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十发捐赠画 | 孤臣不为一身惜——陈洪绶之《苏李泣别图》

 zdjphoto 2020-06-03

明 陈洪绶  苏李泣别图  轴 纸本设色  84×96.5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明末清初的书画家陈洪绶,生逢朝代更迭、时局动荡。他的画作中往往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那份浓重的“家国情怀”。他的《苏李泣别图》描述的就是西汉历史上著名的苏武和李陵的故事。

《汉书·苏武传》记载,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单于派汉朝降将李陵去劝降。苏武回答说:“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本是知交好友的李陵和苏武,在面对生死抉择之时,却作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李陵归降匈奴,苏武誓死不屈。在苏武北海牧羊十九载最终得以归汉时,李陵在匈奴置酒祝贺苏武:“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两人留泪永别。

苏李泣别图  局部

苏李泣别的故事一直是历代文人创作偏好的题材。苏武的事迹流芳千载,他忠诚不屈的气节成为传统文化精神的一部分。中国古代儒家伦理重视“忠、孝、节、义”,历来忠诚有气节的臣子都会受到人们的赞颂,而背叛者则为人所唾弃。这种忠义情操已经深深嵌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核中。

文人吟咏苏李泣别题材的作品很多,如明代名臣于谦曾作《苏李泣别图》诗。诗中所体现的家国情怀,与陈洪绶是一样的:

啮雪吞毡瀚海头,节旄落尽恨悠悠。

孤臣不为一身惜,降将应怀万古羞。

绝塞旅魂惊永夜,秦关归兴动高秋。

表忠麟阁图形像,未数当年博陆侯。

苏李泣别图  局部

陈洪绶生逢明末清初的乱世,一生经历坎坷。1644年,清兵入关,“闻知国变,哭泣狂呼,见者咸指为狂士。”明亡后,他一度在绍兴云门寺出家,剃发为僧,自称“悔僧”、“云门僧”。用他自己的话说:“岂能为僧,借僧活命而已”。由此可见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到了晚年,他在杭州、绍兴一带以卖画为生。曾作《故山》一诗: 

故山秋最好,今日断相思。

但有丹枫处,无非白骨支。

难忘生长地,痴想太平时。

万念俱灰冷,一归梦未衰。

陈洪绶像

陈洪绶不情愿地成为了清朝子民,仍怀念旧朝,感伤一生的不幸境遇,“心情沉郁,时而吞声饮泣,时而纵酒狂呼”。在《苏李泣别图》中,我们也深深感受到画家笔端所流露的这份悲怆与失意。

撰稿 | 杜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