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草画的呼喊 (解放日报 )(陆春祥)

 阅读美丽星空 2020-06-04

2020年06月04日     



陆春祥



十三行,这个名词,在我阅读的中外典籍中经常出现,它是清政府指定开放的通商口岸。1757年,清朝实行“一口通商”,清政府靠十三行和外国人做生意。那些洋货,由此地进入;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从此涌向世界各地。

十三行博物馆,坐落在广州文化公园内,这里就是200多年前十三行的旧址。图版影像,各种陈列柜,中国的外国的,眼花缭乱,仅儒商王恒、冯杰夫妇无偿捐赠的藏品就有1566件,其中,通草画占了三分之一的数量。在我看来,十三行的历史,不仅是一段简单的商业贸易史,也是一个朝代的兴衰史。

五颜六色、立体感极强的通草画,让我开了眼界。通草,别名大通草、通花、方草,其实它不是草,而是一种小乔木,学名通脱木。中国南部的广大地区,向阳的山坡上,屋旁,路边,杂木林中,都有它们的身影,叶片大,有点像路边常见的八角金盘的叶子。它圆柱形的茎髓,空心,直径几厘米,高几十厘米,质松软,有弹性,易折断,就是通草画的主要原料。

通脱木,很早就为我们的先民所识,以药用和装饰居多。宋代著名笔记《太平广记》第406卷中就有记载:通脱木,如蓖麻,生山侧,花上粉主治恶疮,如空,中有瓤,轻白可爱,女工取以饰物。

不知道是哪位画家发现了它可以作画,显然,这也是一种新创造。不过,中国人直接利用树皮或者树叶写字的故事,早已不新鲜,宋代洪皓出使金国被扣15年,他教当地百姓学习儒家经典,用的教材就是自编的,在桦树皮上写《论语》《孟子》;元代陶宗仪写笔记《南村辍耕录》,据说也是先写在树叶上,再埋在树根下的破瓮里,数十年后学生挖出整理而成。

那么,这通脱木怎么成了通草画的纸了呢?陪同我们参观的友人李黎介绍说,人们砍下通脱木,将茎髓切开展平,再用锋利的刀切成如纸般的薄片,略为晒干,就是作画的纸了。我仔细观看展柜里的通草片,和一般的宣纸相比,通草片肥润莹白,拙朴俊秀,隔着厚厚的玻璃,甚至都能闻出它浓郁的山野气息。



几百幅通草画,一路欣赏过去,大致能看出一些道道。这些画作,艺术说不上非常精致,但应该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特别反映,既有西洋油画的逼真写实,也有传统中国画的审美写意,是两种艺术的有机融合,难怪外国人喜欢得很。

观通草画,我一下子想到了南宋周密的笔记《武林旧事》,那是一个南宋遗民对南宋的美好回忆,多为条例或名词式的罗列,但正是新闻记者式的直录,让人读到了一个鲜活而真实的南宋。而我眼前这些画,如周密的笔记一样,基本上是当时广州城的市井百态。只是,它们是图像,零碎的,而外国人正是通过这些形象的画面来认识当时的中国。

《十三行文化遗产丛书》之通草画专册,记录了通草画的今世前生。十三行博物馆所藏通草画共有502幅,它们是当时广州通草画产业的一个缩影。清朝晚期的珠江两岸,至少有3000人从事通草画产业,有一部分是中国画家、画师自己的创作,还有大量订单来自海外。也就是说,通草画如那些瓷器、丝绸一样,都是国外的抢手货,订单源源不断,这就促进了一个产业的发展。眼前的通草画,分线描画和水彩画两类,题材五花八门,主要有人物类、屋景类、海事类、生产类、风俗信仰类、市井行当类、戏剧表演类、刑罚类、花鸟虫鱼类等。

