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琅瑚街80号院:曾经的樊氏祠堂、如今的杂物堆积处!期待破题

 东皋春雨 2020-06-03

到老保定来,要看古建筑、著名景点确实有很多很多,比如直隶总督署,比如古莲花池……还有保定市区内最高的古建筑——大慈阁。个人感觉,要想进一步了解古城的脉落,感受市井的真实,还是要走进街巷、走近古宅,近距离体味历史的沧桑和真实。在不经意的游走中,没准你就会邂逅到一些惊喜呢!

百年琅瑚街80号院:曾经的樊氏祠堂、如今的杂物堆积处!期待破题

走在古城北大街和琅瑚街的交口,一座中西合璧的老式小楼就突然闯进了视线——灰砖到顶,四柱外挑,拱门居中,上有砖雕,窗分左右。楼西墙体微有裂纹,几道铁锢予以了简单的固定。下面一块水泥牌显示了两个内容:其一,这座楼的名字是“琅瑚街80号院”;其二,这是保定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告知说这座小楼在1993年就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了。楼东一块喷绘布上“此处危险、请勿靠近”八个警示大字分外抢眼,意在强调这是一座危楼了。

百年琅瑚街80号院:曾经的樊氏祠堂、如今的杂物堆积处!期待破题
百年琅瑚街80号院:曾经的樊氏祠堂、如今的杂物堆积处!期待破题

保定琅瑚街与“琅瑚街80号院”

先说这条街——琅瑚街。琅瑚街就位于保定城隍庙前以东、大慈阁以北,北大街的二道口,与前平嘉胡同西口斜对。那么,这个特殊的街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原来 这条街上之前曾建有一座土地庙,庙门两侧立各立有一个抱鼓石——左狼右虎。直接叫“狼虎街”总觉不甚雅致,因此便取谐音“琅瑚街”。

北大街约建于宋淳化年间,这一带早先绝对是一处繁华旺地,沿街既是商业街区,又是一条官绅巨贾聚居的街道。可惜的是在1999年古城大面积规划动迁后,街上的一些大宅院也随之彻底消失了。占地面积19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平方米的“琅瑚街80号院”无疑是这次动迁的幸存者之一。即使用现代的审美眼光来看,“琅瑚街80号院”放在今天同样也透着高档大气、奢华精美。

百年琅瑚街80号院:曾经的樊氏祠堂、如今的杂物堆积处!期待破题

时光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就在这古建之下,如今却是杂物遍地,一派的萧条肃杀,与这座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透过微开的门扇,可以看到里面过道两侧同样也堆满杂物。里面厢房只剩下断壁残垣,主要建筑堂屋,房顶的灰瓦也已脱落许多,房架整体也有了倾斜。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东侧墙体内还嵌有一块石碑,由于烟熏火燎,岁月侵蚀等原因,上面具体是什么内容已不好分辨。

百年琅瑚街80号院:曾经的樊氏祠堂、如今的杂物堆积处!期待破题
百年琅瑚街80号院:曾经的樊氏祠堂、如今的杂物堆积处!期待破题

“琅瑚街80号院”的真正用途和房屋主人

有资料记载,“琅瑚街80号院”最早为樊氏祠堂,建于1920年,其主人为樊榕。樊榕(1861—1942年),字荫荪,号退安,河北清苑人,系光绪癸己举人,授山西知县。实施实业救国策略后,樊榕与其父樊达汇一道,先后投资了河北乾义面粉公司、清苑电灯公司等买卖,在保定组织同业公会和无公会组织的商人六百余家,成立了保定商会,自并任会长——为保定工商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更难能可贵的是,樊氏家族广建学堂,旨在开四民之智,“凡国家利用厚生诸事,屡出巨资助之成立”。教育之功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资助清苑创立初级师范学堂,开师范教育之先,为保定的师范教育奠定了基础;其二,设立阅报处和宣讲处,意在普及时事知识和科普知识,弥补学堂教育之不足。其三,筹集资金,修复古代建筑。最值得一提的是,樊榕与其他乡绅一道联手出资,落架修复了畿南上谷八景之一的大慈阁——今天我们能看到完整、庄严的大慈阁,樊氏家族无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百年琅瑚街80号院:曾经的樊氏祠堂、如今的杂物堆积处!期待破题

如今住在这里的人不知是否还是樊氏的族人,周边陈放的杂物、废品是否为其售卖变现的生活来源……不管怎么说,一座曾经肩负无限荣光的老院如今成为杂物废品存放点,怎么说都是一个笑谈。百年老民居如何破题?如何修复再利用?建议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文物监管部门做好备案、规划。确实资金不足,还可引进民间资本,约定相应的使用年限、使用要求等。但民间资本进驻的前提,必须是修旧如旧,使用者必须要在文化产业做文章。

百年琅瑚街80号院:曾经的樊氏祠堂、如今的杂物堆积处!期待破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