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啤酒瓶“砖”建造房屋的前世今生

 冠華與冠華 2020-06-04

50年前喜力啤酒的妙想,用装啤酒的“砖”建造房屋,环保意识超前

来源:网易等媒体



在世界建筑史上,有很多回收材料用于房屋结构的例子,甚至还有寺庙也是用回收材料建造的。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西玛谷,有一个被称为“瓶子村”的村庄是由再利用的玻璃建成的。但这并不是什么新概念,早在1960年,喜力啤酒厂(Heineken brewery)的高管们就有了一个名为“装啤酒的砖”的设计,这是一个长方形啤酒瓶,它也可以用来建造房屋。


1864年,杰拉德·阿德里安·喜力收购了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干草堆”(Haystack)啤酒厂,这意味着以创始人喜力命名的品牌正式创建,如今它已经成了全球最成功的啤酒厂之一。自从1933年禁酒令废除,第一批啤酒被运往美国以来,它一直是美国最畅销的啤酒。


该公司创始人的孙子阿尔弗雷德·喜力(Alfred Heineken) ,1942年在喜力公司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后来被选为喜力国际执行董事会主席。他对市场营销和设计很有眼光。他曾说:“如果我不是啤酒酿造商,我就会成为一名广告人”。阿尔弗雷德·喜力最为人熟知的是“弗雷迪”啤酒,1964年他负责发布了这款有着经典红星标签设计的啤酒,当时该啤酒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时。

1960年,弗雷迪去加勒比海的库拉索岛旅行,他发现自己在海滩上每走两米都会踩到到处乱扔的喜力酒瓶。由此他发现了两件让他震惊的事。首先,由于该地区缺乏回收再利用瓶子的基础设施,他的产品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事实上,当时人们通常会把瓶子退回工厂消毒清理重新装酒,通常可以循环使用大约30次。其次,他所走访的贫困社区缺乏合适的建筑材料。所以他有了一个可能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想法,那就是设计一种既可以装啤酒又可以当砖头的瓶子。


在建筑师约翰·哈布雷肯的帮助下,这个长方形的“喜力世界酒瓶”既可以当饮用器皿,也可以当砖块使用。瓶子的长边会有互锁的凹槽表面,这样可以把玻璃砖紧密连接,然后就可以很容易地用砂浆或水泥堆叠起来。建造一个10英尺乘10英尺的棚屋需要大约1000个啤酒瓶。

尽管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将普通的空容器嵌入墙中的设计,之后也出现过“瓶子墙”和“瓶子房子”,但是在设计酒瓶时就融入将其作为建筑材料再利用的设想和巧思的,喜力啤酒可以说是“先驱”。1960年,Alfred Heineken在视察荷属库拉索的工厂时,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由于当地经济条件有限,使用过的喜力啤酒瓶都被丢弃在沙滩上而没有被运回酒瓶厂回收;另一个是由于缺少廉价的建筑材料,当地底层人民的居住条件十分恶劣。为了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Alfred Heineken聘请了著名的建筑师N. John Habraken,让他将喜力啤酒的酒瓶设计成“可以装酒的砖头”。于是,被命名为World Bottle(简称为WOBO Bottle)的酒瓶就被设计出来。

一些设计师接受了阿尔弗雷德的“喜力世界酒瓶”作为具有环保意识的消费品设计。例如,马丁波利在他的著书《垃圾屋》中写道:这种瓶子是“有史以来批量生产的容器,第一个从一开始就被设计用于建筑构件的二次使用。”


最初的原型设计过程中有很多变化,它们大多数都被毙掉了,因为其中许多构建件被认为是不可利用的。例如,通常啤酒瓶需要一个用来倒啤酒的颈部,而一个突出的颈部就会导致很难把瓶子堆积起来,这对结构砌建来说是个问题。最终的设计有两种尺寸,35和50厘米,其中较小的尺寸在施工过程中充当了半砖的角色,以便在施工期间均匀排列。1963年,该公司生产了5万台这样的瓶子用于商业用途。

