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绪康:心态

 贾一一的自留地 2020-06-03

2017年7月18日第233期

有人说:生活,就是过的一种心态。心态好了,一切都好;心态不好,一团乱麻。我一直把这句话看作是一碗心灵鸡汤,少饮怡情,多喝无益,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唯心主义的生存之地。但是最近发生在朋友身上的事情改变了我的看法。

周末聚会,一位朋友向我吐槽她的各种烦恼。工作中,上司总是不停地给她安排工作任务,从不说不的她总是来者不拒,最终繁重的工作让她心力交瘁,不但如此,尽心尽力工作的她还经常被上司批评,而同一小组的其他人则无事可做,这让朋友感到很委屈;生活中,她家住五楼,每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想休息时,六楼总是发出各种噪音,惹得她无法入眠;感情中,最近她和男朋友之间也因为订婚事宜出现了一些分歧,双方闹得不太愉快。这些都让她心情烦躁,苦不堪言,感觉生活一团糟。

我耐心听完朋友的倾诉后,把“心态是根源”的理论搬出来劝她,朋友不屑地说:“你说的这个我也知道,可我做不到呀!再说了,即使我转变心态,可现实还是那样呀!这不是掩耳盗铃吗?”说实话,在拿这些理论给朋友灌输时,我心里也是没有底气的,第一,我本身就对“心态法”持怀疑态度,第二,我自己也不能做到完全成为心态的主人。但为了能够帮助朋友尽快走出情绪低谷,恢复最佳状态,经过一番讨论后,我们共同决定用这个方法尝试一下。不去做怎能知道不可以呢?

过了一段时间,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你的这个方法很有效!回家以后,我关掉电脑和手机,坐在窗前,泡上一杯茶,与自己来了一场心灵对话:我的现状是什么?造成现在状态的原因都有哪些?我自己能为改善自己做哪些努力……最后,朋友终于明白了,原来主要原因真的在于自己的心态。事情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关键是我们怎样看待它。上司给我压担子,那是因为他认可我的工作能力,他批评我,那是因为他感觉我是一个可塑之才;我把楼上噪音当成我休息的催眠曲,现在不听反而不习惯了呢!和男朋友之间,我们彼此进行了坦诚的交流,换位思考让我们更加理解对方,现在感情更融洽了……

听完朋友的电话,我陷入了沉思。我为朋友的转变而高兴,同时对自己也进行了反思。假如我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我会不会能像朋友一样改变自己、转变心态,进而找回最好的自己呢?曾经,我也因为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琐事而烦恼,易燥易怒,打乱了工作节奏,产生了沟通不畅,影响了心绪稳定,这种感觉实在不怎么样,如果任由这种状态蔓延,会引起更大的麻烦。

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烦心事、苦恼事,但由于处理态度的不同,所以事情的结果也会大相径庭,原因只有两个字:心态。何为心态?原来很简单:心大一点!

个人简历:

贾绪康,职业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中国幼教论坛管理员、山东学前教育网特邀通讯员。在《中国教育报》《中国幼教杂志》《烟台日报》《胶东文学》《烟台散文》《大众休闲文化》《教学研究》《今日莱州》《悦读》等刊物发表文章100余篇;2016年3月,参与编写的《幼儿园的问题小孩》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2017年3月,《教师,成长一路相随》等5篇文章分别被编入大学教材《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等书;2017年6月,《心中的读写》等2篇文章入选中国教育报主编的《读书那些事》,被朱永新、李镇西等教育大家联合推荐。在“人民网”“大众网”“中幼网”“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山东学前教育网”“科学启智”“好老师”“胶东文化圈”“胶东文艺”“烟台散文”“烟台漫步”“今日头条”等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270余篇。崇尚向日葵、狼,读写是一种非常享受的生活与生命状态。“贾绪康”微信公众号每天发布一篇个人原创文章,欢迎广大朋友阅读拍砖,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小贾在此感恩您助力我的成长与进步!祝您工作顺利、事业有成、感情甜蜜、家庭美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