术中冰冻病理报告,另一份是术后常规石蜡切片病理报告。前者在手术过程中即可由病理科医生出具,一般耗时20-30分钟,其检验目的通常是判断病灶的良恶性,为外科医生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后者则需在手术数日后才能出具,因其标本处理的方式与冰冻病理不同,但准确性更高,信息也更加详细、全面,患者疾病的精确分期也主要依据这一报告。(有兴趣的朋友请可以参考逄医生的另一篇文章《肺磨玻璃结节(GGN)术中冰冻病理是怎么回事?》)

无论是哪一份报告,其基本形式、内容是大致相似的。通常,报告抬头都会用比较大的字体标明报告类型,即冰冻病理或常规切片病理报告。然后,下方会列出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并注明标本收到日期和出具报告日期。

再往下即进入报告主体,通常分为两个部分:标本检验描述(病理科医生看到些什么),和病理诊断(病理科医生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在标本检验描述部分,通常包括巨检和镜检描述两方面内容。前者是指肉眼所见情况,包括收到标本的名称(比如肺叶或淋巴结)、大小、颜色、数量,GGN病灶的大小、数量、剖面颜色、位置,与切缘的准确距离。后者则是病理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切片(由病灶切割后制作而成)上看到的情况,包括病灶区细胞形态、染色、分化情况、生长方式(浸润还是非浸润性生长),浸润深度,有无侵犯局部小血管或淋巴管、淋巴结内有无肿瘤细胞等信息。

肺腺癌手术后病理切片照片

在病理诊断部分,病理科医生会给出最终诊断结论,通常包括以下关键信息:

- 病灶来源(原发性病变还是转移性病变)

- 病变性质(良性还是恶性)

- 恶性病变的类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腺癌等)

- 肿瘤细胞分化程度(I-IV级,级别越高,分化越差,侵袭性也越高)

- 淋巴结有无转移

如果标本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通常是在仅依据细胞形态判断病变来源、性质较为困难时进行),报告中会列出染色标记分子的名称(如TTF-1、CD56、p63等)、染色结果(阴性 or 阳性),阳性比例等信息。

此外,随着靶向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腺癌)中的逐步推广,靶向药物的靶点基因(如EGFR、KRAS、ALK等基因)突变情况也逐渐被纳入术后常规病理检验之中。不少单位也会将这些靶点基因的突变检测结果附在病理报告中,方便患者查阅。

在报告末尾,通常会列出进行标本病理检验的医生姓名或签名、签章,核发日期。

需要指出的是,不少患者或家属会将前述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分级与肿瘤的病理分期相混淆。比如,看到病理报告的诊断部分写着“微浸润腺癌、II级”,就以为是II期肺癌,这是一种常见的误解。

分级与分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描述肿瘤细胞的分化高低程度(即细胞生长是否成熟、是否接近正常状态——分化越好,分级越低,越接近正常细胞形态,反之亦然),后者则是指依据整份术后病理报告,以及术前或术后的其他各种检验报告,由临床医生给出的患者肿瘤性疾病的早晚期别(非小细胞肺癌包括0-IV期,小细胞肺癌包括局限和广泛期,良性肿瘤和病变不需要分期) ,也就是大家最为关心的肿瘤处于第几期。这一分期结果一般不包括在病理报告中,而是会包括在患者的出院报告或小结中。患者朋友可以留心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