据介绍,馆里的线描画只有60幅,但相当珍贵,是王恒花大价钱从国外购得的。这是上色前的画稿,所绘均为市井行当,有人推测,它极有可能是某个画行的样板画,做门店广告用的,客户想要什么类型,指一指,他们就可以照单画出。行当,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侧面,从它们的演变和消亡中,可以读出当时社会的真实。笔记里的各种行当,我一向感兴趣,眼前这60个行当,一一细看:捞鱼,卖竹笋,钓鱼,柴佬,剃头仔,西洋景,做锡器,卖什物,卖靴,做白铜器,补瓷器,看风水,卖木鱼书,卖茶壶,凤阳婆,买办,卖梳篦,油漆,磨面,打铁,编竹箩,裁缝,卖席,烘烟干,掘茶地,落茶种,赖茶,择茶,摘茶,剪茶,茶饼,西茶,炒茶,檡茶,看茶、舂茶……

边看边议,大家七嘴八舌。20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通草画所记录的行当中差不多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还以各种方式存活着。因为这些行当,大多连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捞鱼的,钓鱼的,挑着担卖新笋的,田园的,乡土的,泥土气息扑面;一群孩子伸着脖子,将西洋景围得紧紧的,这个洞眼里的景象太好玩了;现在的一些古街古镇,打银打锡打铁,卖靴卖壶卖席,什么都有,皆为手工精心制作;木鱼书,又叫摸鱼歌,是南方弹词,广东地区流行,就如浙江的绍兴戏,现在估计只有旧书摊上才有可能见得到,其实应该大力恢复倡导;凤阳婆,跑江湖的凤阳女子,谋生多么不容易呀。茶是一个完整的系列,挖茶地,选茶种,然后赖茶——看画里,是一个茶农拿着长勺在施肥,旁边还有两只粪担,赖是依侍种茶为生吗?或者从茶中得到好处?如果说赖茶是浇肥培养,那么择茶、摘茶,就是采摘它的成果了,然后是剪茶,修剪茶树……最后两幅是看茶、舂茶,前一幅中男子面对一簟箩摊开的茶叶,手抓一把,正认真辨别;后一幅舂茶,男子双手握着长木杵,在石臼里捣茶,是按国外商人要求做成茶饼吗?完全可能。想起来了,我去云南德宏州的瑞丽,景颇族倒是有一个舂茶的习俗,青年男女结婚时,夫妇两个握紧木杵捣碎茶叶,只捣十下,然后加入鸡蛋、姜蒜,冲泡成茶,寓意美好的生活。



彩色通草画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光鲜而亮丽的世界,即便那些内容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都趣味横生。

1870年左右,广州怀远驿街,有一家叫“永泰兴”的画铺,应该是当时广州城规模比较大且专业的通草画行。它的一份广告上,标明了可以承接制作30种题材的画作,比如,文武科举考试,外国人广州游指南,中国神话中的天使和先知,丝绸织造和养蚕,中国戏剧,新年灯会,火灾、灭火器和救火方式,等等。看这些广告内容,你就会发觉,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真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事,在此国习以为常的事,到了彼国就成了西洋景,而彼此双方,无论官员、士人还是百姓,都想看看对方,彼地到底有什么样的景象?彼地的人们和我们一样生活吗?古埃及的安东尼曾指责那升起的太阳打扰到了他的祈祷;而因纽特人在接触到大批白人之前,一直以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就是世界的中心;而古代的中国人,几千年来都认为,大地云端之上,有天堂,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大地九泉之下有冥府。文化的交流会有数种结果,融合,排斥,割裂,部分融合,部分排斥,部分割裂,各种结果,均不同程度地贯串于中国几千年的对外交流历史中。新颖而轻盈的通草画,舞动着美丽的双翅,从十三行出发,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漂亮天使。

素色的,鲜艳的,各色画面,看似静止,其实只要细心,就能听到通草画们的呼喊,鼎沸嘈杂的交易声,雷电交加的轰鸣声,雨打芭蕉的噼啪声,狂风掠草的呼啸声,痛苦万分的哭叫声,一一沾在纸背。18世纪以后的南中国广州十三行,只是清政府推开的一扇半透明的窗户而已,它面朝大海,飞鸟和虫子都想钻进来,而随后夹带进的就是一场场旋风,那扇窗已经抵挡不住令人窒息的强大气流,最后在一阵坚船利炮的轰鸣中,颓然倒下。

博物馆里仅有的通草茎髓和通草纸两份标本,由广州市越秀区广中路小学提供,我很想去参观一下,那里,一定有不错的传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