然而最终这两种设计方案都被喜力公司否定了。第一个原型设计,瓶子由两个球形隔间组成,上面有个长轴,被喜力营销团队描述为太“娘娘腔”,因为瓶子缺乏适度的男子气概的内涵。而第二个原型设计,将会导致不得不加厚玻璃,因为设计中它是水平放置的。虽然这种圆柱形设计比砖形设计更具成本效益和生产速度。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只是喜欢易于拿取的圆柱形瓶子。


尽管砖型瓶从未真正进入市场,但在1965年,阿姆斯特丹郊外的阿尔弗雷德·喜力的别墅附近建造了一座玻璃屋原型。甚至为该产品设计的塑料装运托盘也被重新利用用作屋顶的板材。这两座建筑仍然矗立在利用喜力公司前啤酒厂改建的喜力体验博物馆。

在喜力创建可重复使用的砖瓶失败的情况下,EM1UM公司取得了成功。对于大多数自动装瓶机而言,该公司设计的砖型瓶,比喜力的设计更容易灌装,通过将一个瓶子的旋钮推入另一个瓶子的凹槽,从而使瓶子纵向或横向连接。EM1UM在阿根廷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获得了瓶子设计奖项,参赛作品中中包括棱柱形、立方体和圆柱体。

2008年,法国设计公司Petit Romain基于阿尔弗雷德喜力的砖型瓶进一步设计发展。它与最初的概念相似,可以堆叠,可包装,并且比通常的的圆柱形瓶子更适合运输。主要区别在于立方体是为了节省空间,而不是建造房屋。和弗雷迪的喜力砖型瓶一样,Cube立方体酒瓶仍处于原型阶段。

虽然费雷迪的砖块设计从未成功,但它并没有妨碍喜力国际在全球啤酒市场保持领先地位。1968年,喜力与其最大的竞争对手Amstel合并。1975年,弗雷迪成为欧洲最富有的人之一。一个有趣的、有点关联的事实是:艾尔弗雷德·喜力和他的司机在1983年被绑架,他们在一个仓库里被劫持了三周,绑匪要价1000万美金。幸运的是,其中一名绑匪在叫中餐外卖时,错误地透露了他们的位置。这件事情发生后,喜力要求至少两名保镖全程陪同艾尔弗雷德。


阿尔弗雷德在公司的扩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支持一系列成功的收购,直到2002年去世。尽管他设计的半透明绿色瓶子屋从未在商业上实现,但由来自喜力和当地的Chang啤酒制造商提供的100万个啤酒瓶子混合制成的Wat Pa Maha Chedi Kaew寺庙,证明了这种设计的艺术感。对于一些设计师来说,这里并不存在和垃圾相关的东西,一切都非常和谐美妙。


1975年,Martin Pawley出版了《废料建材建筑物》一书,其中有一章对WOBO酒瓶进行了介绍。喜力啤酒也重新组织了设计团队并产生了一些新的创意想法,但遗憾的是并没有据此建造任何新的建筑物。2011年由Psychic Factory设计,并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采用的可以用来装食品和水的“砖头”不难使人联想起曾经的WOBO酒瓶。这种“砖块”主要用来向受灾群众提供食物和住所,并尽可能地减少浪费。“砖块”实际上是包含两个部分的一个容器,分别用来装米饭和水。而使用过后的“空砖”在填上土和沙之后则可以用搭乐高积木的方式搭建临时避难所。尽管这个设计并非受到WOBO酒瓶的直接启发,但与其所包含的核心创意却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而考虑到WOBO酒瓶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不得不说它是“再利用”领域的“先驱”。





