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本该“零容忍”的事情上,别把“和稀泥”当智慧

 新用户48533353 2020-06-04

(一)

最近,有两个分别嫁了澳洲、意大利籍老公的朋友准备跟着老公去婆家过圣诞。想到下次聚估计得等到年后了,上周四我们几家聚在一起吃了一顿饭。

席间,准备去澳洲的朋友蓉跟我讲起她九岁的儿子准备要休学半年一事。

她的孩子不准备参加高考,在中国上小学只是为了让他去体验集体生活,现在已经上到了三年级。

我很诧异地问她:“为什么一定要休学呢?”

她回答:“他们那个班的班主任的教学作风,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这个事情,我之前有听她抱怨过。

那个班主任年纪已经五十来岁,思维非常保守,并且保留着几十年前的教学作风。比如,评判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对孩子们的态度也是看学习成绩来的,差生得到的待遇最差;又比如,下课以后不准孩子们离开教室出去玩,最多只能去一趟厕所,说是为了防止孩子们打闹出意外;还比如,教学思维非常僵化,让学生做成语填空“七()八()”,如果正确答案是“七上八下”,那么一定会判“七零八落”是错……

朋友蓉的儿子前几年基本都在澳洲长大,中国小学的文化课确实是有些跟不上的,所以就被列入了差生行列,受尽该老师的白眼,甚至一想到要去上学就心里发怵。

一开始,蓉也找学校领导反映,但后来她发现自己根本投诉无门,学校领导采取的是“和稀泥”方式,希望她能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结果,她投诉不成,反而招致该老师的反感,最终那老师把对她的这种反感转嫁到她的孩子身上。

最令她郁闷的是一点,是来自家长们的规劝。成绩优良的学生的家长,则因为该老师对自己的孩子青睐有加,所以非常反对她这么做。

但这毕竟只是一小部分。

其他家长们也对这个老师不很满意,对学校的那些规定也不满,他们也希望有人能出面搞定“调换老师”这个事情,但那个人不是自己。

那些曾经也很反感那个老师的做派并且坚定地支持她维权的人,见她抗争失败,纷纷劝慰起她来“:“你干脆也不要再去闹了。闹多了,人家还以为你是偏执狂。如果这个事情影响到那个老师的情绪,我们的孩子也跟着遭殃。大家都能忍,你怎么就不能忍呢?小学六年很快就过去了。你也要学会站在那个老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人家年纪一大把了也不容易。”

蓉的思维方式比较西方,她无法忍受学校和孩子这样戕害自己孩子的身心,又对体制毫无办法。她最后实在没有力气再与那个老师、与学校抗衡,与其他家长为敌,所以干脆选择了给自己的孩子休学。孩子需要学的文化课,她打算请家教或者自己在家里教。

我安慰她,这种情况在中国其实太正常不过了。你看中关村二小的校园暴力事件,比欺凌同学的孩子更可恶的,是学校“和稀泥”的很以及其他家长的冷漠旁观甚至为虎作伥。

蓉深有同感:“维权的时候,他们希望你冲在最前面,如果成功了,他们好搭便车;一旦维权失败了,造成更恶劣的情况发生,他们不敢反抗强权,就只好把矛头指向你,认为你就是造成他们过得最差的罪魁祸首。”

我一拍桌子说:“太对了。就像我们小区的维权,我当时采取的是号召大家不交物业费的方式去督促物业公司修缮好影响所有业主通行的公共区域。当时,有业主主张业主和物业公司各出一半钱解决这个问题,我说这样不行,且不说业主人心不齐,收齐这些钱有困难,就光讲责任义务,按照物权法和相关法律规定,修缮这点损坏本就是物业公司的职责。这种事情上,该谁修就是谁修,不能采用‘各让一步’的方法来解决。得亏后来物业公司出钱修了,所以我们那栋楼的业主看到我,都还算客气。但如果物业公司不仅不修,还向所有拒交管理费的业主收取滞纳金,那我一定会被他们骂成筛子。”

(二)

每次遇到问题,中国人似乎都特别怕事,特别喜欢“和稀泥”,随便拉一个出来都是“太极推手”。

清代一个叫顾嘉蘅的知府,便是中国官场上最不缺的“和稀泥大师”。他是湖北人,去到河南南阳任知府。在他去之前,襄阳、南阳两地,为了争得“诸葛亮隐居之地”的名头扯皮了几百年,也扯不出个所以然。双方各有说法,互不让步。

南阳有武侯祠,襄阳有古隆中。

南阳方面认为,诸葛亮在《出师表》上明确无误地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所以,南阳的武侯祠应当是名正言顺。

