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一座600年前的浩大工程,此地差点取代北京,如今却成了一个县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0-06-03

我们知道首都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中心,影响十分的重大。往小的说影响的是一方土地的兴衰,往大的说影响的是一国的国运。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在北京建造了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的紫禁城,随后将国都从南京迁移至北京,此举巩固了北方的疆土,稳固了政治格局,迄今为止北京依旧是中国的首都。

不过在朱棣之前,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还建造过一座宫殿,这座宫殿的总面积,比如如今的故宫还要大12000平方米,如果这座宫殿建造完成,那么毫无疑问明朝的政治中心将迁移于此处,甚至朱棣也不会再另建紫禁城迁都北京了,历史的演进也将发生极大的转变。这座空前浩大的宫殿,就是始建于洪武二年(1369年)的明中都。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称帝。七月明朝各路大军直达天津,八月,明军进逼大都。元顺帝出逃,明朝取得了长城以内陆区的统治权。但全国上下经受了元朝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统治,朱元璋除了疆域的归属外,更希望得到文化上的归属。

因此选择一个新的国度和皇宫便是他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以此来弥补丧失依旧的民族自豪感,朱元璋希望明朝的皇宫要超过之前所建造的所有皇宫。首先在宫殿建造的选地上朱元璋给出了两个地方,一个是朱元璋他称帝的应天府南京,另一个就是他的老家凤阳了。

接着朱元璋又想,南京离中原太远实在不好控制全国,因为在洪武二年(1369年)9月,朱元璋下诏由李善长主持在凤阳修建中都城,在设计完成之后,于洪武三年开始动土。但是很快就遇到了问题。

因为我国历史上大部分的国度都是按照前朝的基础上修建的,要开拓创新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元末明初因为连连征战,国库空虚,哪里还有那么多余钱投入到宫闱的建造中?更何况这座明中都的工程极为浩大,甚至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座皇城。

但是朱元璋却没有考虑那么多,江山都打下来了还建造不了一座皇城了?而为了建造这座明中都,几乎调动了全国的物质,建造的材料都是采用最上等的,比如说建筑墙体先用白玉石作基础上面再垒砌大块城砖,并以石灰、桐油加糯米汁作浆。

调集的工匠、民夫、罪囚、移民、军队达到了一百万人有余,但是在洪武八年(1375)这项浩大的工程突然停止了。《明太祖实录》记载:“初,上欲如周、汉之制营建两京,至是以劳费罢之。”

史书上没有记载明确的原因,但很有可能是因为资金短缺。总之这项比北京故宫还要大12000多平米得到浩大工程,成为了一个历史著名的“烂尾工程”。朱棣继位后,便迁都至北京。而远在安徽的凤阳渐渐被历史遗忘,600多年后的今天依旧是一个小县城,假若这座明中都建成了,不知今日又是何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