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绪康:希望的田野和田野的希望

 贾一一的自留地 2020-06-03

2017年3月9日第119期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一片高梁,十里河塘十里果香,哎咳……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我对这首《希望的田野》印象非常深刻,因为这首歌填充着我的童年回忆,跟着父母在田地里劳作时,村子大喇叭总是循环播放这首歌,刚开始懵懵懂懂,后来听得多了也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含义,歌颂美丽的乡村、勤劳质朴的农民、悠闲的田园生活,让人内心始终充盈着一种幸福,当时自己也坚定地认为:乡村这片土地大概就是人世间最美的地方了吧!就像歌词里唱得一样,永远富有希望,将来长大了一定要留在这片故土上,生生世世、世世代代。可没几年,我便改变了这一“幼稚单纯”的想法,这与成人们的思想灌输有很大关系: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到城市工作去,千万不要再回到苦穷的农村!在这是没有出路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觉得农村绝对不可以成为自己的归宿的,熟悉的地方不但没有风景,反而像一个巨大的牢笼,一定要通过求学这一条路走出去,用长辈人的话说:“上学是农村孩子出息的唯一出路。”于是,我用尽力气学习,几乎把自己变成了考试机器,当然,有我这样想法和做法的农村子女大有人在。

曾经一度,我不能原谅自己,对自己的选择耿耿于怀,我改变了儿时天真的想法,我背叛了故乡,离开了这片希望的田野!可是,长辈们的话或许是有道理的,他们吃了没有文化的亏,生活给他们的选择只有一条:农民。这个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职业,在中国拥有最大的从业群体,靠天吃饭让他们没有太多的自由空间,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收入渠道单一、收入水平低、休闲文化贫瘠,在整个社会阶层中也处于劣势地位,世代相传,所能留给后代的也不过几亩薄田、几间平房,他们的后代,我的同龄人,若是没有继续求学,便无一例外的选择外出打工,从而成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同样渴望在城市里安家,过上体面的生活,可户籍、学历、房产、收入等因素处处限制着他们 ,同时又不甘心走父辈的老路——回乡当一名农民,当然现实也容不得他们回去,随着工业化文明的提高,农村的可耕地面积已是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最大资本——土地,他们在外打拼几年以后,用两代人的积蓄建房、说媒、结婚、生子,然后继续外出打工,于是,便成就了一项中国特色——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如此循环而已。其实这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尴尬所在: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每逢过年,在天南海北打拼的年轻人都回到家乡,他们聚在一起,分享不同城市的精彩,交流各自的打拼心得,看过不少新闻,说是在某些地方,春节期间,年轻人本是回乡与家人团聚,可屁股还没坐热,就约上好友去打牌赌博了,有人甚至把一整年的收入都会输进去,使得本来就越来越淡的年味更加失去意义,当越来越多的回乡人用炫富代替走亲访友时,当本是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越发流失时,当古老久远的农村文明渐渐消失时,人们不禁感叹:当年充满希望的田野,如今田野的希望何在?

曾经看过一个专题片:《日渐消失的古老村落》,说的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村落正在逐渐减少乃至消失,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人们总是在失去时才知道珍惜,村落作为我们珍贵的传统文化必须得到保护与珍惜!渐渐地,化工企业少了、天更蓝了、水更甜了、花更香了,回乡创业的人更多了、生活水平更高了、村落更加整齐美观了、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了、村民素质更高了、笑容更多了,原本冷冷清清的农村又恢复了曾经的热闹非凡与欣欣向荣,往日的田野上又重新燃起了新的希望。

从希望的田野再到田野的希望,也许这是一个必然过程,也许这是人为作用为之,但我知道:我深爱的这片田野上,她永远充满着希望!


个人简历:

贾绪康,职业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在《中国幼教杂志》、《中国教育报》、《烟台日报》、《教学研究》、《今日莱州》、《胶东文学》、《烟台散文》、《大众休闲文化》等刊物发表文章90余篇;2016年3月,参与编写的《幼儿园的问题小孩》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在自媒体平台“人民网”、“大众网”、“中幼网”、“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山东学前教育网”、“科学启智”、“好老师”、“胶东文化圈”、“胶东文艺”、“烟台散文”、“烟台漫步”、“今日头条”等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210余篇。崇尚向日葵、狼,读写是一种非常享受的生活与生命状态。“贾绪康”微信公众号每天发布一篇个人原创文章,欢迎广大朋友阅读拍砖,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小贾在此感恩您助力我的成长与进步!祝您工作顺利、事业有成、感情甜蜜、家庭美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