襄阳则说,诸葛亮隐居隆中,而隆中当时属南阳郡的邓县,因此诸葛亮隐居隆中即“躬耕南阳”,隆中才是诸葛亮真正的隐居之地。

顾嘉蘅老家在湖北,如果他说诸葛亮隐居在襄阳,会得罪日后要跟自己常打交道的南阳人;说他隐居在南阳吧,又得罪自己的老乡襄阳人。毕竟是在官场混的,他深谙为官之道,和了一把稀泥,耍了一把太极推手,两边都不得罪。

他大笔一挥,写了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这副对联现在还挂在南阳武侯祠大殿前。 

看起来回答得蛮有技巧的,其实根本没表态。

古籍中还记载过这样一个案例:俩姻亲因家财分配不均,缠讼不止,双方都觉得自己财产分少了。想不到断讼者一分钟就搞定:让双方财产不变,只是交换主人。

这样一起看似荒唐的判决,火速平息了诉讼双方的怒火:你觉得对方分得比你多对吧?那就把对方那份给你,你还好意思再哔哔么?

人们把这种行为,称之“为官智慧”。

在这种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和稀泥”,倒也无可厚非,但若是将这种所谓的“智慧”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本该“零容忍”的事件上,就很令人无语了。

见两个人起纠纷,裁决者即便明白了其中的是非曲折,也不敢轻易表态、站队。事不关己的时候总是要求双方“各让一步”或者“各打五十大板”,以求达到息事宁人的效果。TA自己,则谁也不得罪。

一心想要抱孙子的婆婆,多次催促儿媳生二胎。没想到,儿媳二胎产下一女,婆婆竟将出生仅4天的女婴杀害,但因为亲属原谅、邻居求情,法院居然只判处凶手有期徒刑10年,却无视这个婆婆踩踏女婴致死,出发点愚蠢、手段残忍、情节恶劣,杀害的是毫无反抗能力的未成年人且是婴儿,是灭绝人伦杀害血亲…….国家司法力量对于发生在家庭内部的暴力乃至擅杀行为,和得一手好稀泥,却助长了某种不良风气,形成的示范效应对整个社会都是一种伤害。

中国男人最常遇到的矛盾便是婆媳问题。当母亲和妻子产生矛盾时,他们都希望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很多人采取的方法便是“和稀泥”,对妻子或母亲明显做错了的事情视而不见,只是一味的要求双方彼此妥协、让步,最终只会令双方都不满,加重她们的怨气。

评选什么奖项或者是选定帮扶对象,采取的也是“轮流坐庄”或者搞平均主义的的方法。如此评选,是对资源的浪费,也是对激励、帮扶工作的不负责任。

校园暴力,是一种未成年人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施暴行为。在这种本该“零容忍”的事情上,很多学校、家长似乎都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而只是将之当成“学生之间开的过分玩笑”淡然处之。

……

很多人信奉:回避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反正稀泥本来就一团糟了,再“和”一把也无所谓,只要不沾自己身上就好了。

在这种和稀泥文化的影响之下,人们倡导不偏不倚、调和折中,四面奉承、八面玲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市侩哲学以及不当出头鸟、庸庸无为,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个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私心严重的处世之道。

人们变得练达而城府,变得见风使舵,以“保身“为第一要义,都成为了机会主义者。很多人自私而狭隘,卑劣而委琐。观天色而吃饭,看脸色而行事。缺乏自我的个性和主张,特别擅长“委曲求全”,对待任何事都可谓是三思而行,量力而为之,对待大是大非则更是一“和稀泥”了事。

陈独秀说:“盖中国人性质,只争生死,不争荣辱,但求偷生苟活于世上,灭国为奴皆甘心受之。”大概是因为苦难深重,导致我们非常怕事。很多人不是不知道对错与是非,也不是没有良心和良知,而是没有勇气。每个人都太“理性”,并将其上升到一种人生智慧,进而去嘲笑那些敢于出头和抗争的“不智慧”的人。

面对不应该容忍或者必须要“零容忍”的事件,作为负责任的社会人,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本就应当伸出双手去驱除或协助驱除,而不是视而不见,更不该为虎作伥。否则,这就是纵容,就是绥靖,与“为害”有什么区别?

如果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按“和稀泥”的方式行事,谁也不得罪、明哲保身、但求无过,那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原则和文明可言?

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和稀泥,不是不讲人性,不懂得中庸之道,而是尊重规则的必须。而我们需要明白的一点是:那些人人认同的规则,不是束缚你的,而是保护你的。当规则成为一种不容质疑和践踏的权威,活在这样的社会你便越安全。

胡适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