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军生产680万把刺刀用于白刃战,为何不干脆多生产些冲锋枪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0-06-04

——日本陆军笃信精确射击理论,却不知那是用于日俄海战的经验

从1883年开始,随着马克沁重机枪的发明,利用枪管射击时子弹喷发的火药气体使枪完成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成为可能,可以连续发射的自动枪械开始大行其道。在密集的弹雨面前,骑兵等曾经风靡上千年的兵种逐渐失去了驰骋的舞台。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汤姆森、波波沙等各类冲锋枪在各国军队中广泛使用,使得短距离搏杀必备的刺刀也开始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但作为二战策源地之一的日本,其军队始终对刺刀的热度不减,在战争期间先后制作了680万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军在冲锋枪制作方面,仅有可怜的2万把。

不要以为小小的刺刀和地摊上的农具那样,支上个铁匠炉子就能打造,实际上它对制造工艺的要求并不比冲锋枪。 刺刀上的弹簧、刀鞘、血槽、驻笋、卡环等,稍有偏差就无法和步枪匹配,此外,打造刺刀的钢材原料在硬度等方面也都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这也是为什么1937年八路军改编之初,每个师仅有百余把刺刀的原因。

那么,资源高度紧张的日军,为何要把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浪费在已经落伍的刺刀上呢?

日俄战争的旧教条影响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崛起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了貌似强大的沙皇俄国。也就是在这一战中,日军总结出一条重要经验:“一门百发百中的大炮要胜于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这条由海军名将东乡平八郎提出的海战经验,竟然在陆军中也被奉为经典,因此日军上下忽视了对自动武器的研制和推广。

对武士道精神的推崇

日军深受法西斯主义和武士道精神杜汉,一向视白刃战为最能表现血性的作战方式。尤其在中国战场上,面对装备落后、弹药奇缺的中国军队,日军往往喜欢在最后阶段用刺刀来结束战斗。后来,日军甚至在重达20斤的轻机枪上也加装了刺刀,开创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先例,也不知道这些机枪手的体力有多好。

后勤军工部门的无奈

日军大规模打造刺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自然就是省钱。虽然二战时期日本一直推行“以战养战”的策略,但它毕竟是个资源紧缺的岛国,靠战争掠夺也无法保证其充足的原料供应。冲锋枪等自动武器的确火力强大,但其对子弹的消耗量也大的惊人,此外日军自身的补给运输能力也有限,即使能够制作足够的子弹,在旧中国缺乏铁路、公路交通的土地上,也很难大量运输到战场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