他用1.5万个塑料瓶搭小屋
原文刊载于2012年9月《青岛晚报》
记者:刘泽源

 “谁有饮料瓶请别随意扔掉,攒起来送给我吧,我要收集15000个饮料瓶用来盖房子”这样一条微博引起了千余名网友的围观与热议。发微博的是23岁的青岛籍艺术家唐冠华。2009年他成立“自给自足实验室”,提倡环保的生活方式。他从去年起在崂山清凉涧山顶开建“环保小屋”,所用材料多数都是从城市回收来的垃圾和废物。环保屋的“隔热层”是由塑料瓶组成,总数需要15000个。

图为:山路只能人工运输材料,唐冠华与志愿者每日搬抬物料

图为:唐冠华在自给自足实验室中探索了5年(2010-2015年)生态建筑、可持续能源、自然食物、环保日用品几方面手工制造的工艺,并记录和分享

人工搭建没用机械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崂山西九水社区,在村民指引下,爬了10分钟山路才来到清凉涧。唐冠华要建的环保屋就位于山顶。这是一座二层小楼,藏在茂密的树木后边,楼体大部分都被树木遮住了,看上去并不起眼。走近一看,环保屋才露出真容。两层房屋共80多平方米。一层由花岗岩垒成,已经基本建成;二层是用芦苇编成的苇箔围成,苇箔外面刷满了灰土,目前正在建造中。而这么巨大的工程竟都是唐冠华凭借人力完成,丝毫没借助机器的力量。

图为:唐冠华在就地取材砂石加入石灰混合传统三合土用于房屋外墙

图为:唐冠华在使用自制三合土进行房屋外墙抹灰

妻子辞职陪他“隐居”

  唐冠华曾经从事广告设计工作,收入不菲。2009年起,他开始接触环保事业,萌生了利用城市废弃物来建造一座房子并在里面生活的想法。经过充分准备,环保小屋从去年初开始动工,目前主体结构基本完成,正处于寻找材料填充墙体的阶段。“我想建设一种生态社区,在社区里面能完全自给自足。在这个社区中,环保小屋是最关键的地方。和普通民居不同,我要建造无污染又能大量消耗城市垃圾的房屋,使用的材料都是城市中能回收再利用的废弃物或山上天然的东西。这处环保小屋只是实验品,但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都没有这样造房子的。如果小屋建造成功,我会在里面生活,并呼吁更多的环保人士住进环保小屋。”唐冠华说。

  据了解,目前唐冠华和妻子住在山顶,妻子辞去了证券分析师的高薪职位,和他一起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建造环保小屋工作中,一个月只下山两三次。

图为:唐冠华夫妇在建成的自给自足是实验室

从“门外汉”一步步学

  环保屋所用的地方是唐冠华的一位画家朋友提供。“2009年,在确定下想要建造自给自足社区后,我四处选地方,最终在朋友帮助下,把地方选在崂山深处。我在一处废旧石头房基础上,盖起了现在的环保小屋。”唐冠华称,要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不借助机器建起一座房子,这对于没上过大学的唐冠华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他17岁时从青岛二中退学自主创业,做起了广告设计,后来经历的多了,就很想做环保,过过原始的生活,看看光靠自己的力量能不能生存下去。可是毕竟上学不多,盖房需要的建筑和化学材料知识都不懂,只能四处求教,逢人就问。从2009年到去年初,唐冠华一直在进行论证和前期准备。他跑遍青岛高校,寻找土木工程专家请教。一年多时间里,唐冠华问遍了青岛高校的20多名建筑和化学材料专家,甚至还向美国环保行业专家“取经”。最终,他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房屋建筑的小专家。

图为:部分志愿者合影,前后共近2000名无建筑基础的市民学生参与

图为:唐冠华和朋友欢乐的徜徉在从五湖四海收集来的饮料瓶中

能否成功看冬天考验

  记者发现,环保屋二层主要结构是钢筋和木板。墙面有两层结构组成,最外面是一层苇箔,苇箔外面刷上了灰土;最里面是一层纸盒,都是回收来的废旧纸箱。纸盒和苇箔中间有15厘米厚的空间,里面塞满了塑料瓶。

  几天时间内,唐冠华就陆续收集了1000多个塑料瓶,这离不开朋友们的帮助。在建造环保屋期间,网友、大学的志愿者和周围的朋友没少帮助唐冠华,就连这1000多个塑料瓶也是朋友和志愿者们搜集后扛到山上的。

  凑齐15000个塑料瓶后,环保屋就基本完工。而真正考验环保屋的是今冬的严寒。唐冠华说:“七八月份最热的时候,呆在塑料瓶做成的环保屋里面很凉快。如果冬天时小屋里面也比较暖和的话,那我的环保屋就很成功了。经历了严冬考验,我就会把环保屋的成果推广出去,让更多的环保人士去尝试。”


图为:用1.5万个废旧矿泉水瓶建成的自给自足实验室


图为:2015年受北京当代艺术馆馆长粟多壮邀请,还原自给自足实验室西墙的这件名为“門”的作品被馆藏,至今依然处于未完成中,放置在艺术馆庭院的草坪上,随时欢迎任何人去添砖加瓦。



本文编辑:
唐冠华(Tang Guanhua)

1989年生于山东青岛,高一退学从商。十七岁时旅行港澳,亲眼目睹资本如何透过产业,诱导人出卖自己最高贵的尊严。回大陆后,深思不已,对人类互害的社会结构深恶痛绝,进行近1年的节食和寒冷苦行,从此拒绝个人保险、房产、存款等社会保障体系和财产。后从事概念艺术创作。20岁时,在从未读过《瓦尔登湖》、《乌托邦》,不知嬉皮士运动和生态村概念存在的情形下,于日本名古屋,依托于童年时期对《老子》、《庄子》连环画和父亲收藏的黑格尔著作只言片语的印象,写下名为《家园》的文章,提出了5年自给自足生活实验(2010-2015年已完成),20年探索“自给自足群居社区”的目标(2015年至今)。为了便于大众理解传播,后将这种群居目标定义为:共识社区,概括了:生态村、理念村、合作居住、共同体、共享社区、共生社区等集体生活方式,并被广为沿用。

2015年在福州发起南部生活共识社区实验,同年在朋友推荐下担任全球生态社区网络(GEN)国家代表,2018年获联合国地球卫士青年奖终选提名。著有《独立之道-自给自足生活指南》。


世界共识社区概览:

(可逐一点击浏览)

| 巴彭庇护所(Baboon | 泰勒营地(Taylor Camp | 泰国克伦族(Karen) | 美国斯拉布(SlabCity) | 俄国谢琴宁(Щетинин) 维纳斯计划(Venus) | 列夫·朗道(Дау) | 芬虹生态村(Findhorn) | 阿米什人(Amish) | 夏威夷贝利耶克(Bellyacres) | KREV联合王国 黎明之城AuroVille | 克里斯钦自由城Christiania | 日本上山集乐 | 芬兰生态社区 | 巴黎联展 | 葡萄牙塔美拉(Tamera) | 柏林帐篷营地(TeepeeLand | 法国龙谷脉(longomai) | 大理蔬菜教育社区 | 泰国PunPun农场 | 日本吉田寮 | 马未都 | 中国南部生活(SouthernLife) | 美国埃萨伦(Esalen) | 英国布德霍非(Bruderhof) | 中国北京辛庄 瑞士真理山 | 日本木之花(1) | 日本木之花(2) | 鄂温克部落 | 康复村运动 | 地下社区库伯佩地 | 泰国善地阿索 | 北美双橡园(Twin Oaks) | 赫特派(Hutterer) | 哥伦比亚加维奥塔斯 |

《世界共识社区类型分析》


「理解现代生活」706青年空间X家园计划·系列线上讲坛

家园计划在线讲坛正在报名中,
听听家园计划的成员到底在搞些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